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片式外接扩展卡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02455737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010521182.9

    申请日:2010-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刀片式外接扩展卡模块,适用于热插拔地设置于一具有轨道的机箱内,包括:一扩展卡,具有一PCI金手指;一转接卡,与扩展卡垂直设置,转接卡包括:一PCI插槽,设置于转接卡的一表面,与PCI金手指对应设置,以插接PCI金手指;以及一连接器,设置于转接卡的后端,适用于电性连接机箱,连接器的方向垂直于PCI插槽的方向,且与轨道的方向相同;以及一外壳,容置扩展卡及转接卡,外壳后端具有至少一开口,连接器外露于开口,外壳沿着轨道插接及拔出机箱。使用这种刀片式外接扩展卡模块,除便于自身的组装外还可独立、方便地将其在机箱中热插拔,提高安装及维护的效率。

    电子设备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78916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010575813.5

    申请日:2010-11-30

    Inventor: 张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箱、第一与第二滑轨、第一与第二滑动件及硬盘模组。机箱具有两侧板及前端。第一与第二滑轨配置于机箱内且平行侧板。第一与第二滑动件分别滑设于第一与第二滑轨。硬盘模组包括硬盘架及多个硬盘。硬盘架具有后端及与侧板平行的第一与第二侧。第二侧具有多个硬盘插拔开口。第一与第二滑动件分别连接于第一侧及后端而使硬盘架位于第一与第二滑轨之间。硬盘模组适于随着第一与第二滑动件的滑动而从机箱完全地被拉出。硬盘可插拔地设置于硬盘架。当硬盘架从机箱被拉出时,硬盘适于经由硬盘插拔开口安装至或抽离于硬盘架。藉此,让使用者便于对硬盘模组进行维修或更换。

    服务器机箱布局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53669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0910209163.X

    申请日:2009-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18 G06F1/1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机箱布局结构,包括机箱本体、隔板以及电源背板模组。机箱本体包括底板、第一顶板、第二顶板、一对侧板,其中第一、第二顶板相对于底板且形成开口。侧板竖直地固设在底板与第一、第二顶板之间,且位于第一开口的相对两侧。隔板具有至少一扣持部,其竖直地固设在底板上且位于开口下方。隔板将机箱本体分隔为相异的第一区与第二区,其中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分别位于第一区与第二区。电源背板模组具有至少一卡扣部,其经由开口竖直地插入机箱本体。卡扣部与扣持部相干涉以使电源背板模组组装在隔板上方并一起暴露于开口。电源背板模组抵靠第二顶板位于开口的一侧。

    滑轨模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8919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575832.8

    申请日:2010-11-30

    Inventor: 张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轨模组,适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具有机箱及电子模组。滑轨模组包括滑轨、第一及第二滑动件。滑轨配置于机箱内且具有卡槽。第一滑动件滑设于滑轨且具有弹片。弹片具有朝向滑轨的卡勾。第二滑动件滑设于第一滑动件而适于沿一路径相对第一滑动件滑动。卡勾承靠于滑轨而位于所述路径上。电子模组固定于第二滑动件。当拉动电子模组时,第二滑动件推动卡勾卡扣于卡槽而移离所述路径。接着,第二滑动件抵抗弹片的弹性力越过弹片而沿第一滑动件滑动,以使电子模组完全地移至机箱外。电子模组可随着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的滑动而从机箱完全地被拉出,让使用者便于对电子模组进行维修或更换。

    电子设备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8916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575813.5

    申请日:2010-11-30

    Inventor: 张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箱、第一与第二滑轨、第一与第二滑动件及硬盘模组。机箱具有两侧板及前端。第一与第二滑轨配置于机箱内且平行侧板。第一与第二滑动件分别滑设于第一与第二滑轨。硬盘模组包括硬盘架及多个硬盘。硬盘架具有后端及与侧板平行的第一与第二侧。第二侧具有多个硬盘插拔开口。第一与第二滑动件分别连接于第一侧及后端而使硬盘架位于第一与第二滑轨之间。硬盘模组适于随着第一与第二滑动件的滑动而从机箱完全地被拉出。硬盘可插拔地设置于硬盘架。当硬盘架从机箱被拉出时,硬盘适于经由硬盘插拔开口安装至或抽离于硬盘架。藉此,让使用者便于对硬盘模组进行维修或更换。

    伺服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8901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575841.7

    申请日:2010-11-30

    Inventor: 张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伺服器,包括机箱、配置于机箱内的中隔板、转接板、硬盘模组、电性连接于转接板的主机板模组及集线模组。机箱具有底板、二侧板、前端及后端。中隔板垂直于底板且平行于侧板,且将机箱内部分隔为第一及第二子空间。转接板配置于第一子空间。主机板模组及硬盘模组分别配置于第一及第二子空间且适于从前端被拉出。集线模组包括固定架体、链条结构及导线组。固定架体固定于中隔板上。链条结构连接于固定架体与硬盘模组之间。导线组固定于固定架体和链条结构且电性连接转接板与硬盘模组。藉此,使用者可于机箱的前端进行硬盘模组与主机板模组的抽取,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电子模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8883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558024.0

    申请日:2010-11-22

    Inventor: 张扬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模组,适于组装至一主机机壳。主机机壳具有一第一通孔。电子模组包括一壳体、一电路板、一第一支撑件以及一第一固定件。壳体具有一第二通孔。电路板具有一第一滑槽,与第二通孔相对。第一支撑件穿过第二通孔并滑设于滑槽中,以将电路板连接于壳体,且第一支撑件上具有一固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第一固定件依次穿过第一通孔与固定孔,以将电子模组固接于主机机壳。本发明电子模组能够减少安装误差并节省成本。

    存储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81950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910226083.5

    申请日:2009-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器,包含机箱、转接板、控制板模块、电源供应模块、多个硬盘数组单元、多个分隔导板及机箱盖。转接板将机箱分隔成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控制板模块与电源供应模块设置于第一空间并与转接板电性连接。硬盘数组单元设置于第二空间中,其硬盘背板通过导线组连接转接板。分隔导板用于将硬盘数组单元隔离。机箱盖盖设于第二空间,以覆盖硬盘数组单元。采用本发明的存储器,可以通过硬盘扩充卡模块扩充控制板模块所能控制的硬盘接口数量。除此之外,硬盘扩充卡模块、电源供应模块、控制板模块均具有冗余机制,以在其中一个组件损毁时仍能使存储器正常运作。

    伺服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78901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010575841.7

    申请日:2010-11-30

    Inventor: 张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伺服器,包括机箱、配置于机箱内的中隔板、转接板、硬盘模组、电性连接于转接板的主机板模组及集线模组。机箱具有底板、二侧板、前端及后端。中隔板垂直于底板且平行于侧板,且将机箱内部分隔为第一及第二子空间。转接板配置于第一子空间。主机板模组及硬盘模组分别配置于第一及第二子空间且适于从前端被拉出。集线模组包括固定架体、链条结构及导线组。固定架体固定于中隔板上。链条结构连接于固定架体与硬盘模组之间。导线组固定于固定架体和链条结构且电性连接转接板与硬盘模组。藉此,使用者可于机箱的前端进行硬盘模组与主机板模组的抽取,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伺服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8922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575921.2

    申请日:2010-11-30

    Inventor: 张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伺服器,包括机箱、硬盘模组及集线模组。硬盘模组配置于机箱内且适于从机箱被拉出。硬盘模组包括硬盘架、背板及硬盘插拔开口。硬盘架具有第一侧与第二侧。背板及硬盘插拔开口分别位于第一侧与第二侧。集线模组包括导线组、固定架体及可挠性架体。导线组连接于硬盘模组。固定架体固定于机箱内,其中部分导线组固定于固定架体。可挠性架体连接于固定架体与硬盘架之间。固定架体和可挠性架体共同形成容置空间,导线组位于容置空间内。当硬盘模组带动可挠性架体相对机箱移动时,导线组随着可挠性架体挠曲。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