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处理机器和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8386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510547014.X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容器处理机器和方法,涉及具有至少一个操作单元(18)的容器处理机器(1),操作单元包括柱塞(31),其选择性地沿轴线(E)移动以执行容器(3)的底部(12)从第一膨胀结构至第二向内缩结构的变形操作;及致动器装置(35),其选择性地被激活以沿轴线(E)在与容器的底部分离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柱塞,柱塞在第二位置限定底部的第二结构;机器还包括被配置成选择性地激活致动器装置的控制单元(41)以沿轴线(E)产生柱塞的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第一冲程,反之亦然,以执行变形操作;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变形操作后再次激活致动器装置以沿轴线(E)用比在第一冲程小的力并朝向之前已变形的相同容器产生柱塞的第二冲程以检查容器上的变形操作是否以正确方式发生。

    容器处理机器和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83868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545937.1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容器处理机器和方法,具体涉及有包括下述部件的至少一个操作单元(18)的容器处理机器(1):支撑已填充且封闭的容器(3)底部(12)的第一支撑装置(21);与容器的端部(17)相配合的第二支撑装置(24);沿轴线(E)移动以执行底部从底部膨胀并限定容器最大内部体积的第一结构变形至第二结构的操作的柱塞(31);及被激活以沿轴线在与底部分离的第一位置和柱塞限定底部的第二结构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柱塞的致动器装置(35);机器还包括激活致动器装置以沿轴线将柱塞移动的控制装置(41);第二支撑装置在变形操作期间沿轴线与第一支撑装置保持恒定距离;控制装置包括测量与在变形操作期间由柱塞施加在底部的最大变形力(F)相关的物理量(I)以确定容器是否适当填充的测量装置(42)。

    容器处理机器和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83868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510545937.1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容器处理机器和方法,具体涉及有包括下述部件的至少一个操作单元(18)的容器处理机器(1):支撑已填充且封闭的容器(3)底部(12)的第一支撑装置;与容器的端部相配合的第二支撑装置;沿轴线(E)移动以执行底部从底部膨胀并限定容器最大内部体积的第一结构变形至第二结构的操作的柱塞(31);及被激活以沿轴线在与底部分离的第一位置和柱塞限定底部的第二结构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柱塞的致动器装置(35);机器还包括激活致动器装置以沿轴线将柱塞移动的控制单元(41);第二支撑装置在变形操作期间沿轴线与第一支撑装置保持恒定距离;控制单元包括测量与在变形操作期间由柱塞施加在底部的最大变形力(F)相关的物理量(I)以确定容器是否适当填充的测量装置(42)。

    贴标签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79456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80015200.8

    申请日:2013-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相应容器(3)上施加标签(2)的贴标签机(1);该贴标签机(1)设有至少一个工作单元(18),其适于接纳拟被贴标签的相应容器(3)并具有支承元件(21)以支承该容器(3)的底部(12),具有传送带设备(5)以将工作单元(18)从容器(3)的馈送站(7)转移至出口站(11);并具有馈送装置(8)以提供拟被施加在通过工作单元(18)承载的容器(3)上的至少一个标签(2);该工作单元(18)还包括致动器元件(31),该致动器元件(31)由传送带设备(5)承载的在支承元件(21)的相对于容器(3)接纳位置的相反侧并可选择地相对于支承元件(21)位移以通过其贯通开口(30)作用在容器(3)的底部(12)上并使其从第一变形结构变位成为第二结构,第一结构朝向支承元件(21)膨胀,而第二结构从容器(2)向内朝中心缩回。

    容器处理机和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43608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410480012.9

    申请日:2014-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容器处理机和方法,容器处理机(1)有包括用以支承成形容器(3)的支承装置(21)的至少一个工作单元(18)及选择沿给定轴线(E)移动以使容器底部从第一膨胀结构变形至第二结构的柱塞(29),在第二结构底部(12)相对于第一结构部分地向容器(3)内缩回以形成由边界表面(16c)界定的凹进部(14),相比第一结构凹进部(14)限定的容器(3)内部体积小;柱塞设有与容器底部(12)相互作用的成形头部(37)并包括有与容器底部(12)的第二配合装置(16a)的轮廓互补的轮廓并适于在底部(12)的第一结构耦合至第二配合装置(16a)以在底部(12)开始变形之前使容器(3)沿轴线(E)居中的第一配合装置(37a)及与第一配合装置(37a)不同并有在第二结构与底部的凹进部的边界表面(16c)的至少一部分的轮廓互补的轮廓的相互作用表面(37b)。

    容器处理机器和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83869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547014.X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容器处理机器和方法,涉及具有至少一个操作单元(18)的容器处理机器(1),操作单元包括柱塞(31),其选择性地沿轴线(E)移动以执行容器(3)的底部(12)从第一膨胀结构至第二向内缩结构的变形操作;及致动器装置(35),其选择性地被激活以沿轴线(E)在与容器的底部分离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柱塞,柱塞在第二位置限定底部的第二结构;机器还包括被配置成选择性地激活致动器装置的控制单元(41)以沿轴线(E)产生柱塞的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第一冲程,反之亦然,以执行变形操作;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变形操作后再次激活致动器装置以沿轴线(E)用比在第一冲程小的力并朝向之前已变形的相同容器产生柱塞的第二冲程以检查容器上的变形操作是否以正确方式发生。

    容器处理机和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4360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480012.9

    申请日:2014-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容器处理机和方法,容器处理机(1)有包括用以支承成形容器(3)的支承装置(21)的至少一个工作单元(18)及选择沿给定轴线(E)移动以使容器底部从第一膨胀结构变形至第二结构的柱塞(29),在第二结构底部(12)相对于第一结构部分地向容器(3)内缩回以形成由边界表面(16c)界定的凹进部(14),相比第一结构凹进部(14)限定的容器(3)内部体积小;柱塞设有与容器底部(12)相互作用的成形头部(37)并包括有与容器底部(12)的第二配合装置(16a)的轮廓互补的轮廓并适于在底部(12)的第一结构耦合至第二配合装置(16a)以在底部(12)开始变形之前使容器(3)沿轴线(E)居中的第一配合装置(37a)及与第一配合装置(37a)不同并有在第二结构与底部的凹进部的边界表面(16c)的至少一部分的轮廓互补的轮廓的相互作用表面(37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