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0734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558379.2
申请日:2022-05-2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H02N1/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直线‑旋转‑离合机构的驻极体发电机,属于微能源系统领域;包括螺旋传动机构、齿形离合机构、螺旋杆复位机构、套筒复位机构、驻极体发电模块。螺旋传动将输入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齿形离合机构通过单向啮合的齿形离合器,将往复旋转转换为单向连续旋转;螺旋杆复位机构和套筒复位机构对螺旋杆及套筒进行复位,实现连续的能量输入和转化;驻极体发电模块基于静电感应原理,实现对连续单向旋转运动的能量收集。本发明通过直线‑旋转‑离合机构实现了往复直线运动向单向连续旋转运动的转化,有利于将外界低频、间断的冲击能量转化为连续的旋转动能,基于驻极体发电原理对旋转能量进行连续收集,提高了能量收集和转化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6245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0408835.0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H02N1/1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绳索往复驱动式多层驻极体旋转发电机,属于微能源系统领域;包括外壳和安装于其内的驱动组件、第一发电组和第二发电组;驱动组件设置于外壳内的中部,包括涡卷弹簧、大齿轮盘、绳索和主动轴,由外力拉动绳索驱动整个装置;第一发电组和第二发电组分别设置于驱动组件两侧,通过齿轮啮合实现动力传输,发电阻的从动轴带动驻极体板旋转,与导电电极板产生相对位移,由静电感应原理导电极板上产生变化电荷,进而产生电流。本发明实现了机械能的快速收集和机械能到电能的高效转化,通过机械结构与驻极体发电技术的结合,避免了在往复运动中机械能转换电能时,反程运动能量的损耗,实现了机械能无间隙收集。
-
公开(公告)号:CN11229076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14284.9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H02K35/0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集成三种发电方式的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属于微能源系统的能量转化领域;包括管外壳、管内壁、折纸发电单元、叉指发电单元、电磁发电单元、永磁体和内电路;管内壁同轴安装于管外壳内,在管外壳和管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永磁体同轴放置于管内壁内,永磁体能够沿轴向在管内壁内运动;通过永磁铁在管内的运动充当质量块,使折纸发电单元产生变形,进而影响电荷分布产生输出电压;使永磁体上充以图形化电荷的驻极体薄膜与叉指发电单元产生位移,进而影响电荷分布产生输出电压;永磁体产生磁场使切割磁感线,电磁发电单元输出电压。本发明集成三种发电方式的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安装方便,尺寸较小,内部发电结构弹性较好,发电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16245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08835.0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H02N1/1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绳索往复驱动式多层驻极体旋转发电机,属于微能源系统领域;包括外壳和安装于其内的驱动组件、第一发电组和第二发电组;驱动组件设置于外壳内的中部,包括涡卷弹簧、大齿轮盘、绳索和主动轴,由外力拉动绳索驱动整个装置;第一发电组和第二发电组分别设置于驱动组件两侧,通过齿轮啮合实现动力传输,发电阻的从动轴带动驻极体板旋转,与导电电极板产生相对位移,由静电感应原理导电极板上产生变化电荷,进而产生电流。本发明实现了机械能的快速收集和机械能到电能的高效转化,通过机械结构与驻极体发电技术的结合,避免了在往复运动中机械能转换电能时,反程运动能量的损耗,实现了机械能无间隙收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