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式红树林人工定植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9374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45805.9

    申请日:2022-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集式红树林人工定植系统及其方法,包括位于滩地上的多个种植脊,种植脊上用于定植红树林植物,种植脊上的红树林植物呈团簇状聚集布置;每相邻的两个种植脊被潮沟隔开且潮沟相连成为规则或不规则的网格化结构,植脊高于潮沟,当滩地涨潮时随着潮沟水位升高种植脊沿周向向中心的方向部分或全部被淹没,当滩地落潮时随着潮沟水位下降种植脊沿中心向四周的方向逐渐露出海面。本发明通过网格化结构的潮沟进行分割的多个呈团簇状种植模式为特色的种植脊的定植系统,潮沟在涨落潮期间为种植区的红树林植物提供营养,减缓水流对潮滩的直接冲刷,有利于落潮后的自然排水,避免滩涂侵蚀。

    一种酸性矿山修复基质改良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047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781872.9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矿山修复基质改良剂及制备方法,该改良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赤泥45-50份、有机肥30-35份、草木灰3-5份、高分子聚丙烯酰胺1-2份、复合微生物菌0.2-0.5份、海泡石3-5份、EDTA 1-2份、石灰石3-5份以及磷酸二氢钾0.2-0.5份。采用本申请的酸性矿山修复基质改良剂,可以有效增加土壤中的各类营养物质,并长期强化土壤基质的性状,从而为植物生长恢复提供了良好的外界环境。

    一种快速恢复边坡植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91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13049.2

    申请日:2018-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A01G17/005

    Abstract: 一种快速恢复边坡植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坡面整理;b、挂网;c、加固锚钉;d、架设植生板;e、喷射基材;f、喷射种子层:要喷射的植物种子为先锋种、建群种和地被三组种子的混合物,三组种子的混合按照先锋种每平方米用量20‑100g、建群种每平方米20‑60g、地被每平方米10‑30g的比例来混合,先锋种采用一年或二年草本植物种子,建群种采用灌木或小乔木种子,地被采用冷季型草种和暖季型草种混播;g、加盖无纺布。本发明在不改变现有技术流程,不增加施工成本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边坡植被恢复效果,促进目标群落的快速形成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适用于秋冬施工的边坡植被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3489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613488.3

    申请日:2018-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60 A01G17/005 A01G20/00 A01G22/00 E02D17/2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秋冬施工的边坡植被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坡面整理;b、挂网;c、加固锚钉;d、架设植生板;e、喷射基材;f、喷射种子层:要喷射的植物种子为先锋种、建群种和地被三组种子的混合物。经种子发芽率试验,种子发芽率在80%以上时,按照先锋种每平方米用量20‑100g、建群种每平方米20‑60g、地被每平方米10‑30g的比例来混合,先锋种采用雏菊、蒲包花、诸葛菜其中一种或几种,建群种采用盐肤木、黄花决明、多花木兰其中一种或几种,地被采用马尼拉、天堂草、台湾草、狗牙根、假俭草、钝叶草或野牛草其中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在不改变现有技术流程,不增加施工成本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边坡植被恢复效果,促进目标群落的快速形成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适用于春夏施工的边坡植被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921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13521.2

    申请日:2018-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60 A01G17/005 A01G20/00 E02D17/2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春夏施工的边坡植被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坡面整理;b、挂网;c、加固锚钉;d、架设植生板;e、喷射基材;f、喷射种子层:要喷射的植物种子为先锋种、建群种和地被三组种子的混合物。经种子发芽率试验,三组种子的发芽率不低于80%时,按照先锋种每平方米用量20‑100g、建群种每平方米20‑60g、地被每平方米10‑30g的比例来混合,先锋种采用红蓼、紫罗兰、毛地黄其中一种或几种,建群种采用盐肤木、黄花决明、多花木兰其中一种或几种,地被采用早熟禾、天堂草、台湾草、狗牙根、假俭草、钝叶草或野牛草其中一种或几种;g、加盖无纺布。本发明在不改变现有技术流程,不增加施工成本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边坡植被恢复效果,促进目标群落的快速形成与可持续发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