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解氨氮的复合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772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62781.9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中氨氮降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降解氨氮的复合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TiO2材料中负载Fe3O4,使其具备磁性,使其吸附过程同时包含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机制,在提升吸附性能的同时,利用磁性吸附材料良好的磁性分离性能,通过磁分离设备即可实现高效的循环利用,回收率高,同时,C的加入,可以提升Fe3O4原子之间的吸引力,促进磁性材料的磁化强度提升,极大提升材料的比表面积,减少TiO2的团聚,从而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加TiO2表面的电荷,提升TiO2的吸附性能,相较于现有氨氮降解材料,具有高的磁化率和更高的吸附性能,可实现对TiO2的有效回收再利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氨氮降解催化剂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化学结晶反应器的晶种排放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608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28956.3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化学结晶反应器的晶种排放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监测造粒结晶反应器进产水压力、处理流量、晶种静置高度或流化高度、累计运行时间,计算晶种排放的时机及时长。本方法通过监测造粒结晶反应器进产水压力、处理流量、晶种静置高度或流化高度、累计运行时间,计算晶种排放的时机及时长,为造粒结晶反应器晶种排放与投加控制提供参考,进而解决造粒结晶反应器晶种排放及补充投加参数控制困难导致的生长期晶种外排期间流失严重、晶种过量或不足导致反应器流化状态不稳定等技术问题。本发明适用于含硬度、重金属、磷等污染物的造粒结晶去除技术,可提高造粒结晶反应器的运行稳定性。

    一种基于废铝资源化的筛网式电絮凝除硅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02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62792.7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废铝资源化的筛网式电絮凝除硅系统及方法,通过将进水系统的输出端连接电絮凝系统的输入端,电絮凝系统的输出端连接絮凝沉淀出水系统的输入端;电控系统分别与进水系统、电絮凝系统和絮凝沉淀出水系统电路连接,形成完成的废铝资源化的筛网式电絮凝除硅系统,其中在电絮凝系统内设有若干筛网式阳极,若干筛网式阳极内分别填充废铝,使的废水溶液在电絮凝系统内充分的与废铝进行充分接触,大大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通过电控系统供给的直流电,在电絮凝系统消耗筛网式阳极中的废铝屑或铝材产生铝剂絮体,可达到资源化利用的效果,进而在后续絮凝沉淀固液分离达到除硅效果。

    一种利用雾化-光催化降解氨氮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798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62666.1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雾化‑光催化降解氨氮的装置,包括前置除氮反应器、物料雾化室、恒温反应室、回流回收室、控制单元,该装置能够极大地增加氨氮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使高浓度氨氮再生清洗液能高效率的进行光催化反应转化为N2和H2O。在此基础上改进了催化剂,使其光催化性能得到提升,同时也设计了后续装置处理相关反应物回收和催化剂的收集以及循环利用,解决了传统工艺中反应物接触面积不大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反应速度和反应率,该系统操作流程简便,处理效率较高,适用于多类行业的氨氮处理系统。

    一种硝酸根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液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084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43527.2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硝酸根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液进行处理的系统及方法,包括斜置电凝聚单元、电催化单元和生物反应单元;所述电凝聚单元输入端连接生活污水排水端,输出端连接生物反应单元输入端;所述电催化单元输入端再生废液输出端,输出端连接生物反应单元输入端。方法通过将生活污水进行预处理,为生物反应单元提供必要的碳源和NH4+;将部分待处理再生废液进行电催化产生NH4+,为生物反应单元进一步补充NH4+使其满足生物反应单元的运行,将剩余待处理再生废液进行处理。实现对再生废液的有效处理的同时,将生物污水资源化利用,大大减少了投资成本和处理成本。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液处理困难、成本高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