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406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86688.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IPC: C01B32/186 , C01B32/194 , C01B32/05 , B01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机械稳定性的炭气凝胶制备方法,将含有间苯二酚的乙醇溶液与甲醛溶液反应后加入无水碳酸钠,进行反应后,静置老化,得到样品;将样品经乙醇浸泡,干燥,得到PF气凝胶;采用化学CVD法在PF气凝胶上生长三维石墨烯片阵列,得到耐高温、高机械稳定性的炭气凝胶。本发明中利用化学CVD法将在PF基体上制造的三维石墨烯片阵列,不会团聚,会均匀分布在PF气凝胶内部及表面,其自身就可以独立自支撑。因此制备的炭气凝胶PF@VGSs复合材料形成了一个三维多孔的结构,具有更加良好的柔性,并且提升材料整体的强度与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7992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62551.2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 华能铜川照金煤电有限公司
IPC: C02F1/78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液强化扰动加压溶气的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单元、气液强化扰动加压溶气单元、臭氧发生单元、制氧单元与尾气干燥分解储存单元;制氧单元经臭氧发生单元与气液强化扰动加压溶气单元相连,气液强化扰动加压溶气单元经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单元与尾气干燥分解储存单元相连,尾气干燥分解储存单元与臭氧发生单元相连。本发明将臭氧催化氧化技术进行系统结构整合与工艺方法优化,提高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技术的臭氧、氧气利用率及反应速率,节能降耗,降低污废水综合处理成本,提升处理效果,较好地应用于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循环水补充水、脱硫废水等不同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3036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80585.X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水深度预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相连的离心澄清器单元、陶瓷膜微滤单元以及超滤单元;离心澄清器单元上设置微气泡臭氧、紫外协同作用单元和石英砂投加及回收单元;其中,陶瓷膜微滤单元包括膜池和反洗水泵;膜池内设置无机平板陶瓷膜和反洗进气多孔管,反洗进气多孔管位于无机平板陶瓷膜下方,反洗水泵与无机平板陶瓷膜进水侧入口相连;无机平板陶瓷膜产水侧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超滤单元相连,另一路连接有清水池。本发明采用无机平板陶瓷膜与超滤的协同处理技术,根据最终出水SDI值,自动调整超滤单元投入负荷,确保反渗透单元进水水质,同时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该预处理系统具有运行稳定,运行寿命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09033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10726601.5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色的离子交换树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阳离子交换树脂除杂干燥后置于酸性溶液中,反应2~4h,洗涤至中性,过滤、烘干后得到H+改性树脂;将H+改性树脂加入含Fe2+的溶液中,反应至交换平衡,得到变色的离子交换树脂。本发明首先将阳离子交换树脂+ +在酸性溶液中改性制备H改性树脂,然后将H改性树脂在含金属离子的溶液中改性制备自由基改性后的树脂,本发明的改性方式不会改变树脂的骨架结构,因此所制得的改性树脂不会明显改变原有树脂的外观形态、粒径大小和堆密度。能够基于原有树脂的物理特性将变色的离子交换树脂用于余氯的测定。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可控性极高,同时改性材料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02952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55668.1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管道式汽水混合加热装置双馈宽频降噪系统及方法,包括自动调节门、在线流量计与管道式汽水混合加热装置;自动调节门出口经在线流量计入口与管道式汽水混合加热装置的液相入口相连;蒸汽入口管道上的截止阀出口经蒸汽入口自动门、止回阀与蒸汽入口相连;管道式汽水混合加热装置出水口处安装有在线声级计。本发明中利用在线声级计对设备运行噪声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判定噪声声压,若升高到设定值后,反馈给汽水混和装置自动调节门,调节门进行动作,调节阀门开度,增大进水流量,升高加热装置中水流速度,改善装置内水相体积分布,保持水相在高速蒸汽掺混条件下的稳定性,从而减少蒸汽进入水中所引起的湍流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426203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496174.8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连续电除盐系统和方法,包括给水箱和至少两套连续电除盐装置,连续电除盐装置包括给水泵、保安过滤器以及电除盐膜块;其中,给水箱出口与每套连续电除盐装置的给水泵入口相连,给水泵出口与保安过滤器的进口相连,保安过滤器的出口与电除盐膜块相连。本发明通过设置多套连续电除盐装置,将电除盐膜块运行初期电导率不达标的排水收集至给水箱,处理后的极水回到给水箱,提高了系统总回收率,节约了预处理系统的制水成本。本发明能够提高系统的抗水锤冲击能力和加强抗氧化能力,并具有自适应浓水压力调节和膜块电流调节及其他保护功能等,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55505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73877.9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业盐电再生离子交换树脂的系统,包括溶解过滤槽、盐水箱、纳滤产水箱以及双极膜装置;溶解过滤槽出口与纳滤产水箱相连,纳滤产水箱与双极膜装置相连;双极膜装置包括阴极室、碱液室、盐水室、酸液室以及阳极室;盐水室为中间位置,盐水室一侧设置碱液室,碱液室的一侧设置阴极室,碱液室与阴极室之间设置有第一双极膜,阴极室内设置有阴极板;盐水室另一侧设置酸液室,酸液室另一侧设置阳极室,盐水室与酸液室之间设置有阴离子交换膜,阳极室内设置有阳极板。本发明集成了工业盐储存、下料计量、纳滤和双极膜技术,可以现场制备出低浓度的酸溶液和碱溶液,可以满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减少生产成本和降低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3592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33613.2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IPC: C02F1/52 , C02F1/44 , B01D65/02 , C02F103/34 , C02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短程高效低耗含煤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进水单元、加药单元、污泥回流单元、絮凝‑沉淀‑微滤单元与清洗单元;加药单元与进水单元相连,进水单元、污泥回流单元和清洗单元分别与絮凝‑沉淀‑微滤单元相连;絮凝‑沉淀‑微滤单元包括一体化絮凝‑沉淀‑微滤装置;一体化絮凝‑沉淀‑微滤装置包括圆筒、圆锥筒、导流筒、斜板、多孔支撑板与薄膜滤元;圆筒的顶部敞口,圆筒底端设置圆锥筒,圆筒内设置有多孔支撑板、斜板与导流筒,多孔支撑板底面设置有薄膜滤元。本发明的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强、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流程短、占地省、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场地受限、已建含煤废水处理系统的提质增效改造等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140812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80748.2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两段式连续电除盐系统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系统进水先进入到一段连续电除盐装置阳极室,然后进入一段连续电除盐装置阴极室,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在电流的驱动下,分别从一段连续电除盐装置阳极室和一段连续电除盐装置阴极室迁移到一段连续电除盐装置浓水室中,实现了水中的离子初次除盐,再进入到二段连续电除盐装置进行二次深度脱盐处理,得到去离子水。本发明由于一段连续电除盐内的离子迁移速度快,因此进水电导可以放宽到25‑100us/cm,相比传统连续电除盐系统要求进水电导在25‑50us/cm以下,该两段式连续电除盐系统有较大范围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1796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47154.4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晶片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将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水溶性添加剂以及聚合物粘合剂,经过熔融粘合、冷却、浸泡,形成离子交换树脂晶片材料。本发明利用聚合物粘合剂将处理后的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粘合在一起,通过热熔、冷却形成不易分散的材料,同时不影响其本身的离子交换性能,根据固体热熔物的粘合型及可塑性,可将其应用于需复杂填充方式的电去离子膜堆中。本发明通过将树脂晶片材料用于膜堆填充中,能够避免松散树脂混合填充时,阴离子树脂由于密度小,受到水流冲击造成的局部过度汇集,提高膜堆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