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3937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10481794.0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自启动、制动方法及装置,经过启动准备阶段、稳压阶段、励磁阶段、恒转矩启动阶段、恒功率启动阶段和降功率启动阶段六个阶段来实现抽水蓄能机组的自启动,经过制动准备阶段、励磁阶段、制动阶段和机械制动阶段四个阶段来实现抽水蓄能机组的制动,其中,交流励磁系统的机侧变流器采用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内环为电流环,外环为定子磁通环和转速环。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交流励磁系统,实现了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从静止至需求转速的平稳启动,以及从空转至设定转速的平稳制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03937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0481794.0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自启动、制动方法及装置,经过启动准备阶段、稳压阶段、励磁阶段、恒转矩启动阶段、恒功率启动阶段和降功率启动阶段六个阶段来实现抽水蓄能机组的自启动,经过制动准备阶段、励磁阶段、制动阶段和机械制动阶段四个阶段来实现抽水蓄能机组的制动,其中,交流励磁系统的机侧变流器采用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内环为电流环,外环为定子磁通环和转速环。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交流励磁系统,实现了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从静止至需求转速的平稳启动,以及从空转至设定转速的平稳制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72873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1505107.6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止变频器系统及断续换流到自然换流的切换方法,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电机定子频率达到设定的切换频率阈值时,闭锁变频器中的机侧逆变模块并控制网侧整流模块工作在逆变状态;检测电机定子电流,当设定时间段内电机定子电流始终小于或者等于设定的电流下限阈值时闭锁网侧整流模块,直至网侧整流模块中的晶闸管关断;控制网侧整流模块工作在整流状态,控制机侧逆变模块工作在自然换流模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电机由断续换流阶段平滑切换至自然换流阶段,切换过程中不会出现换流失败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134256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96650.3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无线传输耦合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射调谐模块、耦合线圈、接收调谐模块和控制模块;发射调谐模块和/或接收调谐模块包括若干个补偿电容、若干个补偿电感和若干个开关,开关与补偿电容和补偿电感一一对应;控制模块分别与发射调谐模块的若干个开关和/或接收调谐模块的若干个开关电连接,通过开关控制补偿电容和/或补偿电感的短路或开路,以实现发射调谐模块和/或接收调谐模块拓扑结构的转换。还保护一种电力无线传输系统。通过开关的闭合或断开控制补偿电容和补偿电感的短路与开路,以实现耦合设备拓扑结构的转换,提高了电力无线充电设备对于不同用途的适用性,提升了应用范围,促进了电力无线充电设备的标准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72873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505107.6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止变频器系统及断续换流到自然换流的切换方法,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电机定子频率达到设定的切换频率阈值时,闭锁变频器中的机侧逆变模块并控制网侧整流模块工作在逆变状态;检测电机定子电流,当设定时间段内电机定子电流始终小于或者等于设定的电流下限阈值时闭锁网侧整流模块,直至网侧整流模块中的晶闸管关断;控制网侧整流模块工作在整流状态,控制机侧逆变模块工作在自然换流模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电机由断续换流阶段平滑切换至自然换流阶段,切换过程中不会出现换流失败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5896544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370980.3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UPFC串联变与其旁路开关之间的潮流转移控制方法,在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的控制系统中,将控制模式切换至阀侧电流单内环控制模式,通过给定合适的电流参考值,实现线路潮流在串联侧变压器与其旁路开关之间的转移。本控制方法可以应用在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控制系统的统一潮流控制器启动和停机过程中,通过对线路潮流在串联侧变压器及其旁路开关之间平滑转移控制,可有效抑制串联变压器投退和旁路开关开断过程的过电流,实现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平稳启停。
-
公开(公告)号:CN105914741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610371206.4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UPFC线路侧无功潮流优化控制方法,其核心思想为线路的无功损耗由UPFC提供,送端和受端电网不提供无功功率。根据线路电流有效值和电网阻抗计算得到线路的无功损耗,将其作为UPFC串联侧变换器的线路无功潮流指令;将送端电网的无功功率与零做差,对其进行闭环控制,得到并联侧换流器的无功功率指令;该方法能够在UPFC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强UPFC对线路有功潮流的控制能力,且UPFC为线路提供无功功率,降低了线路无功损耗对电网电压的影响,提高了送端和受端电网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4584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63380.7
申请日:2017-02-03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5 , G06Q10/0631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间交互影响的评估方法及装置,属于交直流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控制领域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计算原电网系统的换流站之间的交互影响因子和电网结构变化后的交互影响因子;然后根据变化前后的交互影响因子,计算各类元件对交互影响因子的贡献率;最后根据得到贡献率评估不同类型的节点和线路对交互影响因子的敏感程度。本发明给出了交流系统电气元件贡献率的指标概念,并给出了理论计算方法,本发明依据所给出的贡献率指标来评价各类电气元件的敏感性,其结果适用于指导交直流电网的规划设计和运行方式的安排,针对高风险的运行方式能够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20803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02419.0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层立体式配电网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电压等级的配电网层,每个配电网层中有一个环形直流母线,环形直流母线由一条直流母线首尾连接构成,任意两个配电网层中的环形直流母线之间通过连接线路连接。当环形直流母线中的任意一段线路出现故障后,将该故障线路切除,然后可将该环形直流母线在故障线路两端处解列为一条直线型直流母线或者多端手拉手的直流母线,进一步可将供电系统解列为多段独立的放射型供电系统,拓扑灵活性大大提高。而且,采用至少两层拓扑结构,可以适应不同容量和电压等级的能源及负荷加入,提高了配电网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5605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66277.3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18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级联STATCOM子模块混合均压控制方法,在均压控制时,采用平均直流电压闭环控制、正负序分离电流闭环解耦控制、子模块直流电压闭环反馈控制和载波移相高频轮换控制,最终生成子模块的PWM脉冲信号,通过子模块直流电压闭环反馈控制能够消除各子模块损耗差异引起的电压不均衡,实现了级联STATCOM子模块电压的有效均衡控制,并且通过采用高频的轮换周期进行载波的轮换,轮换周期短,控制速度块,均压效果十分显著;而且能够有效消除各子模块间由于载波移相引起的脉冲差异,提高了链内子模块的均压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