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13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18579.6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气凝胶脑电电极的制备及应用,解决现有银纳米线掺杂导电聚合物在成型时容易在聚合物基质中团簇以及银纳米线容易被氧化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在银纳米线表面包覆聚吡咯涂层,不仅可以隔绝氧气,减缓氧化过程,提高银纳米线的结构稳定性,还可以减少银纳米线之间的相互粘连,避免形成团簇,同时,PPy涂层还有利于提高导电性;另一方面,由醋酸纤维素制成三维气凝胶网络,通过搅拌使聚吡咯包裹银纳米线在整个气凝胶网络中均匀分布,以提高电导率,降低与人体间的接触阻抗。
-
公开(公告)号:CN114425618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1586084.8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22F1/17 , B22F1/054 , B22F9/24 , B82Y30/00 , B82Y40/00 , C08F212/14 , C08F220/34 , C08K9/02 , C08K9/04 , C08K3/08 , C08J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银金核壳纳米线掺杂的凝胶薄膜及其制备和应用。制备方法采用下述步骤:1)制备银纳米线;2)以银纳米线为模板制备银金核壳纳米线;3)在此基础上继续制备Ag@Au‑PEDOT纳米线;4)接着采用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单体以及苯乙烯磺酸盐单体制备聚(苯乙烯磺酸盐‑co‑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凝胶,与Ag@Au‑PEDOT纳米线掺杂,得到了具备自愈合、高导电、可延展的凝胶薄膜Ag@Au‑PEDOT/p(SS‑co‑DMA)。该凝胶薄膜经过一系列的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导电性能、自愈合性能的分析测试,确定所制备的凝胶薄膜具备优良的自愈合性能、高导电性能以及可延展性能,可以应用于柔性可穿戴设备集成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47524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056320.X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A61K47/32 , A61K9/06 , A61K41/00 , A61P31/04 , C08F220/60 , C08F220/28 , C08F222/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响应一氧化碳释放纳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CO用于抗菌剂时,释放不可控、无法靶向释放以及生物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光响应一氧化碳释放纳米凝胶由流体动力学平均粒径为130nm~160nm、多分散系数小于1的聚丙烯酰肼纳米凝胶与羧基官能化后的无金属、光响应一氧化碳释放分子偶联形成;在可见光下,一氧化碳缓慢释放纳米凝胶释放出CO,释放周期为1h~3h。
-
公开(公告)号:CN11327449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422990.8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A61K41/00 , A61K33/00 , A61K47/52 , A61K47/59 , A61K47/54 , A61K47/58 , A61P31/04 , A61P17/02 , A61P29/00 , C08G73/06 , C08F29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致释放一氧化氮抗生物被膜的纳米药物及制备使用方法,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乙酰葡萄糖胺与多巴胺进行氧化共沉积,脱乙酰化得到葡萄糖胺,制备得到阳离子单糖改性的聚多巴胺纳米材料(PDG)。(2)利用PDG上邻苯双酚结构的还原性,将HAuCl4原位还原为单质金纳米颗粒,制备合成葡萄糖胺改性的聚多巴胺@金杂化纳米材料(PDG@Au)。(3)将NO供体TCF和PDG@Au共混于玻璃样品瓶中,磁力搅拌离心洗涤得到PDG@Au‑NO纳米材料。(4)在PDG@Au表面修饰由单体N‑3‑丙烯酰胺基苯基硼酸(APBA)与单体4‑丙烯酰基吗啉(AMP)通过RAFT聚合制备而成的双嵌段共聚物p(AM‑b‑APBA),制备PDG@Au/PBA。得到的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和对生物被膜的消散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8930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15194.8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C09J133/14 , C09J7/30 , C09J7/25 , C09J7/24 , C08F220/34 , C08F22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柔性电子复合结构的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目前弹性体和水凝胶粘合使用的粘合剂制备流程较为复杂,粘附力有限的技术问题。制备粘合剂首先采用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单体(DMAEA)以及丙烯酸单体(AA)的双键发生加成聚合反应,形成了聚(丙烯酸‑co‑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p(AA‑co‑DMAEA))凝胶;其次在p(AA‑co‑DMAEA)中均匀混合少量的引发剂过硫酸钾(KPS)溶液,进行进一步聚合,最终得到凝胶粘合剂EH/p(AA‑co‑DMAEA);在应用过程中,将p(AA‑co‑DMAEA)与引发剂过硫酸钾(KPS)溶液混合后均匀涂抹在弹性体表面进行原位聚合同样能够得到凝胶粘合剂EH/p(AA‑co‑DMAEA),同时也对弹性体进行了亲水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95071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0154169.7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C08F220/06 , C08F220/28 , C08F220/34 , C08F220/36 , C08L33/02 , C08J3/075 , C08J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透明、可黏附、自愈合水凝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4‑二氢嘧啶‑2‑基脲基甲基丙烯酸乙酯(UPyMA)单体的加入赋予了水凝胶良好的粘附性能,可以粘在包括玻璃、金属、动物组织和塑料等多种基底物质的表面,同时由于UPyMA单体中的四重氢键结构的存在,使得水凝胶具有良好的自愈合能力。而丙烯酸(AA)单体和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DMAEA)单体则可以分别作为阴离子和阳离子单体,通过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离子交联动态网络。此外,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PEGA)单体还可以提供高分子链缠结网络,进一步提高了水凝胶的结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1449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05810.7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A61K47/69 , A61K47/59 , A61K45/06 , A61K41/00 , A61K31/285 , A61P31/04 , C08J9/00 , C08G73/06 , C08L7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有机砷剂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利用NO供体受热后释放抗菌NO的特点,将其负载于具有光热转换功能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表面,获得改性后的mPDA@NO纳米颗粒;然后以改性的mPDA@NO纳米颗粒为载体,将有机砷杀菌剂吸附于纳米载体的介孔中,在到达特定位置后在近红外光照射下,纳米颗粒不仅被快速加热起到杀菌作用,同时还会促进有机砷杀菌剂和抗菌气体NO的释放,在光热和化学‑抗菌药物协同抗菌作用下,对耐药菌实现药物精准控释和协同高效杀灭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10892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91662.3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1K1/024 , G01K7/16 , G08B21/18 , C08J3/075 , C08F220/54 , C08F222/38 , C08K7/00 , C08K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友好型人体温度报警柔性电子器件,包括电源、温度传感单元、微控制器、报警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单元包括导电水凝胶、封装导电水凝胶的导热外壳,以及设置在导热外壳两端的金属片;所述电源为温度传感单元和微控制器提供电压;所述导电水凝胶的电阻随温度发生变化,微控制器用于读取并记录导电水凝胶的电阻值,当微控制器读取到导电水凝胶的电阻值高于设定的阈值时,报警单元进行温度报警。本发明开发的引入微控制器的温度检测系统,不仅可以对人体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及报警,还能用于其他具有温度响应性高分子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检测,为生物友好型柔性电子器件用于人体温度检测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08222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54340.4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A61K47/59 , A61K47/58 , A61K41/00 , A61P35/00 , C08F293/00 , C08F220/58 , C08F2/38 , B82Y5/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pH响应的表面电荷反转型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现有药物递送载体无法兼顾延长其血液循环时间与增强药物靶向病灶的技术问题。一种pH响应的表面电荷反转型纳米载体PDG@PBA,通过亲水性双嵌段共聚物上的苯硼酸基团与聚多巴胺上的邻苯双酚基团形成酸性可逆的苯硼酸酯键在粒径为50nm~500nm PDG修饰一层亲水性涂层;在生理pH下,PDG表面呈正电荷,PDG@PBA表面呈负电荷;在微酸环境下,所述苯硼酸酯键发生断裂,PDG@PBA转换为PDG;该纳米载体具有低的溶血率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血液循环时间较长,病灶靶向能力较强,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显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18252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273544.5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B22F9/24 , B22F1/054 , B22F1/16 , A61K41/00 , A61K33/00 , A61K47/52 , A61K47/69 , A61P31/04 , A61P17/02 , A61P29/00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响应释放NO抗MRSA生物被膜的金纳米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材料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利用TCF上的巯基与金纳米笼AuNC形成金硫键可实现在金纳米笼上NO供体TCF的有效负载,制备得到的AuNC@TCF在生理温度下,会缓慢的释放NO,从而促进MRSA从生物被膜状态变为游离细菌状态。AuNC@TCF再经过近红外光辐照,可快速升温,进而促使TCF受热加速释放NO,进一步协同NO和光热疗法抗菌。本发明提供的AuNC@TCF抑菌、消散生物被膜效果明显,可作为抗菌药物和促进伤口愈合或消炎药物应用,在抗生物被膜方面显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