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荧光能量转移的荧光编码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7499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549967.0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范丽娟 孙丽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能量转移的荧光编码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以碳点为能量给体,罗丹明6G用作能量受体,将两者引入到表面带有磺酸基的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得到编码荧光微球,在其表面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保护层后,再采用硅烷化偶联反应对荧光微球进行官能化修饰。本发明通过调控碳点与罗丹明6G之间的能量转移程度,可应用于对微球的编码;同时利用碳点材料的发射光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使制备得到的荧光编码微球适用于不同的激发波长激发,可提高荧光微球的适用性。本发明提供的荧光编码微球具有优异的信号稳定性,适用于流式细胞仪的不同激光器与信号探测器,可应用于生物检测、医学诊断等领域。

    一种基于三元三次能量转移的荧光防伪墨水、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7916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59592.6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范丽娟 孙丽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元三次能量转移的荧光防伪墨水、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质量分数0.01%~0.09%的碳点纳米粒子溶液为蓝色墨水,以摩尔浓度1×10-5M~9×10-5M的异硫氰酸荧光素溶液和罗丹明6G溶液为绿色墨水和红色墨水,将三种墨水按体积比为1:1:1混合,或分别注入彩色喷墨打印机的三个墨盒中,用于制成防伪标识。将防伪标识分别置于254 nm、312 nm、365 nm的紫外光下,用于防伪识别。本发明利用碳点材料发射光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与三种墨水间三元三次能量转移机理,提供的荧光防伪墨水标识色彩复杂,难以复制,防伪效果优异;防伪鉴定操作方便、结果显示实时,且水相墨水无毒环保,应用范围广。

    基于荧光能量转移的荧光编码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7499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549967.0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范丽娟 孙丽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能量转移的荧光编码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以碳点为能量给体,罗丹明6G用作能量受体,将两者引入到表面带有磺酸基的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得到编码荧光微球,在其表面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保护层后,再采用硅烷化偶联反应对荧光微球进行官能化修饰。本发明通过调控碳点与罗丹明6G之间的能量转移程度,可应用于对微球的编码;同时利用碳点材料的发射光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使制备得到的荧光编码微球适用于不同的激发波长激发,可提高荧光微球的适用性。本发明提供的荧光编码微球具有优异的信号稳定性,适用于流式细胞仪的不同激光器与信号探测器,可应用于生物检测、医学诊断等领域。

    一种基于三元三次能量转移的荧光防伪墨水、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7916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910459592.6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范丽娟 孙丽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元三次能量转移的荧光防伪墨水、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质量分数0.01%~0.09%的碳点纳米粒子溶液为蓝色墨水,以摩尔浓度1×10‑5M~9×10‑5M的异硫氰酸荧光素溶液和罗丹明6G溶液为绿色墨水和红色墨水,将三种墨水按体积比为1:1:1混合,或分别注入彩色喷墨打印机的三个墨盒中,用于制成防伪标识。将防伪标识分别置于254 nm、312 nm、365 nm的紫外光下,用于防伪识别。本发明利用碳点材料发射光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与三种墨水间三元三次能量转移机理,提供的荧光防伪墨水标识色彩复杂,难以复制,防伪效果优异;防伪鉴定操作方便、结果显示实时,且水相墨水无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