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层室外机的改进热气旁通除霜的空气源热泵

    公开(公告)号:CN118031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07692.8

    申请日:2024-0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双层室外机的改进热气旁通除霜的空气源热泵,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压缩机、膨胀阀、多通路阀,室外机沿空气流向依序设有多排盘管,盘管按照发生结霜的先后顺序依序分为前端盘管、后端盘管,前端盘管与后端盘管相互之间不直接连通;本发明通过在室外机处的多排盘管,并且依据次序不同的盘管设置不同的通路,在不结霜时多排盘管共同向室内供热,在结霜时前盘管进行供热除霜不再参与向室内供热,此时,后盘管仍能够继续向室内供热,因此本发明能够在除霜同时持续向室内供热,且前盘管在除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部分被后盘管吸收并用于室内供热,从而降低了除霜损耗,提升了热泵的能效比。

    一种环保的介孔材料制备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6166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66680.3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的介孔材料制备方法,以同时含有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的多支臂星型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将介孔材料前驱体和模板剂溶于溶剂中,然后挥发溶剂,所得固体产物煅烧除去模板剂,得到介孔材料;其中,所述溶剂为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物,且有机溶剂占溶剂质量的52%‑64%。本发明降低了介孔材料制备时挥发性有机溶剂的用量。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热泵的蜂窝式气体冷却器

    公开(公告)号:CN107449309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0640796.0

    申请日:2017-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氧化碳热泵的蜂窝式气体冷却器,包括横截面为蜂窝式的换热单体本体以及套装在该换热单体本体中心处的二氧化碳套管;其中,换热单体本体的一端为冷却剂进口,另一端为冷却剂出口,二氧化碳套管的一端为二氧化碳气体进口,另一端为二氧化碳气体出口。本发明提供的蜂窝式换热单体本体结合微通道换热器与套管式换热器的优点,克服传统换热器与二氧化碳热泵匹配不良的弊病。所述的冷热流体分流器和汇流器位于冷热流体进出口与换热单体本体之间,使流体均匀快速通过换热器单元本体。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传统换热器的不足,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工质超临界区的性质,强化换热器的换热,提高二氧化碳热泵效率。

    一种空气源跨临界CO2热泵与多熔点相变蓄热耦合供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79544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710225251.3

    申请日:2017-0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7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源跨临界CO2热泵与多熔点相变蓄热耦合供暖系统,包括CO2空气源热泵机组、第一变频水泵、高熔点相变蓄热装置、用户、第二变频水泵、低熔点相变蓄热装置以及多个电磁阀,其中,在CO2跨临界循环热泵供暖系统二次换热侧结合多熔点相变蓄热装置,利用低熔点相变蓄热装置吸收回水余热,降低回水温度,进而降低节流阀前工质温度,减小节流损失,使其CO2放热过程温度滑移与热水形成较好的温度匹配,充分发挥CO2跨临界循环热泵供暖系统的独特优势。此外,在电力峰价或热泵供热效率较低时,系统切换为释热模式,利用相变装置内的热量进行供热。本发明提供的供暖系统可在电力负荷波峰波谷分时段运行控制,进而提高热泵机组的综合利用性能。

    一种厨房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9621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29329.3

    申请日:2016-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C15/20 F28D15/02 H02N11/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厨房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集烟箱、油烟净化器、温差发电片、蓄电池、重力热管换热器、水箱、集成自动控制装置和逆变器。采用分级多次的处理方式,由集烟箱收集厨房烟气,烟气先进入油净化器去除油渍,再通过温差发电模块,采用一侧风冷一侧对流换热的形式进行发电,并连接蓄电池进行电量储存。降温后的烟气再进入室外保温管道进行热管余热回收,结合自动控制水箱加热得到恒温的生活用水,最终经过两级换热后的低温烟气从排烟口排出。故该系统能充分利用温差发电和热管余热回收的特点,并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同时避免了传统烟气回收时由于温度不适合造成的能量浪费和不必要的设备布置,提高了厨房排烟系统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一种利用蜂窝状气液膜除湿的TiO2杀菌家用空调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2341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258670.9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蜂窝状气液膜除湿的TiO2杀菌家用空调器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和吸湿剂系统,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毛细管循环管路构成空调制冷系统;吸湿剂系统包括安装在室内机中蜂窝状气液膜除湿器,安装在室外机中的蜂窝状气液膜再生器,蜂窝状气液膜再生器出口端连接有吸湿剂储液罐,吸湿剂浓溶液管路上安装有微型循环泵;本发明中蜂窝状气液膜结构设计能够高效地吸收和转移室内的热量湿量,提高室内环境温湿度舒适性,避免了传统空调器中冷却除湿的病菌滋生和滴水现象,实现节能洁净,而且还实现室内机和室外机分别一体化的紧凑设计;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一种利用多节接力热管高效提取地热的建筑供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1752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270579.6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利用多节接力热管高效提取地热的建筑供暖系统及方法,在为建筑供热的同时,避免传统工质强制循环式系统流体输送耗功过大的现象出现。所述系统包括沿轴向依次相互嵌连设置在地下的顶部热管、接力热管和底部热管,与顶部热管耦合连接提取热量的换热器,以及输入端与换热器连接的热泵机组,热泵机组的输出端通过管路及水泵与用户相连接形成回路供暖;所述的底部热管与接力热管耦合相连,经过多节接力热管耦合相连后与顶部热管耦合相连;热管的顶部呈直径缩小的变径连接段,中部为绝热段,底部中空形成环形受热段,变径连接段能够嵌入配合在环形受热段内;每节热管内部灌注有与所在温区相对应的相变工质。

    一种同时测定多温度下建材甲醛散发特性参数的阶跃温升密闭散发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8575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372469.6

    申请日:2018-04-24

    Abstract: 一种同时测定多温度下建材甲醛散发特性参数的阶跃温升密闭散发法。基于吸附势理论及亨利定律,建立了分离系数K和初始可散发浓度C0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推导得到了密闭环境中甲醛平衡浓度Cequ关于K的解析式。利用密闭环境舱维持一个温湿度恒定的空间,对建材样品进行甲醛散发测试,测量初始温度下的甲醛逐时浓度和平衡浓度。随后升高温度,测量其对应的新平衡浓度。依次重复上述操作,将得到多个温度下的甲醛平衡浓度值。对初始温度下的甲醛逐时浓度进行非线性拟合,可确定该温度下的K。当获知建材在其他温度下的Cequ,即可通过平衡浓度的比值快速求得其对应温度下的K,进而计算得到其对应的C0。极大地提高了甲醛散发特性参数的测量效率。

    一种壳管式相变储能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7631657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787872.0

    申请日:2017-0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5

    Abstract: 一种壳管式相变储能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外壳筒以及开设在其两侧的热源流体入口和热源流体出口,在换热器外壳筒的两侧上下侧壁上还分别开设有相变材料注入口和相变材料排出口,在换热器外壳筒内设置有若干组两端分别与热源流体入口、热源流体出口相连通的换热圆管,且在换热圆管外壁均匀分布有肋片。本发明通过设计换热圆管的排布,充分适应相变材料换热过程中流动及换热特性,使温度场与速度场协同作用,提高换热均匀性,增大换热速率。进一步,通过增设肋片,有效增大换热器换热面积,增大换热系数,强化对流换热。进一步通过设计肋片排布,充分利用肋片导流作用,增强多管束之间相互扰动,促进液相区域融会贯通,加快换热速率,提高换热效率。

    一种空气源跨临界CO<base:Sub>2</base:Sub>热泵与多熔点相变蓄热耦合供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7954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25251.3

    申请日:2017-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源跨临界CO2热泵与多熔点相变蓄热耦合供暖系统,包括CO2空气源热泵机组、第一变频水泵、高熔点相变蓄热装置、用户、第二变频水泵、低熔点相变蓄热装置以及多个电磁阀,其中,在CO2跨临界循环热泵供暖系统二次换热侧结合多熔点相变蓄热装置,利用低熔点相变蓄热装置吸收回水余热,降低回水温度,进而降低节流阀前工质温度,减小节流损失,使其CO2放热过程温度滑移与热水形成较好的温度匹配,充分发挥CO2跨临界循环热泵供暖系统的独特优势。此外,在电力峰价或热泵供热效率较低时,系统切换为释热模式,利用相变装置内的热量进行供热。本发明提供的供暖系统可在电力负荷波峰波谷分时段运行控制,进而提高热泵机组的综合利用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