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替翻转后梁及其装配、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4339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1045052.5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替翻转后梁及其装配、使用方法,其提出的一个90°错位安装经纱托架、可翻转的特制后梁,借助织造运动的机械传动交替翻转后梁,使相邻被托持区段的经纱交替出现较大张力差异,形成布面交替区域出现凹凸的花式泡泡纱效果。上述装置及其装配、使用方法,所制成的泡泡纱面料效果独特,对纤维材料适应性广,特别适用于开发合纤材料、单一材料的泡泡纱面料。

    一种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绢丝/PTT混纺织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52835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153351.6

    申请日:2014-04-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绢丝/PTT混纺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PTT短纤维以30%~70%混纺干重比与绢丝纤维混纺制成83.3~166.7dtex线密度的绢丝/PTT混纺纱线;采用所述的混纺纱线作经、纬纱,配置经纱密度为450~600根/10cm,纬纱密度为200~280根/10cm,织物总盖覆系数在75%±3%,配置织物组织为2枚~4枚,制成织物坯布,再经精练、四道水洗和烘干定型制成织物成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使织物具有良好拉伸回复弹性、折皱回复性、易于塑形与平抚恢复平整的形状记忆功能,同时具有吸湿透气性好、柔软性好、穿着舒适等优点,是一种功能性绢丝面料,可作为高档休闲服装面料。

    一种智能调节经纱张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2367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75122.0

    申请日:2018-08-24

    Inventor: 眭建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调节经纱张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多个经纱张力控制片平行排列,在多个经纱张力控制片的上方设有上停机杆,在多个经纱张力控制片的下方设有下停机杆,经纱张力信号传输线从经纱张力控制片的下部引出,经下停机杆连接到经纱张力信号放大器,信号识别器设置在经纱张力信号放大器与电子控制升降器之间,并且通过信号连线连接,经纱升降信号传输线从电子控制升降器引出,经上停机杆连接至多个经纱张力控制片。上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以保障织物中经纱松紧均匀,防止出现布面出现宽急经柳病疵,保证布面品质;比传统的停经片仅控制断经更有优势。

    一种测试纱线与织物抗划割性能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49164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312598.2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纱线与织物抗划割性能的装置,其包括一试验平台、一数控电源箱、一样品架,所述装置的工作平台的中部开槽设为划割通道,所述划割通道在上述两根下杆之间左右贯通。本发明可测试织物与纱线的抗割磨性能,并对其抗割磨性进行客观评价。

    一种织造曲折经纬机织物的织机

    公开(公告)号:CN10427841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479209.0

    申请日:2014-09-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眭建华 董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4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造曲折经纬机织物的织机,包括特制钢筘和与钢筘配合的机前经纱平面升降机构。特制钢筘相邻筘片前后错开排列,筘片上下端在同一水平面曲折线排列,相邻筘片在垂直面内投影呈平行或夹角排列;升降机构包括偏心辊,偏心辊由一对配合的齿轮控制,随织造运动机构驱动做间隙回转,带动机前经纱平面升降;织造中每织一纬,经纱平面在特制钢筘上所处高度发生变化,成夹角排列的筘片使经纱密度随之变化,经纱呈曲折线状;水平面内呈曲折线形的筘面打纬,使纬纱以相应曲折线状与经纱交织,制成多种效果的织物,织物具有强烈波动的视觉效果,外观新颖独特。该织机制作安装简单,改造成本小,工艺调整要求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织造曲折经纬机织物的织机

    公开(公告)号:CN104278418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479209.0

    申请日:2014-09-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眭建华 董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4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造曲折经纬机织物的织机,包括特制钢筘和与钢筘配合的机前经纱平面升降机构。特制钢筘相邻筘片前后错开排列,筘片上下端在同一水平面曲折线排列,相邻筘片在垂直面内投影呈平行或夹角排列;升降机构包括偏心辊,偏心辊由一对配合的齿轮控制,随织造运动机构驱动做间隙回转,带动机前经纱平面升降;织造中每织一纬,经纱平面在特制钢筘上所处高度发生变化,成夹角排列的筘片使经纱密度随之变化,经纱呈曲折线状;水平面内呈曲折线形的筘面打纬,使纬纱以相应曲折线状与经纱交织,制成多种效果的织物,织物具有强烈波动的视觉效果,外观新颖独特。该织机制作安装简单,改造成本小,工艺调整要求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基于Peano曲线分形图的提花织物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8948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10309817.3

    申请日:2011-10-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杨旭红 眭建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花织物的设计与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具有Peano曲线分形图纹理的提花织物的加工方法。根据分形L系统构图原理,经计算机处理生成peano曲线图;改变其递归深度、线条绘制宽度和线条颜色等,可得到变化多端的peano曲线图;利用纹织CAD软件对所选取的图案进行编辑处理,并进行分色,在不同颜色处铺设不同组织,得到意匠图,输出纹板文件,再利用电子提花机读取纹板文件进行织造,得到具有分形纹理的提花织物。在本发明中,通过选取不同递归深度或不同线条宽度以及不同线条颜色的Peano曲线图案、采用图案不同的拼接方式、不同的织物组织或单位循环内不同经纬根数,可方便快捷地获得不同纹理效果的织物。

    一种可电子控制后梁装置及其装配、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616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74415.7

    申请日:2018-08-24

    Inventor: 眭建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电子控制后梁装置及其装配、使用方法,包括多个主控制器、后梁横杆和电子控制箱,多个主控制器平行排列,每个主控制器包括升降控制机构、扩缩控制机构、升降信号数据线和扩缩信号数据线,在多个主控制器的下方设有后梁横杆,后梁横杆上设有多个第二圆孔,升降控制机构的顶端设置扩缩控制机构,扩缩控制机构通过扩缩信号数据线与电子控制箱电性连接,升降控制机构的底端穿过第二圆孔,并通过升降信号数据线与电子控制箱电性连接。上述装置及其装配、使用方法,可以电子控制经纱分段托持,分区段托持宽度、托持高度;可以用来匀整经纱张力;可以开发凹凸起绉或起泡织物。

    一种多羧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29494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045983.5

    申请日:2015-01-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羧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以羟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起始原料,先由氨基硅烷偶联剂处理,在羟基二氧化硅表面引入可供反应的氨基或胺基,再与经N,N‑羰基二咪唑活化后的丁烷四羧酸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反应,将3,4,5‑三羧基戊酰基引入羟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表面,得到表面多羧基化的改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本发明利用丁烷四羧酸进行羟基二氧化硅纳米球羧基化改性的方法,具有羧基含量高且羧基含量易于调控的优点,利用N,N‑羰基二咪唑活化的丁烷四羧酸与氨基反应条件非常温和,反应易于进行且反应完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制备工艺简便,原材料易得,易于工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

    一种实验用可变形钢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13773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410527645.0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眭建华 董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用可变形钢筘装置,所有筘片一端的第一小孔与隔离片的第二小孔一隔一地穿套在直条圆柱形硬质细杆上,所有筘片另一端的第一小孔与隔离片的第二小孔一隔一地穿套在第一弹性丝线上,置于U型槽式下筘梁的凹槽内,在U型槽式下筘梁的侧板两端开设定位小孔,相对的定位小孔内穿有第二弹性丝线,将第一弹性丝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弹性丝线的中间。本发明可使所有筘片上端呈直线排列,并以硬质细杆为支点转动,下端可在U型槽式下筘梁的底板宽度范围内作前后摆动,实现钢筘的可变形;可以定性和定量研究不同曲折线打纬下纬纱的形变行为;适用于不同筘座的织机;不需要对织机进行任何改造,成本较低,实验可行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