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247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46887.6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B5/0205 , A61B5/024 , A61B5/11 , A61H39/04 , A61H9/00 , A61H15/00 , A61H15/02 , A61H23/02 , A61B5/00 , H04L9/40 , H04L69/04 , H04L69/18 , G08B21/18 , G08B2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神经内科技术领域,提供基于神经内科多角度变化的神经康复用护理枕,包括:传感器单元,用于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状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智能控制模块;温度调节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环境温度调节枕头表面的温度,并通过智能控制模块设定适宜的温度范围;按摩装置,其由智能控制模块根据压力传感器和心率监测数据判断患者的当前状态。通过实时监测患者头部压力分布、心率和体温等生理状态信息,智能控制模块据此判断睡眠姿势是否正确、心率和体温是否异常,并通过提醒模块及时给予患者反馈。这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预防因姿势不当导致的神经压迫和血液循环不畅,同时能够及时发现患者身体潜在的健康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590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65160.2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及中医理疗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拼接多功能自动艾柱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顶杆,所述顶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顶板与限位柱为滑动连接;模具模块,其采用可叠加设置,每个模块内均开设有分布均匀的圆台体凹槽,通过模块叠加可组合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艾柱。实现了艾柱制作的自动化过程,从艾绒填充到挤压成型,再到艾柱顶出,无需大量人工干预,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能够满足临床大量艾柱的需求,有助于推动艾灸疗法的规模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990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13137.9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集成式可穿戴软体多模式手法治疗仪器,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分为套在手指上的五个指套部、位于手掌处的手掌部、位于手背处的手背部和位于手腕处的手腕部,所述手背部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远离手背部的一侧设置有振动头,由所述连接盘内部的微型振动马达产生振动,传导至振动头处,辅助手法治疗。能够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进行定点或移动式的按摩刺激,同时,手掌和手指则可用于实施其他治疗手法,如按压、揉捏等,上述设计能够轻松适配身体的各个部位,特别是会阴、头颈等难以用传统设备进行治疗的区域,配合加热和释放治疗用磁场的功能,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提升治疗成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6067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90454.0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医护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医护理用的艾灸盒,包括:用于主体支撑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前端外壁转动连接有开合板,所述开合板的底端对应盒体的前端内壁贴合面均设置有磁吸石,所述盒体右端安装有中控器,所述盒体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盒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透热板。本发明通过电机一带动安装架处艾条燃烧点始终保持透热板处与皮肤贴合距离,维持艾灸过程中的最佳治疗温度,净化仓通过连通管将盒体内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吸收,达到对烟雾净化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649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04805.7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M5/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静脉治疗的定位装置,涉及静脉定位领域,包括:第一限位丝杆、第二限位丝杆、限位支撑板、滑动支撑板、限位支撑杆、限位安装座、防护遮挡罩和静脉探测头;第一限位丝杆转动连接在位置固定底座的上部;第二限位丝杆转动连接在位置固定底座的上部;限位支撑板螺纹连接在第一限位丝杆的外侧;滑动支撑板滑动连接在限位支撑板的上部;限位支撑杆螺纹连接在第二限位丝杆的外侧;限位安装座固定连接在限位支撑杆的右侧;防护遮挡罩滑动连接在限位安装座的左侧;静脉探测头位于限位安装座的右侧;本发明避免了在静脉定位仪转移的过程中静脉探测头受到碰撞的情况,解决了静脉定位仪在转移过程中容易不慎掉落或受到碰撞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