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068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44333.0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09B3/35 , C07C4/04 , C07C13/21 , C10G1/10 , C10B53/07 , B09B3/30 , B09B3/70 , B09B3/40 , B09B5/00 , B09B101/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溶胀预处理后热解废轮胎制备柠檬烯的系统及方法,剥离装置的废轮胎出口与粉碎装置的入口相连通,粉碎装置的出口与溶胀装置的入口相连通,溶胀装置的出口经给料装置与热解装置的入口相连通,热解装置的焦油出口与收焦装置的入口相连通,热解装置的气体出口与冷凝装置的入口相连通,冷凝装置的气体出口与收气装置的入口相连通,冷凝装置的热解油出口与分离装置的入口相连通,分离装置的柠檬烯出口与收柠檬烯装置的入口相连通,分离装置的热解油出口与收油装置相连通,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基于溶胀预处理后热解废轮胎制备柠檬烯,实现废轮胎高值化回收利用,提高废轮胎热解经济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81331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38266.4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IPC: B01J23/889 , B01J35/10 , B01D53/86 , B01D53/56 , B01D5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同脱硝脱汞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50-60wt%的主催化剂、25-30wt%的第一助剂、10-25wt%的第二助剂,所述主催化剂为二氧化锰,所述第一助剂为三氧化二铁,所述第二助剂为三氧化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重量百分比的主催化剂、第一助剂及第二助剂进行换算得到各金属元素的摩尔比,按照所述各金属元素的摩尔比准备金属盐原料;在搅拌条件下,将各盐溶液混合得到混合分散液;将所述混合分散液加入高压反应釜,然后在150-180℃下加热12-16h;对加热处理后得到的沉淀进行分离、洗涤处理、干燥处理,然后在400-550℃下煅烧4-6h,得到催化剂。基于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实现150℃-250℃低温下同时脱硝脱汞。
-
公开(公告)号:CN11080182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1037395.1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脱硫吸附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脱除硫化氢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脱除硫化氢复合吸附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10%‑50%的氧化锰,30%‑40%的氧化铝,2%‑15%的助剂,助剂选自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钡或氧化镍中至少任意两种的混合脱除硫化氢复合吸附剂,其可在800℃以上正常工作,并具有如下优点:1)新鲜吸附剂脱硫效果良好,在模拟还原气氛脱硫实验中,硫化氢的脱除率接近100%,尾气中硫化氢含量低于1mg/m3;2)在脱硫‑再生循环过程中吸附剂脱硫性能稳定,其突破硫容及脱硫效率均保持稳定,脱硫过程中尾气中硫化氢含量均低于3mg/m3;3)吸附剂为干态,使用时不需要水溶液,减少了水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80182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037395.1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脱硫吸附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脱除硫化氢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脱除硫化氢复合吸附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10%-50%的氧化锰,30%-40%的氧化铝,2%-15%的助剂,助剂选自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钡或氧化镍中至少任意两种的混合脱除硫化氢复合吸附剂,其可在800℃以上正常工作,并具有如下优点:1)新鲜吸附剂脱硫效果良好,在模拟还原气氛脱硫实验中,硫化氢的脱除率接近100%,尾气中硫化氢含量低于1mg/m3;2)在脱硫-再生循环过程中吸附剂脱硫性能稳定,其突破硫容及脱硫效率均保持稳定,脱硫过程中尾气中硫化氢含量均低于3mg/m3;3)吸附剂为干态,使用时不需要水溶液,减少了水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7787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89239.1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温喷氨的生物质掺烧锅炉低氮燃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供料组件,用于提供燃料;供氨组件,用于提供氨;供气组件,用于提供氧气;锅炉,按照高度方向依次划分为主燃区、还原区和燃尽区;主燃区内设置有燃烧器,主燃区获取供料组件提供的燃料,并通过燃烧器进行富燃料燃烧;还原区获取供氨组件提供的氨,将主燃区中燃料燃烧后形成的化合物与氨进行贫氧燃烧;燃尽区获取供气组件提供的氧气,获取供氨组件提供的氨,将还原区燃烧后形成的化合物与氨、氧气进行富氧燃烧;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燃尽区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燃尽区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对供料组件、供氨组件和供气组件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4321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38352.9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小粉仓和熔盐储能耦合提高火电厂灵活性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建立小粉仓灵活储供系统和熔盐储能系统,将小粉仓灵活储供系统与熔盐储能系统耦合于燃煤火电机组以增强燃煤火电机组的灵活调峰能力,其中,将小粉仓灵活储供系统与燃烧系统耦合,缩短锅炉燃料供给响应时间,同时将熔盐储能系统一端通过熔盐电加模块与发电机相连,将燃煤火电机组灵活调峰过程的多余电量能量转化为熔盐显热的形式储存,另一端通过熔盐‑蒸汽换热模块与汽水系统相连,利用高温熔盐加热蒸汽工质缩短汽轮机响应时间。本发明将小粉仓灵活储供系统与熔盐储能系统共同耦合于燃煤火电机组,能够有效提升燃煤火电机组的快速升降负荷能力,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41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34409.5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油烟净化的镍铁基电热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溶液环境下,铁(Ⅲ)的氯盐、镍(Ⅱ)的氯盐与三聚氰酸在恒电势下进行电沉积,形成铁镍有机框架材料;(2)铁镍有机框架材料于空气氛围中进行煅烧,得到用于油烟净化的镍铁基电热催化剂。本发明制备工艺的原料易得,方法简单。所制催化剂具有活性位点丰富、催化活性高的优势。在应用中作为厨房油烟的催化材料,利用电流的焦耳热效应,升温速率快且温度分布均匀,避免了局部受热不均导致的烧结、结焦等失活问题。本发明有效避免了传统物理传统厨房油烟处理方法的缺点,更有益于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16461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564507.4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O/O2的水泥分解炉燃烧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当前运行工况下的入窑生料分解率,根据入窑生料分解率、第一关联模型和第二关联模型得到目标CO浓度值;根据目标CO浓度值和第三关联模型确定目标O2浓度值;根据目标O2浓度值和第四关联模型得到总风量优化值;根据还原区CO浓度值、总风量优化值和第五关联模型得到三次风配比;根据三次风配比调节风机频率和闸板开度,以使当前CO浓度值与目标CO浓度值一致。本发明基于先进的测量技术,深度挖掘水泥分解炉的历史运行数据,针对实时燃烧状态,通过动态调整三次风风机频率以及三次风闸板开度,在提高入窑生料分解率的同时,减少了氮氧化物排放量及高温结皮现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7203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433674.5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失重自动化检测装置及系统,装置包括:坩埚,包括坩埚盖和坩埚座,坩埚盖包括盖体和从盖体两侧向外凸出的两个限位凸起;坩埚座内部用于盛放待测样品,上部与坩埚盖相配合,并且上部设有至少两个与限位凸起相匹配的类G型滑槽;支撑件,包括:固定座,设置于该固定座上、内部中空、侧壁设有通气孔的长支柱,和设置在长支柱顶部、与坩埚匹配、将坩埚悬架限位在天平称量盘上方、长支柱中心区域的限位爪;限位爪包括:与坩埚底对应、且对应区域镂空的限位座,和多根间隔设置在限位座上、围成约束坩埚位置的约束空间的限位柱,限位柱之间的间隔区域与坩埚座主体部分的棱对应;坩埚连接件;伸缩驱动件;转动件;以及侧面压力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750587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22912.3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2F9/24 , B22F1/05 , B22F1/17 , C25B3/26 , C25B3/03 , C25B11/091 , C25B11/0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液态金属核壳复合材料的液相合成方法及其产物和应用,属于包含金属的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液相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无氧环境下,将液态金属分散于溶剂,得到液态金属悬浮液;(2)选择金属阳离子还原性弱于液态金属的金属盐,配置得到金属盐溶液,将其与所述液态金属悬浮液混合,在声场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诱导形成含有核壳结构合金纳米颗粒的悬浊液;(3)所述悬浊液经纯化,回收得到室温液态金属核壳复合材料。该方法工艺简便、生产效率高,并且易于调控、制备条件温和,大大改善了核壳结构复杂的制备工艺。所得室温液态金属核壳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可显著提高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过程中的选择性与反应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