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02832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910032242.8
申请日:2009-06-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F28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茂铁基接枝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聚二茂铁甲基氯硅烷(PFMCS)为大分子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接枝单体,在催化剂/配位剂的存在下,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纯化及干燥处理,得到含二茂铁的聚二茂铁硅烷-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FS-g-PMMA)聚合物,在聚合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聚合工艺调节PFS-g-PMMA中二茂铁的质量分数含量。该聚合物中二茂铁以分子尺度均匀分布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体中,不升华、不抽出迁移,具有优异的综合稳定性,可作为制备光控器件的新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318685C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510040766.3
申请日:2005-06-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6M1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对真丝纤维进行低温接枝增重处理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对真丝纤维进行精练、洗涤、干燥处理,再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和接枝增重处理。由于等离子体处理后真丝纤维的内、外表面的部分蛋白质分子价键断裂,产生活性基团,使接枝反应比较温和,有效地减少了对真丝纤维的损伤;接枝液中含有乙烯基接枝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能在真丝纤维的内、外表面发生接枝共聚反应,从而,可赋予真丝织物厚实、增弹的改性效果。它还解决了自聚物粘附绸面及接枝设备,给工业化生产带来困难的问题,具有工艺简单、节能高效、有利于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的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3665053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310529338.1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F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烯丙基三碳酯二茂铁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以1,1'‑双(1‑甲氧基‑3‑丁烯基)二茂铁和1‑甲氧基‑1‑(三甲基硅氧基)‑2‑甲基‑1‑丙烯为原料,在低温下,滴加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得到1,1'‑双[1‑(1‑甲氧基羰酰‑1‑甲基‑乙基)‑3‑烯丁基]二茂铁化合物;双烯丙基对称取代的三碳甲酯二茂铁不仅可用于聚酯的熔融缩聚,而且所具有的双键赋予其参与聚合反应的能力,因此是一种新颖的二茂铁基单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665053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29338.1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F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烯丙基三碳酯二茂铁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以1,1'-双(1-甲氧基-3-丁烯基)二茂铁和1-甲氧基-1-(三甲基硅氧基)-2-甲基-1-丙烯为原料,在低温下,滴加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得到1,1'-双[1-(1-甲氧基羰酰-1-甲基-乙基)-3-烯丁基]二茂铁化合物;双烯丙基对称取代的三碳甲酯二茂铁不仅可用于聚酯的熔融缩聚,而且所具有的双键赋予其参与聚合反应的能力,因此是一种新颖的二茂铁基单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602832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32242.8
申请日:2009-06-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F28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茂铁基接枝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聚二茂铁甲基氯硅烷(PFMCS)为大分子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接枝单体,在催化剂/配位剂的存在下,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纯化及干燥处理,得到含二茂铁的聚二茂铁硅烷-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FS-g-PMMA)聚合物,在聚合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聚合工艺调节PFS-g-PMMA中二茂铁的质量分数含量。该聚合物中二茂铁以分子尺度均匀分布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体中,不升华、不抽出迁移,具有优异的综合稳定性,可作为制备光控器件的新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693574A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200510040766.3
申请日:2005-06-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6M1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对真丝纤维进行低温接枝增重处理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对真丝纤维进行精练、洗涤、干燥处理,再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和接枝增重处理。由于等离子体处理后真丝纤维的内、外表面的部分蛋白质分子价键断裂,产生活性基团,使接枝反应比较温和,有效地减少了对真丝纤维的损伤;接枝液中含有乙烯基接枝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能在真丝纤维的内、外表面发生接枝共聚反应,从而,可赋予真丝织物厚实、增弹的改性效果。它还解决了自聚物粘附绸面及接枝设备,给工业化生产带来困难的问题,具有工艺简单、节能高效、有利于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的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