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圈马达组件的理线压板

    公开(公告)号:CN10846234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270115.0

    申请日:2018-03-29

    Inventor: 赖俊男

    Abstract: 一种音圈马达组件的理线压板,其扁平状压板主体上沿厚度方向设有多个压料孔,一压料孔对应一音圈马达组件,且各压料孔在压板主体上沿横向和纵向间隔排列;各压料孔中均设有至少两个压爪,且各压爪分别位于该压料孔的两相对边,并朝孔内延伸;压板主体上设有至少一定位柱,该定位柱垂直于压板主体并同时凸出于压板主体正反面。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压制定位精准,可同时进行多个音圈马达组件的压制,压制效率高,且压制效果好,并且设有放呆结构,避免操作失误。

    一种具有防呆机制的音圈马达载体

    公开(公告)号:CN10839048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256610.6

    申请日:2018-03-27

    Inventor: 赖俊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00 H02K5/04 H02K41/0354

    Abstract: 一种具有防呆机制的音圈马达载体,包括座体,座体中开设通孔用于装配镜片;座体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粘合定位上弹片;座体下端面设有多个定位柱及多个第二点胶槽,定位柱抵靠下盖板,第二点胶槽粘合定位下弹片;座体外侧壁沿上下方向设有凹槽,且外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限位块,外侧壁上朝外还凸设有多个防转挡块,相对音圈马达的轭铁定位。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通过防呆机制的设计,一方面避免供应商在绕线时弄错方向,造成原材不良,另一方面避免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在摆放载体时需要进行方向的区分,费时费力且不可靠,可避免因载体摆错方向造成的产品不良,提高了生产良率。

    一种耐冲击的音圈马达载体

    公开(公告)号:CN108377086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255571.8

    申请日:2018-03-27

    Inventor: 赖俊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56

    Abstract: 一种耐冲击的音圈马达载体,包括座体,座体中开设通孔用于装配镜片;座体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粘合定位上弹片;座体的上端面上设有至少三个行程控制凸块,各行程控制凸块沿通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构成支撑天面,且各行程控制凸块的表面平行度一致;通过抵靠定位音圈马达的壳体进而限定载体在上下方向的行程。本发明在模具的加工及生产时更容易控制,且不易产生外观不良;在音圈马达的生产过程中此处无需点胶,故不存在粘胶不良的问题;在音圈马达受到外力撞击时,载体受撞击的面积较大,因此撞击后的变形较小,可有效提升音圈马达的可靠性。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下盖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833685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255588.3

    申请日:2018-03-27

    Inventor: 赖俊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04 G02B7/04 H02K5/10 H02K41/0354

    Abstract: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下盖组件,其盖体中部开设有通孔,对位摄像头镜片;盖体上表面设有四个定位柱、多个热熔柱及一防尘环;各定位柱分别位于上表面的四个角,定位轭铁;各热熔柱向上凸设,焊接定位下弹片;防尘环围绕通孔并同圆心设置;盖体下表面设有三个底部凸台,围绕通孔且互呈120度角布置,构成三者的连线为三角形。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通过底部凸台的设计,既不影响客户组装的精度,还可有效提高客户组装良率,又能降低模具加工的成本。

    一种具有新功能的音圈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0832201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256617.8

    申请日:2018-03-27

    Inventor: 赖俊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54 G02B7/04

    Abstract: 一种具有新功能的音圈马达,由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在上下方向组装定位而成;第一装配体包括轭铁、磁石以及上弹片;第二装配体包括载体、线圈、下弹片以及底座;载体的座体中设有通孔,座体上端面粘合定位上弹片的第二弹性端;座体下端面粘合定位下弹片的第一弹性端,下弹片的第二弹性端定位于底座上部;载体外周绕设有线圈,线圈与磁石对应设置;在线圈未通电时,上弹片及下弹片均呈水平的平面状而不存在变形。本发明弹片无预压力,一方面在马达通电后,可通过电磁力的作用双向运动,另一方面马达在运动时无需克服弹片的预压力做功,能够快速对焦。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要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并且更加省电,延长了设备的待机时间。

    一种音圈马达的新型下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32196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260816.6

    申请日:2018-03-27

    Inventor: 赖俊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04 H02K3/50 H02K41/0356

    Abstract: 一种音圈马达的新型下盖结构,下盖装配于轭铁的下部,包括扁平状盖体,扁平状盖体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与音圈马达的镜片对位设置;下盖上表面的四周凹陷,形成矩形环状定位槽,轭铁以其四侧板的底部插入环状定位槽中,且各侧板的内侧贴合环状定位槽的槽壁,各侧板与环状定位槽的结合部位均通过黏胶连接。下盖中装配有多个端子,端子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端和下端;上端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两者均水平设置且在竖直方向间隙配合;第二层位于第一层下方,第二层连设于下端的上部,下端竖直设置;第二层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构成第二层具有一环状结构。

    一种套接装配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11660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846377.2

    申请日:2017-09-19

    Inventor: 饶振奇 赖俊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9/00 B23P19/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接装配装置,包括输入履带、输出履带、定位盘和装配盘;定位盘和装配盘分别由同轴的定盘和动盘组成,动盘周圈等半径处设有若干槽口,定盘上设有一个与槽口匹配的漏槽,装配盘上的任一槽口设有零件管;定位盘的任一槽口接输入履带,沿转动方向的任一槽口接装配盘的漏槽,定位盘的漏槽底接输出履带;定位盘和装配盘的轴由电机通过转齿同时驱动。由电机通过转齿同时驱动定位盘、装配盘,转动为周期性停歇型转动,便于工件的落入和稳定;通过定位盘、装配盘协同转动,完成零件落入管状件中,并运至下一工序。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驱动单一,频率、运动周期一致,稳定性、准确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一种监控摄像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09016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851001.0

    申请日:2017-09-20

    Inventor: 饶振奇 赖俊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252 G01K1/024 G01M3/04 G08B2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控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机外壳体、摄像头、底座组成,所述摄像机外壳体内部设有摄像头,所述底座连接摄像头和摄像机外壳体,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摄像机外壳体上设置有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和警报装置,所述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和警报装置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可燃气泄漏监测手段自动化程度低、实时性差、劳动强度大、人为失误多等问题,具有无线远程实时全自动监测能力,将微处理器处理的监测及报警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到远程的接收设备,以便对漏气进行无线实时监测。

    一种模具电极用夹具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43123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853042.3

    申请日:2017-09-20

    Inventor: 饶振奇 赖俊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3/06 B23H11/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电极用夹具,包括:基准板,所述基准板底部前端、后端分别设置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底部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基准板两侧设置有机械手滑槽,基准板前端定位板设置有电极装夹槽,所述电极装夹槽底部设置有定位凸棱,所述电极装夹槽侧面设置有多个螺钉孔;所述基准板顶部设置多个定位通孔。本设计能够使电极在CNC加工、电火花成型加工和线切割加工过程中只需一次装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模具电极的装夹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更可以提高模具制造的加工效率,有利于模具柔性化制造的发展。

    一种易于装配的VCM下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425694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853353.X

    申请日:2017-09-20

    Inventor: 饶振奇 赖俊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54 H02K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装配的VCM下盖结构,所述本体顶部四角处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点胶柱,所述点胶柱设置为三棱柱结构,三棱柱的一个侧面正对着本体的中心;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下弹片让位槽,所述下弹片让位槽四角外侧的本体上设置有下弹片连接柱。本设计结构简易,采用内部封胶,提高了黏胶强度,装配时直接点胶,避免二次翻盘,增加了良品率,提高了产品可靠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