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8240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797772.0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西安博研仪器分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G01N21/3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504
Abstract: 一种从混合气体的红外吸收光谱中解析单组分流量的方法,将热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接入红外吸收光谱仪,对混合气体进行红外吸收光谱测量,得到包含波数、吸光度和时间三个坐标轴的三维红外吸收光谱图;从图中标注出每个吸收峰最高位置对应的时间,分别解析出标注时间所对应的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波数为横坐标的一系列二维红外吸收光谱图;解析出混合气体中包含的各种气体组分,对每种气体组分分别选取一个不与其它组分重叠的吸收峰作为特征红外吸收峰;建立模型分别对各种气体组分的特征红外吸收峰进行计算,最终得到各种气体组分的相对流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本发明拓展了热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联用技术在复杂热反应过程解析领域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400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10797758.0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博研仪器分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04 ,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基于热分析‑红外分析联用从复杂反应中计算单一反应动力学的方法,采用热分析‑红外分析联用的测试手段,将热分析产生的气态产物通过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在线检测,实时记录气体产物的红外吸收光谱信息并进行气体成分解析和流量计算;选取能够代表单一反应过程的特征气体产物,提取特征气体单组分的流量数据,经数学处理后转化为“反应转化率‑时间(温度)”的数据点,根据数据点进行单一反应的动力学计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热分析动力学由于采用TG或者DSC数据而无法从重合的复杂反应过程中计算单一反应动力学的难题,为复杂反应中单一反应的研究和控制提供了一种实现手段,拓展了热分析动力学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530963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14244.6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博研仪器分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质谱离子流特性计算基元反应动力学的方法,将待测样品在不同升温速率下进行热分析-质谱分析联用实验,得到以强度为纵坐标、以温度为横坐标的离子流图谱;选择能够表征基元反应进程特征的气态产物为特征气体,根据其荷质比确定特征气体的离子流曲线;对确定的离子流曲线进行微分得到微分曲线,微分曲线中基元反应均包括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以波峰起始温度作为反应起始温度,波谷结束温度作为反应终止温度,在该范围内对特征气体的离子流曲线进行积分得到积分曲线并导出为文本数据,即得到基元反应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数据,依次对不同升温速率下获得的特征气体的离子流图谱进行处理,再采用动力学计算方法处理得到基元反应动力学方程。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40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0797772.0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西安博研仪器分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G01N21/3504
Abstract: 一种从混合气体的红外吸收光谱中解析单组分流量的方法,将热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接入红外吸收光谱仪,对混合气体进行红外吸收光谱测量,得到包含波数、吸光度和时间三个坐标轴的三维红外吸收光谱图;从图中标注出每个吸收峰最高位置对应的时间,分别解析出标注时间所对应的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波数为横坐标的一系列二维红外吸收光谱图;解析出混合气体中包含的各种气体组分,对每种气体组分分别选取一个不与其它组分重叠的吸收峰作为特征红外吸收峰;建立模型分别对各种气体组分的特征红外吸收峰进行计算,最终得到各种气体组分的相对流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本发明拓展了热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联用技术在复杂热反应过程解析领域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40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797758.0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博研仪器分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04 , G01N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504 ,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基于热分析-红外分析联用从复杂反应中计算单一反应动力学的方法,采用热分析-红外分析联用的测试手段,将热分析产生的气态产物通过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在线检测,实时记录气体产物的红外吸收光谱信息并进行气体成分解析和流量计算;选取能够代表单一反应过程的特征气体产物,提取特征气体单组分的流量数据,经数学处理后转化为“反应转化率-时间(温度)”的数据点,根据数据点进行单一反应的动力学计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热分析动力学由于采用TG或者DSC数据而无法从重合的复杂反应过程中计算单一反应动力学的难题,为复杂反应中单一反应的研究和控制提供了一种实现手段,拓展了热分析动力学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4302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56158.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C01F7/0693 , C01F7/14 , C01F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铝灰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二次铝灰和碱性反应剂混合后进行煅烧,收集到第一产物和CO2;对第一产物进行碱浸处理和分离,收集到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第一滤液用于制备氧化铝;将第一滤渣与第一铵盐溶液混合进行水解反应,收集到第二产物和NH3;对第二产物进行分离,收集到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NH3加水制备成氨水后加入到第二滤液中进行反应,对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分离,收集到第二铵盐溶液和氢氧化镁;氢氧化镁用于制备氧化镁和/或氢氧化镁经水溶解后通入CO2制备微纳米水合碳酸镁。该方法能够实现对二次铝灰中铝、镁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减少二次铝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616175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0120435.9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碳量子点/纳米TiO2/活性半焦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以半焦为原料制备碳量子点;制备纳米TiO2/活性半焦复合材料;将碳量子点与纳米TiO2/活性半焦混合,分散后搅拌,加热,得到碳量子点/纳米TiO2/活性半焦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碳量子点成本低、优异的电子转移性能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纳米TiO2的电催化性能,以及活性半焦潜在的电催化性能和良好的载体,构建碳量子点/纳米TiO2/活性半焦复合材料,在传统的二维电极体系中间填充粒子作为第三电极,从而在阴‑阳极所产生的电场作用下,电解槽内增加了无数的微小电极,增加了电解槽的面体比,从而可加快对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1653514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07051.2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协同处理含碳煤矸石与钢渣的方法,将含碳煤矸石与钢渣混合,得到混合料,1200~1550℃煅烧0.5~3h,冷却,烘干,分离得到金属铁和残渣。将残渣粉磨,可用作水泥混合材料。本发明将钢渣中的氧化铁还原为单质铁,能降低残渣中惰性矿物含量,同时将残余熔融渣液急速冷却,提高残渣的水化活性,从而提高其在胶凝材料中的掺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827639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175719.9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B03B7/00
Abstract: 一种含磁铁矿细粒尾矿石制备选煤用高分散性重介质的方法,涉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将废弃的含磁铁矿细粒尾矿石制备选煤用高分散性重介质,实现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贵,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含磁铁矿细粒尾矿石弱磁选抛尾;(2)强磁性矿石梯级制备不同规格的选煤用重介质粉;(3)选煤用高分散性重介质粉制备。本发明可获得4种不同品质高分散性重介质粉,满足真密度大于4.5 g·cm‑3、磁性含量大于95%、‑45μm组成含量大于80%,外在水分含量小于8%、硫分含量小于3%的选煤用重介质粉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62095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39601.X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水泥窑热风协同活化煤矸石的工艺,以水泥窑的高温热风作为热源,以煤矸石粉料为原料,所述煤矸石粉料完成预热后,通过悬浮态煅烧使得煤矸石粉料中的高岭石分解形成偏高岭土,再通过堆积态均匀活化进一步提升偏高岭土的活性,最后冷却形成产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水泥窑热风协同活化煤矸石的系统,包括:预热单元、输送床煅烧单元、移动床煅烧单元和冷却单元。本发明将煤矸石高效活化与水泥生产工艺有机耦合,以水泥窑的高温热风作为热源,以输送床反应器分解煤矸石、以移动床反应器激发产品活性,在不明显影响水泥生产的条件下能够大规模、连续稳定、高效地生产高活性的煤矸石活化产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