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37441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65162.4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G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回收式带状混合材质农用地膜及其使用方法。解决现有地膜不能既实现减蒸效果,又能达到生物降解,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本发明地膜为若干个条状A膜组成或若干个条状B膜组成;所述的A膜为25cm宽的降解膜+40cm宽的塑料膜+25cm宽的降解膜;所述的B膜为25cm宽的降解膜+40cm宽的塑料膜+20cm宽的降解膜+40cm宽的塑料膜+20cm宽的降解膜+40cm宽的塑料膜+25cm宽的降解膜;地膜的使用方法为:首选根据作物生长所需要膜的天数选择使用含天数相对应的降解膜地膜,作物种植于降解膜下,降解膜到作物生长天数时自然降解,塑料膜在作物收获前后直接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1606479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10023462.4
申请日:2009-07-2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G2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点源临界入渗速度进行微灌的方法,其克服了目前滴灌方法设计指标不规范的问题,达到定量确定滴灌灌水器设计流量,有利于提高滴灌灌水均匀度和降低滴灌系统综合投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进行微灌时,滴头的额定工作流量为点源临界入渗速度。土壤点源入渗分为地面上和地下两种情况,粘壤土地面上入渗临界速度为0.67L/h,地下点源临界入渗速度为0.95L/h;壤土地面上入渗临界速度为0.50L/h,地下点源临界入渗速度为0.63L/h;砂壤土地面上点源入渗临界速度为0.35L/h,地下点源临界入渗速度为0.41L/h。
-
公开(公告)号:CN101606479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023462.4
申请日:2009-07-2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G2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点源临界入渗速度进行微灌的方法,其克服了目前滴灌方法设计指标不规范的问题,达到定量确定滴灌灌水器设计流量,有利于提高滴灌灌水均匀度和降低滴灌系统综合投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进行微灌时,滴头的额定工作流量为点源临界入渗速度。土壤点源入渗分为地面上和地下两种情况,粘壤土地面上入渗临界速度为0.67L/h,地下点源临界入渗速度为0.95L/h;壤土地面上入渗临界速度为0.50L/h,地下点源临界入渗速度为0.63L/h;砂壤土地面上点源入渗临界速度为0.35L/h,地下点源临界入渗速度为0.41L/h。
-
公开(公告)号:CN101279304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810018086.5
申请日:2008-04-2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具体涉及一种毛管水流扰动区及孔口处理的方法,属管道水力学领域。由于现有农田节约灌溉用水方法中的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水、渗灌、微喷带灌水等微灌技术都是在毛管上直接开孔或通过安装专用灌水器灌水,而对于不同毛管,灌水器出流的均匀性对灌水质量的影响极为重要,但目前对于管道内部力的水流力学分布规律成果尚缺少。本发明采用先测量出毛管孔口附近管道内水流扰动区,再利用扰动区水流力学分布规律,合理选择灌水器开口方向或安装方向,再根据不同出流角度测量出毛管水流扰动区并利用扰动区完成微灌毛管设计。改变了目前微灌毛管上水力设计原理与应用技术,有利于提高微灌灌水均匀度和降低微灌系统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01279304A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810018086.5
申请日:2008-04-2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具体涉及一种毛管水流扰动区及孔口处理的方法,属管道水力学领域。由于现有农田节约灌溉用水方法中的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水、渗灌、微喷带灌水等微灌技术都是在毛管上直接开孔或通过安装专用灌水器灌水,而对于不同毛管,灌水器出流的均匀性对灌水质量的影响极为重要,但目前对于管道内部力的水流力学分布规律成果尚缺少。本发明采用先测量出毛管孔口附近管道内水流扰动区,再利用扰动区水流力学分布规律,合理选择灌水器开口方向或安装方向,再根据不同出流角度测量出毛管水流扰动区并利用扰动区完成微灌毛管设计。改变了目前微灌毛管上水力设计原理与应用技术,有利于提高微灌灌水均匀度和降低微灌系统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219992365U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20186918.4
申请日:2023-02-11
IPC: E02B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灌溉过滤装置,包括过滤闸框和固定在过滤闸框侧端的控制箱体,所述过滤闸框内活动连接有过滤网体,所述过滤网体由多个剪叉单元和多个竖向杆组成,远离控制箱体一侧的竖向杆固定在过滤闸框的内侧,所述控制箱体内固定有三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轴分别转动连接在靠近控制箱体一侧的竖向杆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过滤闸框内活动连接有过滤网体,能通过液压缸的伸长或者缩短来调整相邻的竖向杆的间距,相邻的竖向杆的间距调整过程中,对应的剪叉单元的第一剪叉杆、第二剪叉杆趋于平行,能进一步提高过滤网体的网孔间隙,从而在不同时节根据河渠中杂质进行滤网孔大小的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220140087U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20927043.9
申请日:2023-04-23
IPC: A01B4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搭载式小型残膜收获机,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立板,两个所述立板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转动轴承,两个所述转动轴承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右端贯穿其中一个转动轴承的内圈并延伸至其中一个立板的右侧面,所述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正反转电机,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圆盘,所述收集箱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本装置通过设置有蓄电池和正反转电机,利用蓄电池和正反转电机可以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并利用转动杆的转动带动两个圆盘和卷膜辊进行转动,这样可以使正反转电机带动卷膜辊进行正转或者反转,达到了对残膜进行自动收卷和自动摘除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20157039U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20943998.3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覆膜农作物水肥滴管装置,所述管体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硬质材料的管体,能够有效防止管体被折压堵塞的情况;通过插杆插入土壤,配合支撑杆、卡箍等组件将管体架起,便于田间的其他作业;通过管体可伸缩设置,可以调节滴口滴灌水液的量,且方便运输和收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