-
公开(公告)号:CN111943165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685486.2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许昌学院
IPC: C01B32/05 , C01B32/194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酰亚胺中间相碳微球结构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酰胺酸溶液的制备;(2)聚酰亚胺(PI)的自组装反应。(3)聚酰亚胺的碳化反应。(4)模板骨架剂的制备。(5)电极材料的制备。本发明以聚酰亚胺为基体,通过热缩聚水热反应并控制烧结工艺参数,制备多孔、富氮、尺寸较为均一的中间相碳微球,凭借其独特的“曲面效应”,增大石墨层间距,通过“均相氮掺杂效应”诱导提供更多的结构缺陷,方便锂离子的传输,在层间嵌锂的同时,增加贮锂微孔位点,从而提高电极材料的储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94316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685486.2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许昌学院
IPC: C01B32/05 , C01B32/194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酰亚胺中间相碳微球结构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酰胺酸溶液的制备;(2)聚酰亚胺(PI)的自组装反应。(3)聚酰亚胺的碳化反应。(4)模板骨架剂的制备。(5)电极材料的制备。本发明以聚酰亚胺为基体,通过热缩聚水热反应并控制烧结工艺参数,制备多孔、富氮、尺寸较为均一的中间相碳微球,凭借其独特的“曲面效应”,增大石墨层间距,通过“均相氮掺杂效应”诱导提供更多的结构缺陷,方便锂离子的传输,在层间嵌锂的同时,增加贮锂微孔位点,从而提高电极材料的储电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