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0928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49118.5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评价滑坡灾害危险性的方法,属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领域。该方法基于RAMMS和GIS,以滑坡影响区为研究对象,在RAMMS软件的支持下模拟滑坡的运动过程,获取该滑坡的运动特征参数,应用滑坡压强参数作为滑坡危险性分区指标,得到滑坡的影响范围和危险性分区图。该发明应用RAMMS,获得了滑坡的影响危险范围和危险性分区计算,为定量评价滑坡影响区危险性提供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239888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373462.1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评价泥石流胁迫下山区人口易损性的方法,属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领域。该方法基于SOM和GIS,以泥石流活动区为研究区,以研究区内居户为对象,共选择了18个指标进行泥石流人口易损性评价。首先根据高精度遥感影像解译和实地勘察得出研究区内居户的各个易损性评价指标;其次通过MATLAB编程对各指标进行转换;最后使用SOM计算得到各个格网的易损性值。该发明应用SOM,提出了泥石流胁迫下山区人口易损性的计算,为定量评价泥石流胁迫下人口易损性提供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463684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410631877.0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5
Abstract: 一种评价人类活动对山地环境变化贡献度的方法,该法选择山地环境中对外力作用敏感的特征线,应用GIS和RS技术,定量分析这些特征线在不同时期的分布格局,与DEM精确配准,制作这些特征线空间分布图,比对这些特征线在聚落区和邻近非聚落区的位移差,从而定量刻画和区分这些特征线位移的人文过程与自然过程。本发明具有工作量小,操作简单、成本低、评估过程快、样本范围大,为探索高原山地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提供依据,也为科学评估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的成效提供科学判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93610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75930.9
申请日:2025-02-18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分区检测土壤有机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的装置及其方法;装置包括气体储存筒与乘土筒。气体储存筒顶部设有第一盖板,上设气体收集孔,用于安装活塞式气体收集筒;气体储存筒和乘土筒之间设有第二盖板,上设通气孔。第一与第二盖板间设内部隔板,上部位于气体储存筒内,下端位于乘土筒内,将气体储存筒内空间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三个空间。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上均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孔,用于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并通过数据线与监测装置连接。检测时将未受扰动的原状土芯样品置于乘土筒内,以保持原位反应特征;通过分区收集反应气体,实现对土壤有机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的原位分区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903396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410143975.X
申请日:2014-04-11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8B2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泥石流短临预警系统的网络架构模式,属于地质灾害风险分析及其评估技术领域。整个系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于传感网技术的信息采集和传输模块,在此模块中根据泥石流的影响因素确定不同的传感模块,在复杂的环境情况下各个模块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独立,用以确保预警系统的稳定运行;第二部分为网关汇聚层,在网关汇聚层引入新型的网关架构解决整个预警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壮性;第三部分为远程监控中心,主要负责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与预警信息发布。本发明能够有效满足预警系统稳定性和健壮性方面的要求,从而使泥石流短临预警系统在实际应用当中具有更大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44810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502863.4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8B2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和GPRS的泥石流短临预警方法,属于地质灾害风险分析技术领域。该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定位系统传感节点位置;(2)设置压力传感器和雨量计;(3)改装北斗卫星导航手机;(4)进行监控:结合压力数据、GPRS信号的变化和有无,可以判断泥石流发生与否,以及发生的地点;监测人员通过各监测数据做出最终的预警决策,达到预警级别时,便立即提交到管理指挥部门,以相应的级别进行信息发布。本发明通过建立泥石流短临预警系统,提升了对泥石流灾害的监测预警,从而减少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4463684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31877.0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6Q50/00
Abstract: 一种评价人类活动对山地环境变化贡献度的方法,该法选择山地环境中对外力作用敏感的特征“线”(带),如雪线、冻土带、林线、树线等,应用GIS和RS技术,定量分析这些特征线(带)在不同时期的分布格局,与DEM精确配准,制作这些特征线(带)空间分布图,比对这些特征线(带)在聚落区和邻近非聚落区的位移差,从而定量刻画和区分这些特征线(带)位移的人文过程与自然过程。本发明具有工作量小,操作简单、成本低、评估过程快、样本范围大,为探索高原山地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提供依据,也为科学评估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的成效提供科学判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239889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373465.5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评价泥石流胁迫下山区建筑物易损性的方法,属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领域。该方法基于GIS、信息量模型和“格网‑切割”方法,以泥石流活动区为研究区,以研究区内建筑物为对象,共选择了20个指标进行泥石流胁迫下建筑物易损性评价。首先根据高精度遥感影像解译出研究区内建筑物的各个易损性评价指标;其次利用ArcGIS对研究区内建筑物进行格网划分并对格网赋值;最后使用信息量模型计算得到各个格网的易损性值。该发明应用“格网‑切割”方法生成的计算单元,提出了泥石流胁迫下山区建筑物易损性的离散化计算,为定量评价泥石流胁迫下建筑物易损性提供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530512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471588.4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量评价泥石流灾害易损性的方法,属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领域。该方法基于GIS和格网技术,以泥石流活动区为研究区,以承灾体易损性为对象,共选择14个指标进行泥石流灾害易损性评价。首先根据自权重和互权重的计算公式得到8个暴露性评价指标的权重,累加得到承灾体暴露性值(E);其次利用承灾体应对力和恢复力的6个评价指标,用Dissolve工具计算出承灾体应对力(C)和承灾体恢复力(Re)的值;最后使用易损性计算公式得到研究区各格网单元的易损性值(V)。该发明应用贡献权重叠加法构建了泥石流活动区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的定量表达式,提出了泥石流灾害易损性“积函数”模式,为定量评价泥石流灾害易损性和风险评估提供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942271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16206.0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无机实验室废水综合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无机实验室废水综合处理工艺。本发明采用两级絮凝-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实验室废水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改善污水的浊度,并有效降低了色度,减小了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对环境的危害,是一种快速、低成本、工艺简单的处理实验室废水的有效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