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480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01012.X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雷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MIMO线阵的主瓣干扰抑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对雷达回波数据进行和差波束形成,得到和通道与差通道波束形成数据;对和通道与差通道波束形成数据分别进行正交匹配滤波,得到发射维自由度分离的和通道与差通道脉冲压缩数据;对和通道与差通道脉冲压缩数据分别进行LCMV处理,得到和通道与差通道自适应权系数;利用和通道自适应权系数对和通道脉冲压缩数据进行主瓣干扰抑制处理;利用差通道自适应权系数对差通道脉冲压缩数据进行主瓣干扰抑制处理。本发明实现了一种计算量小、耗时短,且对线阵型和面阵型的MIMO雷达均适用的主瓣干扰抑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53884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38514.8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SoC的回波信号的波束合成方法,包括:根据RFSoC采集的回波信号的信号数据,确定RFSoC的方位维自适应权矢量和俯仰维自适应权矢量;根据RFSoC的方位维自适应权矢量,确定RFSoC的方位维自适应波束;根据RFSoC的通道的排列位置以及RFSoC的俯仰维自适应权矢量,确定RFSoC的方位维第一静态波束和RFSoC的方位维第二静态波束;根据RFSoC的方位维自适应波束,合成回波信号的俯仰维和差波束;根据RFSoC的方位维第一静态波束以及RFSoC的方位维第二静态波束,合成回波信号的方位维和差波束;如此,在减少数据交互、数据传输量的同时保证了对主瓣干扰的抑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84005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782939.2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化二维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IP核及生成方法,生成方法包括:配置阵列天线的天线行数、天线列数、天线行间距、天线列间距和相位零点,并计算各阵元距离相位零点的水平间距和竖直间距;通过载频系数配置载频本振,并利用期望波束形成方向、载频本振、水平间距和竖直间距计算期望方向的空域导向矢量;利用天线行数、天线列数和高斯窗口宽度参数计算目标高斯窗;将空域导向矢量与目标高斯窗相乘,计算得到波束形成权系数;对上述步骤所形成的程序进行综合与时序优化,并生成可调用的通用化IP核。该IP核生成方法有效提高了该方法对于不同阵列天线排布的适用性,提高了该方法的通用性;该方法的可移植性高,操作简单,实现简单易懂。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55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05602.5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典范相关分离主瓣干扰抑制的方法,包括:获取雷达回波信号;以雷达发射信号为参考,对所述回波信号进行第一次典范相关分离;对第一次典范相关分离的结果进行脉压处理,得到第一脉压结果;根据所述第一脉压结果对所述回波信号进行第二次典范相关分离;对第二次典范相关分离的结果进行脉压处理,得到目标位置。本发明利用回波信号与已知的发射信号较好的相关性,通过两次典范相关分离方法对回波信号中的目标信号和干扰信号实现很好的分离效果,从而提升了抗干扰特性,且该方法运算量小,系统复杂度不高,实现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265018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84291.9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频分体制雷达的近程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叠加步进频的雷达体系,得到杂波回波数据;根据杂波回波数据中的接收空间频率和多普勒频率分析二维分布;找出发射空间频率和模糊区域之间的关系;基于发射空间频率和模糊区域之间的关系,构造主值距离补偿矢量,以得到补偿后的杂波回波数据;根据补偿后的杂波回波数据构造阻塞矢量,以得到各个模糊区域阻塞后的数据;对各个模糊区域阻塞后数据的表达式联立方程组,以求出每个模糊区域的杂波数据。本发明的发射阵元数只有一个,节省了硬件的成本,并且计算复杂度低,较为容易实现,对系统参数要求较低,不需要考虑发射空间频率模糊的情况,杂波分离,抑制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6442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68568.2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极窄带Ku波段信号的相位检测调控系统,包括PL端,用于对输入的多路Ku波段信号进行预处理;PS端,用于对预处理得到的多路最终基带信号的相位进行检测得到相位检测结果,并发送至上位机;上位机,用于根据相位检测结果生成相位调控指令;移相控制模块调整对应路的Ku波段信号的相位。本发明可对多路的窄带信号同步进行提取并分析其相位,可以实现微秒级别的检测效率,并且在PL端处理过程中引入LMS算法进行窄带目标信号的提取,且在该LMS算法中引入自适应步长调整滤波器,提升检测精度。本发明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有效应对复杂环境下的不同信号类型的处理需求,提升信号检测系统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747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22803.5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数字波束形成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子阵划分的多波束形成方法,包括:利用多个俯仰角和多个方位角,生成多个波束指向,一个俯仰角和方位角对应一个波束指向;基于多个波束指向,确定每个阵元在每个波束指向上的空域导向矢量;利用多个波束指向,对天线阵列进行划分,生成多个子阵;利用每个子阵对应的波束指向,对每个阵元在每个波束指向上的空域导向矢量进行选取,获得每个子阵对应的空域导向矢量;对每个子阵对应的空域导向矢量进行张量积运算,确定每个子阵对应的波束权矢量;将基带信号分别与每个子阵对应的波束权矢量进行相乘处理,生成多个子波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有效节省资源消耗,提高波束成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591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04448.0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7/06 , H04B7/08 , H04B7/0413 ,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HLS的多源信号分离IP核设计方法,通过雷达系统接收反馈的多源信号角度;基于接收到的多源信号生成波束形成需求;通过设定角度个数的最大值限制多源信号导向矩阵的维度,设计得到权系数生成算法,按照波束形成需求并利用HLS工具对权系数生成算法进行封装得到多源信号自适应权系数IP核。本发明将多源信号的导向矩阵维度固定,在最大维度范围内可任意配置多源信号角度个数,即可抑制的信源方向和个数可以参数化配置,因此可适用于不同的阵列通道数的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840052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82939.2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化二维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IP核及生成方法,生成方法包括:配置阵列天线的天线行数、天线列数、天线行间距、天线列间距和相位零点,并计算各阵元距离相位零点的水平间距和竖直间距;通过载频系数配置载频本振,并利用期望波束形成方向、载频本振、水平间距和竖直间距计算期望方向的空域导向矢量;利用天线行数、天线列数和高斯窗口宽度参数计算目标高斯窗;将空域导向矢量与目标高斯窗相乘,计算得到波束形成权系数;对上述步骤所形成的程序进行综合与时序优化,并生成可调用的通用化IP核。该IP核生成方法有效提高了该方法对于不同阵列天线排布的适用性,提高了该方法的通用性;该方法的可移植性高,操作简单,实现简单易懂。
-
公开(公告)号:CN103278669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80621.8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实验装置,主要解决因实验室设备贵重且体积大而不能普遍应用的问题。该装置包括:信号发生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万用表模块、供电模块、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和通信驱动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与信号发生模块相连接,产生两路输出模拟信号;微处理器控制电路与信号采集模块相连接,采集两路输入模拟信号;微处理器控制电路与万用表模块相连接,对万用表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通信驱动电路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相连接,将微处理器控制电路中存储和处理后的数据上传到上位机进行双向通信;供电模块与其他模块相连接,输出直流稳定电压。本发明可实现信号源、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及万用表等仪器的基本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