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的redcap协议模组无线网络信号转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8138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53999.9

    申请日:2024-04-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的redcap协议模组无线网络信号转换器,属于信号转换技术领域,包括无线网络信号转换器、与无线网络信号转换器连接的视频监控模块、供电电源以及与无线网络信号转换器无线连接的云端模块;无线网络信号转换器包括:RedCap子模块、MIMO天线子模块、SIM卡槽、以太网交换电路、网口变压器、电源电路、以太网母座、DC母座和滤波器。本发明提供的无线网络转换器,利用5G的无线特性进行信息无线传输,具有使用方便灵活、便于安装和维护的特点,同时根据RedCap协议以进行图像信息的传输,在满足视频监控的网络要求的情况下,具有流量小、功耗低、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一种基于视频特征的手工艺教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49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482718.4

    申请日:2023-11-09

    IPC分类号: G06V20/40 G06V10/764

    摘要: 本公开实施例是关于一种基于视频特征的手工艺教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系统。该方法包括:提取手工艺教学视频数据中的视频特征;将视频特征与对应的标签组合成训练样本,并将训练样本按照预设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视频特征进行转换以得到视频特征变量;根据视频特征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计算每个视频特征变量的重要性得分,并根据重要性得分判断手工艺教学视频的评价得分;根据评价得分得到手工艺教学视频数据的评价结果。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视频特征提取、随机森林模型构建、变量重要性计算、重要性得分映射和评价结果的计算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手工艺教学视频的评价准确性和效率。

    一种跨声速连续式风洞壁压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876428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09647.8

    申请日:2022-11-29

    IPC分类号: G01M9/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跨声速连续式风洞壁压测量装置,包括底座机构、盖板机构、测压孔组件;底座机构通过紧固件安装在风洞的上、下孔壁上;盖板机构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在底座机构远离风洞的一端;测压孔组件设有若干;若干测压孔组件贯穿开设在底座机构和盖板机构上,并且测压孔组件内安装有测压管,测压管底部贯穿底座机构并沿风洞的上、下孔壁上的斜孔穿出,测压管连接有压力扫描阀;其中,测压孔组件的轴线与风洞的上、下孔壁以及底座机构的底部端面均垂直设置。本发明的适用性好,可有效提升风洞洞壁压力测量的精准性,同时降低对风洞流场的干扰,保证良好的风洞流场品质。

    用于高速风洞等离子体流动控制实验的支撑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52237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108550.5

    申请日:2014-03-24

    IPC分类号: G01M9/04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高速风洞等离子体流动控制实验的支撑防护装置,包括翼型绝缘防护支撑装置和电磁屏蔽防护装置,翼型绝缘防护支撑装置包括侧壁转窗结构和攻角机构支撑平台;电磁屏蔽防护装置包括多层屏蔽高压导线和接地铜箔宽带。本发明保证了模型与侧壁转窗、支撑平台的绝缘,以及固定螺钉与耳片之间的绝缘,同时也保证了侧壁转窗、支撑平台的强度。此外通过采用多层屏蔽高压导线,使感应电磁场逐层衰减,满足测控仪器的安全耐压和电磁屏蔽要求;采用铜箔宽带接地,将传输导线辐射电磁场所引起的感生电压大大降低。

    用于高速风洞等离子体流动控制实验的支撑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52237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108550.5

    申请日:2014-03-24

    IPC分类号: G01M9/04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高速风洞等离子体流动控制实验的支撑防护装置,包括翼型绝缘防护支撑装置和电磁屏蔽防护装置,翼型绝缘防护支撑装置包括侧壁转窗结构和攻角机构支撑平台;电磁屏蔽防护装置包括多层屏蔽高压导线和接地铜箔宽带。本发明保证了模型与侧壁转窗、支撑平台的绝缘,以及固定螺钉与耳片之间的绝缘,同时也保证了侧壁转窗、支撑平台的强度。此外通过采用多层屏蔽高压导线,使感应电磁场逐层衰减,满足测控仪器的安全耐压和电磁屏蔽要求;采用铜箔宽带接地,将传输导线辐射电磁场所引起的感生电压大大降低。

    一种用于增压风洞的密封接头

    公开(公告)号:CN103852236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088595.0

    申请日:2014-03-12

    IPC分类号: G01M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压风洞的密封接头,包括底座、压丝、密封垫圈。底座与风洞洞壁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电缆线从压丝和底座与密封垫圈的中心通孔穿过,五个叠加的密封垫圈位于压丝与底座之间,通过压丝和底座连接用的螺纹的拉紧力形成的机械挤压,使密封垫圈变形抱紧电缆线同时挤紧底座内腔,解决了电缆线通过增压风洞洞壁的密封问题。采用内嵌式的密封接头设计方式,有效地克服了连通和密封的矛盾;利用密封垫圈高弹性和大韧性的特点,解决了传统密封接头无法在动态压力条件下使用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增压风洞中测控线缆的可靠、快速连接。本发明密封接头具有较宽的耐压范围和良好的密封绝缘性,并可重复使用和快捷安装。

    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模仿对比学习非遗手工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26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33198.9

    申请日:2024-03-22

    摘要: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机器视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模仿对比学习非遗手工艺的方法,包括:基于收集到的非遗手工艺制作过程的视频生成训练集,并对训练样本进行标签标注;将训练样本输入至初始模型,基于标签和预设的损失函数对初始模型进行迭代训练至收敛,得到训练完成的视觉手势识别模型;将用户的实践视频输入至视觉手势识别模型,供视觉手势识别模型参照教学视频进行手势识别和对比,获取对用户的手势动作的判别结果;若判别结果为不标准,则基于用户的手势动作与教学视频中的标准手势动作之间的差距,生成修正建议,并反馈给用户,从而有效提升学习者学习非遗手工艺的效率,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基于行为识别的手部方向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3731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23880.9

    申请日:2023-10-31

    摘要: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行为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行为识别的手部方向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若干个手工艺制作视频作为样本视频;将样本视频划分为若干个视频片段,并计算从各视频片段中提取的各关键帧之间的相似度,将相似度小于第一阈值的关键帧对应的视频片段存入同一文件夹;提取文件夹中各视频片段的特征向量并求取第一平均值,将第一平均值标注为该文件夹中各视频片段的标签,基于视频片段及其标签对预设的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将待识别视频输入至训练完成的识别模型中,得到待识别视频中的手部方向,并在待识别视频中进行可视化展示,使得用户更仔细、更方便地学习非遗手工艺技术,让非遗手工艺传承永不断档。

    一种用于手机软件的旅游路线展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8898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08076.8

    申请日:2023-0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机软件的旅游路线展示方法,基于react native实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特色路线介绍模块采用滑动卡片形式对不同主题的旅游路线进行简介,路线详情模块展示旅游路线的评分信息及路线长度,路线地图展示页面在地图上设立三维标记并在地图上绘制对应路线,底部采用滚动卡片展示景点图片及信息,滑动图片到相应景点后地图自动调整视角聚焦到相应景点,点击滑动卡片后可以显示相关的地图软件安装信息,可以唤起地图软件进行景点导航。本发明可以对不同主题的旅游路线进行展示,能够美观的展示对应的旅游信息,改善游客的游览体验。

    一种改性二氧化钛/竹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4650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250146.2

    申请日:2012-07-19

    IPC分类号: B01J23/50 B01J23/96 C02F1/30

    CPC分类号: Y02W10/3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二氧化钛/竹炭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特征在于:,采用Sol-gel法制备稳定的改性TiO2溶胶,经超声波处理,使二氧化钛粒子能进入竹炭内部孔隙,经焙烧后制备具有光催化活性、负载在竹炭上的纳米级二氧化钛,利用硝酸银见光分解特点将单质银负载在竹炭上,具体做法为将改性纳米TiO2/竹炭复合材料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利用光收集器在太阳光下处理4h,取出复合材料干燥即得改性纳米TiO2/Ag/竹炭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掺杂改性纳米TiO2/Ag/竹炭复合材料具有高效降解有机废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