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间浮动连接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37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40534.2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间浮动连接器,包括设置在第一PCB板上的插座和设置在第二PCB板上的插头,插头包括插针;插座包括套筒和弹性件,套筒和第一PCB板相连接,弹性件设置在套筒的中心轴孔内,弹性件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弹性节,所有弹性节形成一个环形,每一个弹性节包括靠近环形的中心的内端部和远离环形的中心的外端部,内端部与外端部之间具有第一变形空间,每相邻两个弹性节之间具有第二变形空间,所有弹性节的内端部形成连接部;插针插接至套筒的中心轴孔内,并和连接部相压接,当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至少部分弹性节的内端部朝向第一变形空间或/和第二变形空间内移动或变形。本申请实现了沿插拔方向和垂直插拔方向的浮动对接。

    一种多芯屏蔽式电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828182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810040288.3

    申请日:2018-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芯屏蔽式电连接器,其包括外壳、屏蔽管、插针组件和屏蔽环;外壳包括柱状壳体,柱状壳体的主承压端外周设有台阶法兰,次承压端周部设有导向环,内部设有多个插针孔;两个屏蔽管以柱状壳体为中心对称,分别连接于主承压端和次承压端上;屏蔽管朝向外壳一端的内环周部设有屏蔽环槽,另一端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螺纹;以屏蔽管在柱状壳体上的轴向投影所在圆周为界,投影所在圆周内外皆设有1个以上插针孔;插针组件包括环形插针基座和插针,插针基座贯穿插针孔,插针贯穿插针基座内部,且插针一端穿出台阶法兰外端面,另一端位于柱状壳体外的长度小于导向环轴向长度;屏蔽环嵌入屏蔽环槽内。本发明抗电磁干扰性能较强,能够适应强低频环境中信号的传输需求。

    一种热插拔锁线连接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1074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52096.3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插拔锁线连接器,包括具有插合端和出线端的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具有与电源插针插合接触的舌部,所述舌部包括相互不接触的第一引脚部和第二引脚部,且所述第一引脚部和第二引脚部的末端在插合方向上前后错落。设置由第一引脚部和第二引脚部形成的舌部与电源插针插合接触,且第一引脚部和第二引脚部的末端在插合方向形成前后错落的布置状态,使得电源插针在拔出时先后与第一引脚部和第二引脚部脱离,将电源插针与舌部在拔出时触头分开的机械拉长,使电弧拉长,电弧拉长后,电弧电压就增大,其静态的伏安特性向上移动,达到灭弧的目的。

    一种低互调射频同轴连接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966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220819.4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互调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浮动插座、固定插座及转接器,第二外导体为筒状件,其内壁设有凹槽,所述第三外导体为筒状件,其两端的外壁上均设有凸缘,凸缘由切槽分割呈花瓣状,转接器的一端与固定插座插接,其第三内导体与第二内导体插接,第三外导体与第二外导体插接,且第三外导体的凸缘与第二外导体的凹槽卡接,当转接器与固定插座对接后,凸缘顶部与凹槽侧壁接触,凸缘端部与第二绝缘体相接触,第三外导体与凹槽底面没有接触。本发明的低互调射频同轴连接器,内外导体通过减少触点来减少非线性接触的发生,提升产品互调的稳定性,防止出现信号在临近通道传输时互相干扰,导致信号失真,传输质量变差的现象。

    一种具有快速弹性的锁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78299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074511.4

    申请日:2021-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快速弹性的锁线结构,它包括第一销轴、支架、弹片、线夹、第二销轴及螺杆,本发明采用第二销轴铰接线夹的第三弹片轴孔及弹片的第二弹片轴孔构成一“V”形夹,且“V”形夹经第一销轴将弹片的第一弹片轴孔铰接于支架的销轴孔,形成一个固定铰链,在支架的弹片座内,由第二销轴将线夹的第三弹片轴孔与弹片的第二弹片轴孔的铰接形成一个浮动铰链,锁线时,弹片绕支架的销轴孔旋转,直到弹片被弹片座的阻挡块阻挡,通过弹片发生弹性变形,将线缆锁紧在支架与线夹之间,完成锁线。本发明使得线缆与线夹连接转变为柔性、弹性连接,避免了在锁紧外层导体的时候造成中间绝缘体的压伤,提高了连接器的耐疲劳及抗振动性能。

    一种带有按压解锁和拉带解锁的双解锁式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539530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41355.3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按压解锁和拉带解锁的双解锁式连接器,包括与互配端连接器对接的连接器本体,连接器本体内设置有导电模组,连接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按拉一体弹片模组,按拉一体弹片模组远离互配端连接器的一端设有拉带,连接器本体的顶部后端设置有能装卸的后锁盖,后锁盖与连接器本体之间形成有用于穿设拉带的通槽;连接器本体通过按拉一体弹片模组与互配端连接器对接锁定。本发明通过按拉一体弹片模组分别独立地用于解除本连接器与互配端连接器的连接;解决了在较小空间内,连接器解锁困难问题;能根据使用环境选择解锁方式,也满足在正常解锁空间和狭小解锁空间内使用。

    螺旋式浮动接触元件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7871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427578.X

    申请日:2022-04-22

    Inventor: 林海毅 沙奔 张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螺旋式浮动接触元件,包括:针体,所述针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接触头,另一端设有第二接触头;所述针体卷绕冲压成型,由金属料带卷制成螺旋结构,通过金属料带层间接触导通,实现螺旋浮动结构信号传输。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

    一种具有快速弹性的锁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78299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74511.4

    申请日:2021-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快速弹性的锁线结构,它包括第一销轴、支架、弹片、线夹、第二销轴及螺杆,本发明采用第二销轴铰接线夹的第三弹片轴孔及弹片的第二弹片轴孔构成一“V”形夹,且“V”形夹经第一销轴将弹片的第一弹片轴孔铰接于支架的销轴孔,形成一个固定铰链,在支架的弹片座内,由第二销轴将线夹的第三弹片轴孔与弹片的第二弹片轴孔的铰接形成一个浮动铰链,锁线时,弹片绕支架的销轴孔旋转,直到弹片被弹片座的阻挡块阻挡,通过弹片发生弹性变形,将线缆锁紧在支架与线夹之间,完成锁线。本发明使得线缆与线夹连接转变为柔性、弹性连接,避免了在锁紧外层导体的时候造成中间绝缘体的压伤,提高了连接器的耐疲劳及抗振动性能。

    一种电磁屏蔽液体密封电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8281833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104615.7

    申请日:2018-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磁屏蔽液体密封电连接器,其包括同轴设置的管状金属外壳、插针组件、插孔组件和弹性护套;插针组件固定于管状金属外壳的中心孔内,且插针两端分别延伸至管状金属外壳之外,其中一端为插拔连接端,另一端通过一弹性连接件电连接插孔组件;弹性护套套设于插针组件、弹性连接件和插孔组件外周部,且弹性护套一端固连于管状金属外壳的外周部,另一端设有对接通道,插孔组件的插孔插入口与对接通道相连通;弹性护套内周向嵌设有金属屏蔽网,金属屏蔽网一端固定电连接管状金属外壳端部外周,另一端固定于对接通道插入口周部侧壁上。本发明能够满足油井中电信号的传输和转换应用,克服外壳与插针之间易出现绝缘不良现象的问题,同时可实现密封和对外部干扰信号的屏蔽。

    外导体接触件、射频连接器及射频连接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835281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70296.9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外导体接触件、射频连接器及射频连接器组件。该外导体接触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主体套筒部、筒状延伸部和弹性接触部;弹性接触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弹性接触引脚,每个弹性接触引脚包括弹性壁、外凸起部和前侧部,前侧部的厚度大于弹性壁的厚度。本申请通过设置弹性接触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弹性接触引脚能实现弹性连接,且连接点多,具有接触可靠、互配力较小的优点;另外前侧部增大了外导体接触件的连接端口的厚度,从而减小了信号到返回路径的回流电感,从而改善了此处的特征阻抗,使其此处的特征阻抗与系统阻抗匹配性更好,从而减小了回波损耗,提升高速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