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0849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41283.4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馈能式磁流变弹性体车辆减振装置,包括减振装置本体和减振装置控制器,减振装置本体包括缸筒、活塞杆、上弹簧卡座、上弹簧压板、上传力弹簧、下弹簧卡座、下弹簧压板和下传力弹簧,活塞杆中部套装有多个压电模块和多个磁流变弹性体,相邻的压电模块和磁流变弹性体通过双面粘性薄铁板粘接,双面粘性薄铁板上粘接有导磁支架,导磁支架上缠绕有励磁线圈,压电模块中镶嵌有压电振子;上弹簧卡座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有上吊环,缸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吊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馈能式磁流变弹性体车辆减振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实现方便且成本低,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馈能效果好,减振性能好,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286685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610814626.5
申请日:2016-09-10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与电磁感应双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装置,包括减振装置本体和减振装置控制器,减振装置本体包括缸筒、压力支撑浮动活塞、中间隔离浮动活塞、活塞杆、压电发电模块、弹簧压板、传力弹簧、弹簧卡座、下永磁体、磁力线圈、上永磁体、隔磁版、活塞、励磁线圈绕组、电磁感应线圈固定杆和电磁感应线圈;缸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盒,减振装置控制器设置在控制盒内,控制盒内还设置有整流器、蓄电池充电电路、第一可控恒流源电路和第二可控恒流源电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压电与电磁感应双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具有压电与电磁感应双重馈能的功能,既实现了改变阻尼的作用,又达到了改变刚度的目的,减振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28668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14626.5
申请日:2016-09-10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IPC: F16F9/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535 , F16F2222/12 , F16F2224/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与电磁感应双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装置,包括减振装置本体和减振装置控制器,减振装置本体包括缸筒、压力支撑浮动活塞、中间隔离浮动活塞、活塞杆、压电发电模块、弹簧压板、传力弹簧、弹簧卡座、下永磁体、磁力线圈、上永磁体、隔磁版、活塞、励磁线圈绕组、电磁感应线圈固定杆和电磁感应线圈;缸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盒,减振装置控制器设置在控制盒内,控制盒内还设置有整流器、蓄电池充电电路、第一可控恒流源电路和第二可控恒流源电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压电与电磁感应双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具有压电与电磁感应双重馈能的功能,既实现了改变阻尼的作用,又达到了改变刚度的目的,减振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205244233U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21054649.8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供能量式车辆磁流变阻尼装置,包括减振装置本体和减振装置控制器,减振装置本体包括第一缸体、活塞杆、压电发电单元、传力弹簧单元、磁流变阻尼单元和电磁感应单元;压电发电单元包括多个压电模块,每个压电模块中均镶嵌有多个压电振子;传力弹簧单元包括上弹簧压板、下弹簧压板、下弹簧卡座、上弹簧卡座和传力弹簧;磁流变阻尼单元包括外缸筒、内缸筒、下密封端盖、上密封端盖、永磁体保护罩、上阻尼通道、下阻尼通道、励磁线圈和活塞;电磁感应单元包括防漏磁套、第二缸体、多个永磁体和电磁感应线圈。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馈能效率高,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能够使减振时处于最佳的状态,实用性强,使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203838149U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20253918.2
申请日:2014-05-17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平面相似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左底座、右底座、左立柱、右立柱和两个基础梁;两个基础梁的一同侧端均与左立柱拆卸式连接,两个基础梁的另一同侧端均与右立柱拆卸式连接,两个基础梁上方均设置多个挡板,多个挡板一同侧端均与左立柱拆卸式连接,多个挡板另一同侧端均与右立柱拆卸式连接,两个基础梁之间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和多个传感器支撑杆,压力传感器底壁设置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传感器支撑杆上端伸入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之间,第一耳板、第二耳板和传感器支撑杆通过铰轴连接,铰轴一端设置挡帽,铰轴另一端套锁紧螺母。该实验装置能够根据具体的实验需要进行快速组装,使得实验模型尺寸能够适时变化,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05278220U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21048006.2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模块发电的馈能式磁流变弹性体减振装置,包括缸筒、活塞杆、上弹簧卡座、上弹簧压板、上传力弹簧、下弹簧卡座、下弹簧压板和下传力弹簧,活塞杆的中部套装有多个压电模块和多个磁流变弹性体,多个压电模块和多个磁流变弹性体相互间隔设置,相邻的压电模块和磁流变弹性体通过双面粘性薄铁板粘接,双面粘性薄铁板上粘接有位于磁流变弹性体外侧的导磁支架,导磁支架上缠绕有励磁线圈,压电模块中镶嵌有压电振子;上弹簧卡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吊环,缸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吊环。本实用新型实现方便且成本低,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馈能效果好,减振性能好,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04567201U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20279978.6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IPC: B60G1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商用车振动能量回收系统,包括钢板弹簧、吊耳、连杆机构、圆筒型永磁直线发电机和电能回收存储装置,连杆机构由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组成;钢板弹簧的形状为圆弧形,钢板弹簧的一端与车架固定连接,钢板弹簧的另一端与吊耳固定连接,钢板弹簧的凸出部分与车桥固定连接,吊耳的一端与车架转动连接,吊耳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与圆筒型永磁直线发电机的直轴固定连接,圆筒型永磁直线发电机的电能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能回收存储装置的电能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振动能量回收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适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4610676U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20279959.3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装置,包括磁流变阻尼器、压电堆发电机构和电磁感应发电机构,磁流变阻尼器包括缸体、活塞杆、活塞、励磁线圈、储能腔、隔板、整流滤波电路和蓄能器;压电堆发电机构包括连接座、压电堆安装座、多个压电堆、传力弹簧和弹簧卡座,多个压电堆串联后与整流滤波电路输入端连接;电磁感应发电机构包括密封式轴承、永磁体模块和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与整流滤波电路输入端连接;位于隔板与密封式轴承之间的一段缸体内设置有磁流变液,励磁线圈与蓄能器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安装使用方便,能够达到连续有效减振的目的,动态调节范围宽,响应速度快,工作可靠性高,节能环保,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204419973U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20065077.7
申请日:2015-01-29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缸体、上端盖、下端盖、活塞杆、上密封圈、液压腔、馈电室和下密封圈,液压腔内填充有磁流变液,活塞杆上连接有活塞,活塞由铁芯、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组成,活塞杆下端设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上连接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底部连接有内啮合齿轮,下密封圈底部连接有上限位板,减振器缸体内壁上连接有套筒,套筒顶部连接有下限位板,下限位板底部连接有多个永磁发电机,多个永磁发电机的输入轴上均连接有与内啮合齿轮啮合的发电机传动齿轮。本实用新型实现方便且成本低,减振效果好,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能够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节能环保,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4184153U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20645099.6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馈能和主动耗能两种工作模式的车辆主动悬架作动器,包括外套筒、导杆、导向套、第一内套筒、第二内套筒和第一导向及密封装置,导杆底部连接有活塞,导杆中上部连接有永磁体,第二内套筒上缠绕有线圈,外套筒内下部设有挡板,外套筒内底部设有无刷直流电机,挡板顶部设有液压泵,第一内套筒内下部卡合连接有第二导向及密封装置,无刷直流电机的转轴与液压泵的转轴连接,液压泵的第一油口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内套筒的上部设有上通孔,位于挡板与第二导向及密封装置之间的一段第一内套筒上设有下通孔。本实用新型实现方便且成本低,能有效的回收振动能量,且馈能效率高,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