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745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3823.8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构网型变流器的有源无源混合阻抗重塑方法,涉及变流器控制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在直接电压控制模式下的构网型变流器实际运行时不足以充分维持系统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根据虚拟电压相位角θ0对采集变流器交流侧三相输出电压uoabc和三相输出电流ioabc进行派克变换得到虚拟同步速坐标系下的变流器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uodq和iodq;计算变流器基波电流指令值 变流器附加电流指令值和变流器的电压调制指令 对进行反派克变换并通过调制得到αβ静止坐标系下变流器的开关信号;本发明通过附加控制环路和外加无源滤波器的方式实现,对于不同类型信号采集、不同开关调制方式的构网型变流器均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89944.0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变流器并网系统稳定薄弱环节辨识及参数优化方法,包括:利用dq坐标系下多变流器导纳模型Ys和电网阻抗模型Zg,得到多变流器并网系统的系统回比矩阵L(s);基于盖尔圆盘定理构建包含系统回比矩阵L(s)特征值的行列盖尔圆;构建多变流器并网系统不稳定的系统特征值禁区P(r);构建多变流器并网系统稳定性评价函数g(f);然后构建对应的参数灵敏度分析函数g(f,x),辨识多变流器并网系统稳定薄弱环节,并建立参数优化准则;最后根据参数优化准则,对多变流器并网系统稳定薄弱环节参数进行优化。本发明通过对稳定薄弱环节参数优化达到提升多变流器并网系统稳定性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36551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76503.5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电网防御策略选取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领域,拟解决现有技术大多考虑完全信息场景,未充分考虑攻击者的类型以及负荷重要程度对攻击效果的影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选定电网规模和网络拓扑结构,获取电网参数,再计算电气介数与负荷等级作为评估指标,而后依据攻击者和防御者的竞争关系和博弈过程建立不完全信息静态贝叶斯博弈模型;建立最优负荷减载模型,从而确定博弈中攻防双方的回报;最后依据博弈中攻防双方的回报求解贝叶斯纳什均衡,并将均衡结果作为电网安全防御策略,本发明充分分析电网攻击者与防御者的交互关系可用于指导电网防御者采取防御策略抵御恶意攻击保证电网和交通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882458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58303.3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2J3/01 , H02J3/38 , H02P9/00 , H02P21/00 , H02P1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定子电压前馈补偿的谐波抑制方法,属于变流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进行Park变换,得到电网电压和定子电流;S2:获取转子转速和位置角,将转子电流做d‑q坐标变换,得到转子电流矢量;S3:计算转子电流指令,得到电流调节器的输出;S4:将定子电压送入前馈补偿控制器,得到谐波抑制前馈补偿量;S5:根据电流调节器的输出、谐波电流抑制前馈补偿量以及电压解耦项,得到转子侧变流器的调制电压矢量;S6:对调制电压矢量做α‑β坐标变换,得到调制电压矢量。本发明引入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环路,通过转子侧变流器在转子电压上附加电压,通过转子侧谐波电压和电网谐波电压的作用抵消,实现DFIG输出电流的谐波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3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61929.0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送端电网暂态过电压抑制的新能源无功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电网电压当前和历史信号估计电网电压变化趋势,计算无功指令附加值产生无功超前控制的效果,结合经过延时补偿的无功功率优化值,两者叠加产生新能源电源的最终指令值,该指令值可保障新能源有效输出无功功率参与直流换流站暂态过电压抑制。本发明不需要对直流换流站、新能源发电系统进行拓扑结构的改造,也不需要新增各类无功补偿设备或各类电压或电压传感器,仅需基于现有电气量观测信号,即可改进优化新能源无功功率指令值,不会对新能源功率指令追踪控制、直流换流站功率控制等环节产生附加影响,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场景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92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0707199.0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多机系统稳定性提升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通过建立新能源多机系统中各个变流器在dq坐标系下的频域阻抗模型,并根据频域阻抗模型定位对新能源多机系统稳定性影响最大的目标控制参数,然后对目标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调节。实现了在研究并网系统稳定性评估的基础上可定位到对并网系统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控制参数,使得新能源多机系统的稳定性提升更加得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703993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09997.X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流控制参数优化的小干扰稳定性定量评估方法,属于并网变流器稳定性分析领域。利用dq坐标系下并网变流器阻抗模型ZVSC和电网阻抗模型Zg,得到系统回比矩阵L(s);利用L(s)绘制系统奈奎斯特曲线;得到决定系统稳定性的奈奎斯特曲线;进而确定系统稳定性评估点;然后计算不同控制参数下系统稳定性评估指标值,得到系统稳定性评估曲线;最后根据变流器输出电流响应表达式,分析电流控制参数对系统动态响应性能的影响;结合系统稳定性评估曲线,得到优化参数选取范围。本发明可以定量地评估并网变流器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稳定性,为实际工程中选择并网变流器的控制参数提供定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6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99737.6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2J3/01 , H02M1/12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宽频虚拟电感的并网逆变器电流谐波抑制方法及系统,涉及变流器控制技术领域,现有技术存在不具备间谐波抑制能力,导致并网逆变器谐波抑制效果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的问题;本发明针对逆变器输出电流非工频分量构建附加控制环,在附加控制环中引入宽频虚拟电感以增大并网逆变器的等效输出阻抗,从而实现电网电压畸变工况下并网逆变器宽频谐波电流的抑制;本发明不需要进行谐波频率检测或预知谐波频率即可对电网电压中整数次谐波及未知频率间谐波所导致并网逆变器谐波电流进行抑制,从而提升复杂电网工况下并网逆变器谐波抑制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42076.2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考虑谐波损耗的并网逆变器电网电压波动补偿方法及系统,涉及变流器控制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以最小电能质量牺牲达到预期的电压波动补偿水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采集并网逆变器并网点的电网三相交流电压uabc和并网逆变器三相输出电流iabc进行dq变换得到d‑q坐标系下的电网电压Udq和逆变器输出电流Idq;计算逆变器基波电压指令 逆变器扰动电压指令和 等效电网阻抗的阻感比λ、逆变器波动电压抑制指令 计算并网逆变器电压调制指令 最后利用电网电压相位θg对并网逆变器的调制电压矢量进行反派克变换;本发明实现了同等电压波动补偿效果下较传统方案具有更低的谐波损耗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8178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75586.0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直流送出系统高频振荡抑制方法,属于变流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虽然换流站负阻尼被充分消除,但系统仍可能由于正阻尼不足而出现输电线缆与风电或直流换流站的等幅振荡现象的问题,本发明中引入附加电压控制回路,通过振荡抑制器计算得到换流站变流器附加电压控制指令,该振荡抑制器可灵活地调节换流站输出阻抗的幅值和相位,从而改善换流站阻尼特征,在消除换流站负阻尼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正阻尼以提升系统阻尼水平。本发明通过对控制系统进行环路优化,得到换流站变流器附加电压控制指令,此过程无关于换流站变流器的具体调制方式,因此其适用于采用SVPWM、SPWM等不同调制方式的直流换流站变流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