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音压气机组合机匣处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692128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0433757.5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音压气机组合机匣处理结构,在转子顶部进行端壁开槽处理的基础上,在叶根处增加了端壁射流结构,通过补充主流流动、增加角区流体动量的方法改善流场结构。本发明组合机匣处理结构作用机理在于两个结构的耦合作用增强了叶顶槽内的回流流量,增强了组合结构的扩稳效果,同时叶根处的射流补充了流量,增加了低能流体动量,避免了流体沿着径向的堆积,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控制效果。用于克服单一端壁开槽结构效率损失大、减少下端流体流动以及现有组合机匣处理结构对叶片下半区的流动控制存在一定限制的不足。

    一种翅片与环路式冷却系统耦合的储氢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111156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11465.8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翅片与环路式冷却系统耦合的储氢反应器,属于化工反应器设计领域。反应器整体结构为圆柱形,外侧设有水套,内部中心位置设有中心换热管,中心换热管与水套连通形成一体化环路;经结构优化后的内、外翅片分别沿中心换热管和水套内壁平行布置,翅片之间的空腔填充有金属氢化物,内、外翅片之间布置有四根氢气管道;反应器顶端布置有氢气入/出口,换热流体入口和气体安全阀,底端布置有底座和立式支座;换热流体从顶端中心位置流入反应器,从水套侧出口流出,在储氢过程中,氢气通过管板上物料进出孔及氢气管进入床层,与金属氢化物发生反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传热传质效果优良,气密性好、结构紧凑、易于加工、操作简便、适用于热效应较大的金属氢化物脱氢/氢化的化学反应。

    一种翅片与环路式冷却系统耦合的储氢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1111565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1311465.8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翅片与环路式冷却系统耦合的储氢反应器,属于化工反应器设计领域。反应器整体结构为圆柱形,外侧设有水套,内部中心位置设有中心换热管,中心换热管与水套连通形成一体化环路;经结构优化后的内、外翅片分别沿中心换热管和水套内壁平行布置,翅片之间的空腔填充有金属氢化物,内、外翅片之间布置有四根氢气管道;反应器顶端布置有氢气入/出口,换热流体入口和气体安全阀,底端布置有底座和立式支座;换热流体从顶端中心位置流入反应器,从水套侧出口流出,在储氢过程中,氢气通过管板上物料进出孔及氢气管进入床层,与金属氢化物发生反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传热传质效果优良,气密性好、结构紧凑、易于加工、操作简便、适用于热效应较大的金属氢化物脱氢/氢化的化学反应。

    一种跨音压气机组合机匣处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69212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33757.5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音压气机组合机匣处理结构,在转子顶部进行端壁开槽处理的基础上,在叶根处增加了端壁射流结构,通过补充主流流动、增加角区流体动量的方法改善流场结构。本发明组合机匣处理结构作用机理在于两个结构的耦合作用增强了叶顶槽内的回流流量,增强了组合结构的扩稳效果,同时叶根处的射流补充了流量,增加了低能流体动量,避免了流体沿着径向的堆积,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控制效果。用于克服单一端壁开槽结构效率损失大、减少下端流体流动以及现有组合机匣处理结构对叶片下半区的流动控制存在一定限制的不足。

    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混合动力系统能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5542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1148541.0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混合动力系统能量控制方法。将根据当前车辆状态计算出的电机驱动系统所需的功率以及电池系统的荷电状态(SOC)信息传递到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根据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训练后的规则对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本发明能对燃料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有效地管理各动力系统之间的能量流动,使电池组的SOC保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之内,在满足汽车功率需求的前提下延长电源系统的工作寿命,提升了电源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系统响应速度更快,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对不同行驶状况下驾驶员的操作做出快速响应。

    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混合动力系统能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5542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148541.0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混合动力系统能量控制方法。将根据当前车辆状态计算出的电机驱动系统所需的功率以及电池系统的荷电状态(SOC)信息传递到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根据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训练后的规则对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本发明能对燃料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有效地管理各动力系统之间的能量流动,使电池组的SOC保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之内,在满足汽车功率需求的前提下延长电源系统的工作寿命,提升了电源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系统响应速度更快,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对不同行驶状况下驾驶员的操作做出快速响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