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9497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66478.7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 射洪市盛洪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C01G45/1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钼酸镧表面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方法。通过将钼酸镧纳米颗粒镶嵌在微米四棱柱状结构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表面,不仅能有效抑制循环过程中电解液的侵蚀,减轻活性物质的结构破坏;还能诱导材料表面发生离子重排,生成具有三维通道的有序尖晶石相,有助于加快锂离子的嵌入/脱出。此外,钼酸镧氧化物内部存在丰富氧空位,将对材料的局域电场产生影响,降低材料的电荷转移阻抗。将其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基于钼酸镧表面改性的积极作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表现出更高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9497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0866478.7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 射洪市盛洪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C01G45/1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钼酸镧表面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方法。通过将钼酸镧纳米颗粒镶嵌在微米四棱柱状结构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表面,不仅能有效抑制循环过程中电解液的侵蚀,减轻活性物质的结构破坏;还能诱导材料表面发生离子重排,生成具有三维通道的有序尖晶石相,有助于加快锂离子的嵌入/脱出。此外,钼酸镧氧化物内部存在丰富氧空位,将对材料的局域电场产生影响,降低材料的电荷转移阻抗。将其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基于钼酸镧表面改性的积极作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表现出更高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0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052641.2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 四川绿鑫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冠醚类钠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分数比的钠盐10‑30%、有机溶剂70%‑90%、添加剂0.5‑5%。所述添加剂的有效结构为:本发明提供的冠醚类钠电池电解液,通过引入15‑冠醚‑5作添加剂,使电解液溶液中钠离子与其形成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参与电池负极固态电解质膜(SEI)形成,使SEI膜更加均匀稳定,从而降低电池界面阻抗,提升了钠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下的容量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90584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053753.X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 四川绿鑫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位掺杂磷酸钒钠/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所述钒位掺杂磷酸钒钠/碳复合材料化学式为:Na3V2‑xMx(PO4)3/C,其中M为Ti3+、Cr3+、Mn3+、Co3+中的一种或多种,0.1≤x≤1,所述钒位掺杂磷酸钒钠/碳复合材料的粒径为1~10μm。本发明碱金属离子取代V位掺杂改性,增加磷酸钒钠的晶格体积,拓宽Na+的迁移通道,增加Na(2)位置的空位,给Na+扩散提供更多的迁移通道,提高磷酸钒钠的本征电子导电率和离子导电率;碱金属离子可以提供额外的比容量来弥补缺少V所带来的容量损失;碳层为电子传输提供了表面通道,稳定了磷酸钒钠的晶体结构;作为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973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79670.5
申请日:2025-01-18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钠离子电池的球形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电极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1)将乙酸金属盐与第一酸性溶液在水溶液中混合并搅拌至溶液透明;(2)在透明溶液中依次加入淀粉和第二酸性溶液,并加热搅拌,直至获得分散均匀的悬浮浆料;(3)将悬浮浆料进行喷雾干燥,获得混合均匀的淀粉/乙酸金属盐粉体;(4)依次对粉体进行碳化处理、洗涤、烘干,获得硬碳前驱体;(5)对硬碳前驱体进行煅烧,即得球形硬碳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乙酸金属盐共热解的方法,可以抑制淀粉在热解过程中的发泡,不仅保持了材料的原始形态和结构完整性,而且还表现出了更多的闭孔体积,显著提升了硬碳材料的储能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1273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52618.3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 四川绿鑫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磷酸磷酸铁锰钠@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以九水硝酸铁铁Fe(NO3)3·9H2O、一水柠檬酸C6H8O7·H2O、二水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和四水乙酸锰C4H6MnO4·4H2O为原料,采用水溶液‑溶胶凝胶法合成焦磷酸磷酸铁锰钠@C复合材料;通过此方法合成的铁锰基磷酸盐Na4Fe3‑xMnx(PO4)2P2O7@C复合材料具有晶格稳定性,且热力化学性能优异,且包覆在焦磷酸磷酸铁锰钠表面的碳层有稳定的材料结构;表现在电化学的应用当中,相较于传统复合材料,该正极复合材料循环性能、倍率性能更强悍、且可逆充放电比容量更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