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072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44337.9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解废轮胎制备焦油的系统及方法,包括剪切装置、给料装置、热解装置、聚光装置、热解焦收集装置、冷凝装置、热解气循环装置及收油装置;剪切装置的出口经给料装置与热解装置的入口相连通,热解装置的热解焦出口与热解焦收集装置相连通,热解装置的气体出口与冷凝装置的入口相连通,冷凝装置的热解油出口与收油装置相连通,冷凝装置的热解气出口经热解气循环装置与热解装置的入口相连通,聚光装置正对所述热解装置,太阳光经聚光装置照射到热解装置上,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基于热解气为吹扫气耦合太阳能聚光加热热解废轮胎制备焦油。
-
公开(公告)号:CN11080182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1037395.1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脱硫吸附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脱除硫化氢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脱除硫化氢复合吸附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10%‑50%的氧化锰,30%‑40%的氧化铝,2%‑15%的助剂,助剂选自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钡或氧化镍中至少任意两种的混合脱除硫化氢复合吸附剂,其可在800℃以上正常工作,并具有如下优点:1)新鲜吸附剂脱硫效果良好,在模拟还原气氛脱硫实验中,硫化氢的脱除率接近100%,尾气中硫化氢含量低于1mg/m3;2)在脱硫‑再生循环过程中吸附剂脱硫性能稳定,其突破硫容及脱硫效率均保持稳定,脱硫过程中尾气中硫化氢含量均低于3mg/m3;3)吸附剂为干态,使用时不需要水溶液,减少了水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80182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037395.1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脱硫吸附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脱除硫化氢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脱除硫化氢复合吸附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10%-50%的氧化锰,30%-40%的氧化铝,2%-15%的助剂,助剂选自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钡或氧化镍中至少任意两种的混合脱除硫化氢复合吸附剂,其可在800℃以上正常工作,并具有如下优点:1)新鲜吸附剂脱硫效果良好,在模拟还原气氛脱硫实验中,硫化氢的脱除率接近100%,尾气中硫化氢含量低于1mg/m3;2)在脱硫-再生循环过程中吸附剂脱硫性能稳定,其突破硫容及脱硫效率均保持稳定,脱硫过程中尾气中硫化氢含量均低于3mg/m3;3)吸附剂为干态,使用时不需要水溶液,减少了水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81331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38266.4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IPC: B01J23/889 , B01J35/10 , B01D53/86 , B01D53/56 , B01D5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同脱硝脱汞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50-60wt%的主催化剂、25-30wt%的第一助剂、10-25wt%的第二助剂,所述主催化剂为二氧化锰,所述第一助剂为三氧化二铁,所述第二助剂为三氧化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重量百分比的主催化剂、第一助剂及第二助剂进行换算得到各金属元素的摩尔比,按照所述各金属元素的摩尔比准备金属盐原料;在搅拌条件下,将各盐溶液混合得到混合分散液;将所述混合分散液加入高压反应釜,然后在150-180℃下加热12-16h;对加热处理后得到的沉淀进行分离、洗涤处理、干燥处理,然后在400-550℃下煅烧4-6h,得到催化剂。基于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实现150℃-250℃低温下同时脱硝脱汞。
-
公开(公告)号:CN11741935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1340146.6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3N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小粉仓给粉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锅炉升负荷信号,根据该锅炉升负荷信号确定锅炉负荷控制的目标函数F(t),t为时间序列;步骤2,获取当前磨煤机出力信号B(t),B(t)为从启动时间开始磨煤机出口随时间变化的燃料量信号;步骤3,对B(t)和F(t)进行比较:若B(t)无法满足F(t)的燃料量要求,则执行步骤4和5,使与锅炉相连的小粉仓开始工作;否则,小粉仓不工作;步骤4,根据F(t)与B(t)的差值确定小粉仓给粉信号f(t),进而确定小粉仓给粉控制信号f’(t);步骤5,根据小粉仓给粉控制信号f’(t)控制小粉仓向锅炉给粉,迅速改变炉膛内的燃烧率,提升锅炉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869857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42365.5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联合脱除CO和VOCs的锰基核壳结构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采用均相沉积法,将铁、铜、硅、磷元素引入二氧化锰核心表面,并形成相应的氧化物层,得到锰基核壳结构脱硝催化剂。该方法工艺简捷,所制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具有抗硫特性,对一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氧化性能强,在高温下对脱硝中的氮气选择性高。本发明在联合脱除多污染物的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876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28555.1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V20/52 , G06V10/30 , G06V10/44 , G06V10/74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基于图像分析和数据融合的火焰稳定性监测方法,采集不同负荷燃烧工况下的三类火焰图像,自发光CH*火焰图提取火焰图像中火焰前烽带,自发光OH*火焰图提取火焰图像中的火焰主燃域,所述火焰前烽带与火焰图像形成闭合的未燃域,所述火焰主燃域与火焰图像差减得到燃尽域,以获取三域一带并提取其对应参数,对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来区分火焰稳定性和火焰不稳定性。本发明依靠火焰图识别火焰稳定性,利用综合判断火焰稳定性指标RSI,实现定量识别火焰稳定性。比仅依靠高速火焰图识别火焰稳定性,火焰稳定性识别精度提高34%。相比依赖浅层特征的火焰稳定性指标,识别精度提高23%,监测精度高,具有克服随机干扰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398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433785.6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失重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坩埚,包括坩埚盖和坩埚座,坩埚盖的盖体两侧向外凸出两个限位凸起;坩埚座内部用于盛放待测样品,上部设有至少两个与限位凸起相匹配的类G型滑槽;坩埚连接件,包括:与坩锅盖可拆卸相连的连接座,与该连接座相连的中空的杆套,开设在杆套上的安装孔,设置在安装孔上、下侧的上、下接触开关;伸缩驱动件,包括:伸入杆套中的连杆,弹性件,驱动端与连杆前端相连、通过驱动端的伸缩运动驱动连杆进行上下移动的电动伸缩杆;转动件,与伸缩驱动件相连;以及侧面压力传感器,与连杆相连且伸入安装孔中处于上、下接触开关之间,左右两侧用于监测压力值,上下两侧分别与上、下接触开关对应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75585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63671.6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粉末物料防结块均匀导流装置,包括分料组件、均分筒体、布料组件和控制组件;分料组件至少包括叶片涡轮,所述叶片涡轮设置于分料漏斗的内顶面,所述分料漏斗设置有多层导流槽;均分筒体连接于分料漏斗的底部,所述均分筒体内设置有多层导流圆环,各层导流圆环通过径向的固定板相互连接;布料组件包括多个可摆动叶片板,通过不同位置的叶片板摆动来控制粉料的分布;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各叶片板摆动的启停以及摆动的幅度。本发明通过叶片涡轮能对粘接粉料进行破碎及离心筛分,实现不同粗细粉料的均匀导流,避免粉料在输送过程中结块,提高输送效率;通过布料组件能粉仓内粉料的均匀布料,避免粉仓内局部低洼或堆积粉层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74867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44294.2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7C51/09 , C07C63/26 , B01J23/30 , B01J27/18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酯塑料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处理聚酯塑料的方法,方法包括:S1:将聚酯塑料、固体金属酸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物;S2:在第一预设温度下对所述混合物加热第一预设时间,而后在至少一阶温度下加热至反应结束,其中,第一预设温度为170~250℃,至少一阶温度范围为80~140℃,第一预设时间为5~60分钟;S3:对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分离出固体产物;S4:对固体产物进行后处理,实现对所述聚酯塑料的分解。本申请可以实现在较低温度下对聚酯塑料进行高效解聚以及金属酸的回收,避免含酸废水的产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