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0526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15837.7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08G83/00 , H01M4/60 , H01M10/0525 , H01G11/24 , H01G11/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比能‑倍率型钴基金属有机框架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三苯胺三酰胺衍生六羧酸有机配体(H6NTTA,C45H30N4O15)和六水合硝酸钴金属盐(Co(NO3)2·6H2O)、N,N‑二乙基甲酰胺(DMF)和乙醇混合加入反应釜中,密封后置于恒温烘箱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到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o‑NTTA MOFs);S2:将S1得到的Co‑NTTA MOFs与导电炭黑和粘结剂以及溶剂混合,得到混合物,经过脱泡搅拌,得到均匀浆料,在真空下恒温干燥,经过裁剪得到钴基金属有机框架负极。该制备方法的制备流程简洁、工艺简单,有利于直接形成高效生产的工艺生产线。
-
公开(公告)号:CN1197259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03824.X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1M50/403 , H01M50/449 , H01M50/431 , H01M50/489 , H01M10/42 , H01M10/052 , B01J23/34 , B01J35/33 , B01J35/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硫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Mo‑Mn双金属单原子团簇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硫电池隔膜中的应用。是将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自组装配位形成前驱体,再通过加热的条件,通过上述裂解操作将有机材料烧结得到富氮碳载体,自然冷却后,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和透射电镜等表征方法可以证明成功合成了Mo‑Mn双金属单原子团簇催化剂,进而将所得目标样品抽滤至Celgard隔膜制成锂硫电池功能隔膜。本发明可以有效改善锂硫电池循环中存在的活性硫利用率低的问题,促进多硫化物的转化和分解,从而提高锂硫电池循环性能,为锂硫电池的进一步设计开发新型高效电催化的提供了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