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延展性和抗疲劳性的Ag-Mo/Ag薄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068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54451.7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延展性和抗疲劳性的Ag‑Mo/Ag薄膜及制备方法,属于材料表面改性领域,该Ag‑Mo/Ag薄膜包括单质Ag层和微合金化Ag‑Mo层,微合金化Ag‑Mo层附着在单质Ag层表面;所述微合金化Ag‑Mo层和单质Ag层的厚度比例为(1:9)‑(1:1);所述单质Ag层和微合金化Ag‑Mo层的晶粒形貌为柱状晶;该Ag‑Mo/Ag薄膜通过共溅射的方式在单质Ag表面引入高密度纳米孪晶的微合金化Ag‑Mo层,制备出了均匀致密、膜基结合力强的具有高延展性和抗疲劳性的Ag‑Mo/Ag薄膜;该薄膜的应用有望显著提升柔性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为柔性电子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一种Ag-Cu-Zn抗菌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61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15401.1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Cu‑Zn抗菌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领域,该薄膜中合金元素(Cu‑Zn)的原子百分数为2.7%~46.1%,其余为Ag。所述薄膜为纳米晶组织,合金元素Cu‑Zn在薄膜中完全均匀分布。该Ag‑Cu‑Zn抗菌合金薄膜的抗菌效果与合金元素(Cu‑Zn)含量呈非线性关系。该抗菌合金薄膜采用双直流电源磁控溅射共溅射的方法,在基体上制备Ag‑Cu‑Zn合金薄膜,冷却至室温得到Ag‑Cu‑Zn抗菌合金薄膜;该方法简单、高效、镀层厚度可根据溅射时间的长短控制、镀层结合强度高,非常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一种Ag-Cu-Al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67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35761.5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Ag‑Cu‑Al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按原子含量百分比计,Cu为4‑28%,Al为3‑18.3%,其余为Ag;采用磁控溅射共溅射的方法制备Ag‑Cu‑Al合金薄膜,所得薄膜成分均匀,组织致密,在磁控溅射共溅射通过控制沉积功率来调整Ag‑Cu‑Al合金薄膜中Cu和Al的含量,使合金薄膜的微观组织形成纳米晶、超细纳米晶或晶体‑非晶双相纳米结构,Cu和Al的合金化可以有效提高Ag合金薄膜的力学性能,其强化效果随着Cu和Al的含量的升高而提升。

    一种多组元高强度低弹性模量双相亚稳β钛合金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352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23843.1

    申请日:2023-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组元高强度低弹性模量双相亚稳β钛合金及制备方法,该钛合金以钛为主体元素,包括钒,钼,铌,铬和铁等五种β相稳定元素,α相稳定元素铝以及中性元素锆;采用Mo当量和电子浓度设计方法,使得其Mo当量为7.9,e/a电子浓度为4.07,从而在室温更容易诱发马氏体相变,降低合金的弹性模量并且提供塑性;同时也诱发变形孪晶,提高加工硬化能力,增加的马氏体相界面和孪晶界面,阻碍位错的运动从而提高合金强度。所述钛合金经双相区固溶处理后淬火的双相亚稳β钛合金具有超过1GPa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也超过770MPa,甚至达到850MPa,塑性延伸率超过11%,与此同时,弹性模量都低于55GPa。

    一种具有优异低温力学性能的双相多主元合金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680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76405.1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优异低温力学性能的双相多主元合金及制备方法,通过在NiCoCr中添加L12相形成元素Al和Ta,以及后续时效工艺在NiCoCr合金基体中引入纳米相,并可在低温下激活层错及孪生等变形机制,这会极大提高NiCoCr合金低温下的强韧性,但又不会造成韧脆转变。该低多主元合金,在液氮温度下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1.3GPa、1.8GPa和50%。本发明合金不仅具有高强韧的特点,而且子在低温下不会发生塑性的下降,使其相对传统低温材料具有更大的性能优势,并且在极端低温领域极具工程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下一代高性能低温结构材料。

    一种高强韧NbTaV基中熵合金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404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713894.X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NbTaV基中熵合金及制备方法,将各原料按原子百分比进行混合得到金属颗粒混合物;对金属颗粒混合物进行真空熔炼得到铸锭;然后对合金进行室温冷轧后,通过适当温度的热处理工艺后便可获得优异的强度‑塑性结合;本发明通过适当温度的热处理工艺,不仅使晶粒尺寸降低产生细晶强化,而且由于合金设计与加工处理产生了固溶强化和位错强化,同时合金依然保持bcc基体,从而使合金塑性大幅提升的同时依然具有良好的强度。本发明合金具有优良的室温力学性能,将Nb50Ta25V20Ti5难熔中熵合金的断裂总延伸率提升了470%至约20%,同时兼具将屈服强度提升了11%至约787MPa,抗拉强度提升了15%至约887MPa。基于上述特性,使得本发明合金在单相bcc的高/中熵合金中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并且极具工程应用前景。

    一种铝铜铈系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323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907398.1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铜铈系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u 6%~9%,Ce 0.75%~1.5%,Mn 0.5%~1.2%,RE 0.05%~0.4%,Zr 0.1%~0.5%,余量为Al,解决了含铜的铝合金中θ′‑Al2Cu沉淀相在300℃~350℃下易于粗化,进而逐步丧失强化效果,致使合金高温寿命有限的突出问题,调配了共晶相和沉淀相的体积分数配比,显著地提高了耐热铸造铝合金在高温下的长期服役能力,其在300℃下100h的持久强度大于100MPa,300℃下400h的持久强度为90MPa,350℃下100h的持久强度大于70MPa。

    一种耐高温Al-Cu-Mg-Ag-Sc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113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31555.X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铸造铝合金技术领域,提供了提供一种耐高温Al‑Cu‑Mg‑Ag‑Sc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在Al‑Cu‑Mg‑Ag铝合金中添加一定量的稀土Sc,并采用均匀化处理、二级固溶处理加双级时效处理的热处理工艺,获得一种新型的外层包含Mg和Ag原子偏聚、内层含有Cu、Sc元素的AlCuMgAgSc复合析出相,由于这种新的复合析出相尺寸与Ω‑Al2Cu析出相相当,因此使得Al‑Cu‑Mg‑Ag‑Sc合金具有与传统Al‑Cu‑Mg‑Ag铝合金相当的室温力学性能;同时,这种新的AlCuMgAgSc复合析出相具有极好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了Al‑Cu‑Mg‑Ag‑Sc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

    一种Cu-高熵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1375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1155888.2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Cu‑高熵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Cu‑高熵合金薄膜的化学成分为Cu‑TaNbHfZr,其原子百分比为:不低于94.4的铜,其余元素为钽铌铪锆高熵合金,其中,钽铌铪锆高熵合金中原子百分比为钽:铌:铪:锆=1:1:1:1;微观结构为完全纳米晶,晶粒尺寸为35.4±2nm;包含纳米孪晶的晶粒百分数不低于90%,孪晶片层厚度为2.4~3.5nm,利用磁控溅射技术的优势,沉积过程中温度较低,有利于形成纳米晶及纳米孪晶结构,且不同靶材共溅射使得合金元素宏观分布均匀,从而获得多组元合金化Cu薄膜,薄膜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晶粒尺寸稳定在纳米晶范畴,晶粒中镶嵌有大量的纳米孪晶;合金组成、成分可调控;强度高、高热稳定性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