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85847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224377.4

    申请日:2016-04-13

    Inventor: 张丛光 邱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污泥、生物炭、矿粉粘结剂、复合微生物菌剂、造粒粘结剂及包膜材料;该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农作物秸秆经高温裂解制备生物炭,将污泥与秸秆混合堆肥后脱水、杀菌及熟化,利用生物淋滤法去除其重金属元素,再按合理配比将所制污泥与生物炭混合熔融后造粒,颗粒经筛选、包膜后制得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该复合肥,充分利用大量剩余污泥与秸秆资源,具有肥料缓释、改良土壤、固碳减排等优势;营养搭配合理,与常规复合肥配合施用可有效提高肥效利用率,显著提升农作物产量及品质。本发明所述方法成本较低、工艺可行,适合大规模推广。

    一种半固态炭基沼液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7733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394921.4

    申请日:2017-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固态炭基沼液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进行除臭杀菌预处理,再向沼液储存池中添加农林保水剂并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再将生物炭掺入所形成的半固态沼液中,充分搅拌后获得糊状混合物,最后自然干燥后制成成品并进行封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成本较低、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所制备的半固态炭基沼液有机肥,营养成分丰富,对于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的作用,本发明不仅能够制备优质的有机肥料,还能间接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资源,减缓土壤水肥流失,解决沼液运输等难题,适合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大规模推广。

    一种自动进出料生物质炭化-冷却一体化自加热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67735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581635.3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进出料生物质炭化-冷却一体化自加热装置。一种自动进出料生物质炭化-冷却一体化自加热装置,其结构主要包括进料区、炭化区、隔热区、烟气回流区、集液区、冷却区和出料区,所述烟气回流区由烟气冷凝管、烟气缓冲装置和燃气输入管组成。通过顶部螺旋输料管向炭化管道缓慢输送原料,加热丝对炭化管内原料进行预燃,热量促使原料炭化,炭化产生的可燃烟气通过循环管道进入炉膛进行回燃,继续维持原料炭化,当原料开始稳定产生热解气时停止电加热以及停止对炭化管道通气,冷却区对热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碳通过底端螺旋输料管输出,形成了一种能耗小,自循环,炭化与冷却一体化,可连续作业的外加热式热解装置。

    一种沼渣-生物炭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8584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224376.X

    申请日:2016-04-13

    Inventor: 张丛光 邱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沼渣-生物炭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沼渣、生物炭、常规肥料、矿粉粘结剂、复合微生物菌剂、造粒粘结剂及包膜材料;该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秸秆经高温裂解制备生物炭;收集有机废弃物经厌氧发酵过程产生的沼渣;按照一定的配比将所制生物炭与沼渣、常规肥料混合熔融后造粒;颗粒经筛选、包膜后制得沼渣-生物炭有机肥。该有机复合肥,充分利用剩余秸秆与沼渣,具有肥料缓释、改良土壤、固碳减排等优势;营养科学搭配,与常规化肥配合施用能够进一步提高肥效利用率,显著提升农作物产量及品质。本发明所述方法成本较低、工艺简单可行,适合大规模推广。

    一种高效循环秸秆厌氧发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8805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810080407.8

    申请日:2018-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循环秸秆厌氧发酵系统,包括秸预处理车间、沼液输入口阀门、沼液过滤车间、生物炭过滤箱、水平移动装置、悬挂式牵引装置、过滤液输出管口、后处理车间、厌氧发酵罐、沼液回流管道、沼液输出口阀门和沼液回流阀门。本发明在沼液过滤过程中利用生物炭过滤箱,同时也能更好的起到过滤颗粒物杂质的作用;同时通过秸秆对沼液进行过滤和沼液对秸秆的降解处理,具有优势互补、易操作且效率高的特点;从预处理车间到厌氧发酵罐对秸秆进行了多级处理,使其更有利于厌氧发酵;同时通过水平移动升降装置实现正六面形箱体的运输转移,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总体来说,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一种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制备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089492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1080955.3

    申请日:2016-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13 Y02P20/134 Y02W30/4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制备系统,包括秸秆粉碎机,炭化炉,生物炭储存箱,传送带,发酵池,除臭杀菌装置,生物淋滤反应器,污泥储存箱,太阳能干化设备,混料罐,造粒机,精加工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系列设备将剩余污泥和农作物秸秆转化为制备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的原料,即污泥成品和生物炭成品,并利用混料罐、造粒机与精加工装置等实现了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的制备。通过该系统可以制得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的有机复合肥,同时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生物质资源的浪费,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种高效循环沼气综合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576126U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20086746.3

    申请日:2016-0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效循环沼气综合利用系统,包括用于制备合格发酵原料的秸秆机械预处理装置、用于二次预处理的原料水解池、用于发酵原料池外堆沤的堆沤池、用于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厌氧消化反应产生三沼的沼气发生器、用于循环使用水资源的沼液回流装置、用于储存所产沼气的储气压力罐、用于收集生态有机肥制备原料沼渣的沼渣收集装置。该系统能发挥包括农村废弃农作物秸秆和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等多种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可以通过生物炭等添加剂提高秸秆厌氧发酵的效率,工艺易于实现且可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等问题,是一种新型高产高效沼气综合利用系统。

    一种微型阳台水管式种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602888U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21081096.X

    申请日:2016-09-27

    Inventor: 邱凌 张丛光 郝伟

    Abstract: 一种微型阳台水管式种植装置,包括自动浇水装置、外部支撑管道、内部浇水通气管道、水管变径、植株培养碗和轻质填土。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外支撑管道管壁均匀分布两排植物生长孔,一个圆孔用来固定浇通气水管道。所述内部浇水通气管三通连接,两个水平端口由安装在外部支撑管道上的水管变径穿出,上侧端口由外部支撑管道管壁圆孔穿出。本装置设计出一种在水管管壁上的培养碗种植农作物的装置,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家阳台空间的大小通过预留的端口连接多个装置扩大种植面积,本装置在安装完成后自动控制浇水,保证植物生长,基本不需要维护,可以抵抗长时间停水停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沼气‑太阳能互补增温采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352857U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21324045.5

    申请日:2016-1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沼气‑太阳能互补增温采暖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给水子系统、回水子系统、控制子系统三部分;系统特点在于水泵控制器接受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反馈以控制各给水回路水泵,调节各给水回路流量保证采暖温度和沼气池温度不变;选用追踪式太阳能集热器,提高太阳能利用率。一种沼气‑太阳能互补增温采暖系统将太阳能与沼气两种可再生能源结合,解决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沼气生产率低及区域采暖问题,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及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