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0717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0616925.9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10L21/0272 , G10L25/03 , G10L25/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语音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稀疏正交网络的单通道语音分离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设混合语音信号由n个源语音信号混合而成,采集源语音信号,并将源语音信号、混合语音信号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对混合语音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得到复频表示SR并提取其幅度谱矩阵M;构建稀疏正交网络ONN‑SCSS模型;对ONN‑SCSS模型的分离层参数W={W1,W2...Wn}进行正交性与稀疏性约束,使混合语音中不同的源语音在分离层中能映射到不同的子空间;训练ONN‑SCSS模型;利用已训练好的ONN‑SCSS模型实现语音分离。实验结果表
-
公开(公告)号:CN11357191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688253.2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超短波天线,包括:介质板、第一通孔、顶加载板、底座、馈电贴片、微带馈线、两个枝节、辐射贴片和微带馈线地板;介质板,顶端与顶加载板的板面固定连接,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馈电贴片设置在介质板的正面;微带馈线设置在介质板的正面;两个枝节分别设置在介质板的正面的两侧;辐射贴片设置在介质板的背面;微带馈线地板设置在介质板的背面;第一通孔孔壁上镀有金属层。本发明的一种机载超短波天线不仅能够有效拓宽天线带宽,还有效提升低频增益,增大了机载超短波系统的通信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545893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994894.5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载去耦合复合结构的MIMO天线,包括:多个双极化偶极子天线单元和多个去耦合枝节结构;多个双极化偶极子天线单元依次等间隔设置以形成阵列结构;一个去耦合枝节结构竖立在相邻的两个双极化偶极子天线单元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双极化偶极子天线单元,包括:上层介质基板、四个金属环状辐射贴片、两个馈电端口、天线地板和两个巴伦板。本发明在相邻的双极化偶极子天线单元之间等距加载去耦合枝节结构,去耦合枝节结构和双极化偶极子天线单元或天线地板无金属结构连接,利用空间场耦合对消原理,减小了双极化偶极子天线单元之间的耦合度,同时又不影响天线的谐振频率以及端口匹配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45893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94894.5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载去耦合复合结构的MIMO天线,包括:多个双极化偶极子天线单元和多个去耦合枝节结构;多个双极化偶极子天线单元依次等间隔设置以形成阵列结构;一个去耦合枝节结构竖立在相邻的两个双极化偶极子天线单元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双极化偶极子天线单元,包括:上层介质基板、四个金属环状辐射贴片、两个馈电端口、天线地板和两个巴伦板。本发明在相邻的双极化偶极子天线单元之间等距加载去耦合枝节结构,去耦合枝节结构和双极化偶极子天线单元或天线地板无金属结构连接,利用空间场耦合对消原理,减小了双极化偶极子天线单元之间的耦合度,同时又不影响天线的谐振频率以及端口匹配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57191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688253.2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超短波天线,包括:介质板、第一通孔、顶加载板、底座、馈电贴片、微带馈线、两个枝节、辐射贴片和微带馈线地板;介质板,顶端与顶加载板的板面固定连接,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馈电贴片设置在介质板的正面;微带馈线设置在介质板的正面;两个枝节分别设置在介质板的正面的两侧;辐射贴片设置在介质板的背面;微带馈线地板设置在介质板的背面;第一通孔孔壁上镀有金属层。本发明的一种机载超短波天线不仅能够有效拓宽天线带宽,还有效提升低频增益,增大了机载超短波系统的通信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370717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616925.9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10L21/0272 , G10L25/03 , G10L25/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语音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稀疏正交网络的单通道语音分离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设混合语音信号由n个源语音信号混合而成,采集源语音信号,并将源语音信号、混合语音信号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对混合语音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得到复频表示SR并提取其幅度谱矩阵M;构建稀疏正交网络ONN‑SCSS模型;对ONN‑SCSS模型的分离层参数W={W1,W2...Wn}进行正交性与稀疏性约束,使混合语音中不同的源语音在分离层中能映射到不同的子空间;训练ONN‑SCSS模型;利用已训练好的ONN‑SCSS模型实现语音分离。实验结果表明,正交稀疏神经网络在广泛应用于语音分离的评价指标上,性能有较大提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