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351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41241.8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腔体加载的宽频带宽波束锥削缝隙天线,主要解决现有宽波束锥削缝隙天线带宽及半功率波束窄的问题,其包括辐射体(1)、微带馈线(2)、介质基板(3)和金属腔体(4),辐射体上刻蚀有两个直角三角形缺口、两个倒“L”型缝隙、两个“一”字型缝隙、锥削缝隙、传输缝隙和阻抗匹配圆缝;金属腔体开有工字型切分槽,形成一个凹型腔体结构,其两壁上部开有隔离缝隙,将每个金属壁分割为上、下两部分,并放置介质垫片通过螺钉固定;凹型腔体的两壁中间和底部开有U型固定卡槽,其底部开有馈电端口隔离孔,印制有辐射体和微带馈线的介质基板插装在凹型腔体内。本发明拓展了天线的频带和半功率波束宽度,可用于现代移动通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4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46088.9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总元件加载与天线修形技术结合的机载低RCS全向天线,包括辐射振子1、天线罩2、法兰3,其中辐射振子1采用“树形”的结构,天线罩2采用左右对称的平板介质复合结构;“树形”辐射振子1嵌入到天线罩2内,整个天线与天线罩固定在圆盘法兰3上。本发明“树形”的辐射振子,解决了常规刀型或盘锥机载天线物理面积大带来的天线RCS高的问题;辐射振子与天线罩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先设计天线再设计天线罩导致的性能失配弊端,使本发明有效避免天线RCS恶化;天线罩上的矩形通孔和矩形金属贴片,使本发明天线RCS有效降低,使得本发明可用于飞机隐身性能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19979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41236.7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极化非对称顶加载的全双工缝隙天线,主要解决现有全双工天线尺寸大、结构复杂及隔离度低的问题,其包括发射天线(1)和接收天线(2),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均包括辐射体、介质基板,每个介质基板上设有连接其两侧对称的辐射体的过孔,且每个介质基板包括两个相同的基础介质基板,其中一块基础介质基板的一面刻蚀有“倒L”型微带馈线,两块基础介质均开有矩形槽,并相对放置,将各自的微带馈线夹在中间;发射基板与接收基板通过各自的矩形槽正交对插放置,形成平面空间结构,该平面空间结构的上方加载有共用基板,其分别与发射基板和接收基板构成全双工低剖面结构。本发明结构紧凑、隔离度高,可用于现代无线通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6737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049089.4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宽覆盖高增益毫米波的双极化波束扫描圆环阵列天线,包括:毫米波水平极化波束扫描圆环阵列、毫米波极化隔离栅、毫米波垂直极化波束扫描圆环阵列,毫米波双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与金属结构件顶部固定,金属接地板固定在毫米波垂直极化圆环阵列金属底座的底部。该毫米波水平与垂直极化圆环阵列采用上下叠层设计,并采用金属栅提高隔离度;本发明可以实现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每种极化模式都有16个波束状态;毫米波±45°的双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可以弥补了空间中Z轴方向辐射。本发明具有宽频带、高增益、高隔离和波束扫描的优点,将本发明的天线吸顶安装的情况下,可实现室内大空间环境的5G毫米波无线通信高效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72768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45487.5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Q1/38 , H01Q1/50 , H01Q9/04 , H01Q23/00 , H01Q25/04 , H01Q15/14 , H01Q19/10 , H01Q1/00 , H01Q13/18 , H01Q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馈电网络重构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包括介质基板及印制在其上、下表面的馈电网络、辐射体;每条巴伦与馈电网络的输入端、微带线匹配枝节之间各加载有PIN二极管开关;辐射体的四个辐射贴片中两个相邻的辐射贴片及其之间设置的谐振腔和指数渐变槽组成辐射单元,辐射单元中相邻的辐射贴片之间谐振腔的位置桥接有PIN二极管反射开关;同轴线的内、外芯分别与馈电网络的输入端、辐射体的中心位置连接。本发明通过控制PIN二极管的开关状态,可在两种激励模式下,通过较少的辐射单元在方位面上实现八种波束切换状态;阻抗匹配带宽达70.9%;通过控制PIN二极管反射开关的状态,可以增加被激励的辐射单元的辐射增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