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36883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980118041.8
申请日:2009-0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1/06 , B65D1/0238 , B65D1/02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袋式容器(10),利用模具对设置有从周面突出的吐出口形成部(13)以及填充口部(30)的合成树脂制的容器主体(11)进行成型而形成,从填充口部(30)填充了内容物之后,熔接密封填充口部(30)。填充口部(30)在封缄基部(32)具有正方形的截面形状,在比封缄基部(32)更靠近前端侧的位置上设置有前端侧截面变化部(34)和圆筒形状部分(33)。在比封缄基部(32)更靠近容器主体(11)侧的位置上,以正方形的截面形状的各条边为底边(35a)的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壁板部(35)在填充口部30的周向上连续设置于4处。在熔接密封填充口部(30)时,一边将相对的一对角部(36)配置于两端,一边从封缄基部(32)平坦地折叠前端侧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007041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80113566.2
申请日:2009-0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1/0238 , B29C49/04 , B29C49/06 , B29C49/4802 , B65D1/0276 , B65D2501/0081
Abstract: 本发明的袋式容器(10)通过使用模具对具有躯干部(12)的合成树脂制的容器主体(11)进行成形而形成,并通过吐出口形成部(13)的易破坏部(15)的破坏而除去切除预定部(16),从而形成吐出口,躯干部(12)具备底部(14)和吐出口形成部(13),吐出口形成部(13)被设置成从躯干部(12)朝向垂直于由底部(14)构成的承载面(P1)的向上方向突出。具有卡止指腹部的卡止孔(24)的开封把手片(17)被设置成向吐出口形成部(13)的单侧突出。卡止孔(24)具备以在破坏易破坏部(15)的时候,朝向将易破坏部(15)的端部(15a)作为中心的圆周方向(L),将指腹部从内侧卡止于卡止孔(24)的周缘部分(24a)的方式进行引导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1626965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880007506.8
申请日:2008-03-06
Abstract: 一种带泵的容器(10)通过将包含泵主体(15)和喷嘴部(14)的泵装置(13)安装于由具有可挠性的薄片材料形成的一个端部封闭的筒状的容器主体(11)的另一个端部而构成,泵主体(15)具有与容器主体(11)的另一个端部(11b)的内周面紧贴的外周面部分(16)。在该外周面部分(16)紧贴于容器主体(11)的另一个端部(11b)的内周面并被容器主体(11)覆盖的状态下,泵装置(13)被安装于容器主体(11)的另一个端部(11b)。容器主体(11)使用具有气体屏蔽性的薄片材料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764574A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200480008109.4
申请日:2004-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9/00 , B29C65/02 , B29C2791/001 , B65D7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立袋(10)制造方法,用金属模对合成树脂制的袋本体(11)进行成型,且将成型的袋本体折叠,将折叠的袋本体(11)的开(12A)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02007041B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0980113566.2
申请日:2009-0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1/0238 , B29C49/04 , B29C49/06 , B29C49/4802 , B65D1/0276 , B65D2501/0081
Abstract: 本发明的袋式容器(10)通过使用模具对具有躯干部(12)的合成树脂制的容器主体(11)进行成形而形成,并通过吐出口形成部(13)的易破坏部(15)的破坏而除去切除预定部(16),从而形成吐出口,躯干部(12)具备底部(14)和吐出口形成部(13),吐出口形成部(13)被设置成从躯干部(12)朝向垂直于由底部(14)构成的承载面(P1)的向上方向突出。具有卡止指腹部的卡止孔(24)的开封把手片(17)被设置成向吐出口形成部(13)的单侧突出。卡止孔(24)具备以在破坏易破坏部(15)的时候,朝向将易破坏部(15)的端部(15a)作为中心的圆周方向(L),将指腹部从内侧卡止于卡止孔(24)的周缘部分(24a)的方式进行引导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2036883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80118041.8
申请日:2009-0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1/06 , B65D1/0238 , B65D1/02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袋式容器(10),利用模具对设置有从周面突出的吐出口形成部(13)以及填充口部(30)的合成树脂制的容器主体(11)进行成型而形成,从填充口部(30)填充了内容物之后,熔接密封填充口部(30)。填充口部(30)在封缄基部(32)具有正方形的截面形状,在比封缄基部(32)更靠近前端侧的位置上设置有前端侧截面变化部(34)和圆筒形状部分(33)。在比封缄基部(32)更靠近容器主体(11)侧的位置上,以正方形的截面形状的各条边为底边(35a)的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壁板部(35)在填充口部30的周向上连续设置于4处。在熔接密封填充口部(30)时,一边将相对的一对角部(36)配置于两端,一边从封缄基部(32)平坦地折叠前端侧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0475654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480008109.4
申请日:2004-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9/00 , B29C65/02 , B29C2791/001 , B65D7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立袋、自立袋的制造方法以及自立袋的使用方法,本发明的自立袋(10)的制造方法是,用金属模对合成树脂制的袋本体(11)进行成型,且将用于形成注入口的注入口形成部(24)以及用于填充口的填充口形成部(22)已成型的袋本体折叠,将折叠的袋本体(11)的开口(12A)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0964168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80050080.3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77/06 , B65D1/0246 , B65D1/0276 , B65D65/40 , B65D75/52 , B65D75/5883 , B65D2501/0081
Abstract: 容器(100)具备:内容器(10),收纳收纳物(96)并且具有能够排出收纳物(96)的开口部(14);包覆体(20),由层叠了多层薄膜层的包覆体构成薄片材料(120)构成并且覆盖内容器(10);包覆体构成薄片材料(120)具备:薄膜区域,多层薄膜层彼此进行接合;填充材料封入部(41、42、43、44、45、46、47),填充材料存在于多层薄膜层的层间且比薄膜区域更向包覆体构成薄片材料(120)的厚度方向鼓起;该内容器(10)具备将外部气体导入到内容器(10)的外表面与包覆体(20)的内表面之间的外部气体导入部(26)。
-
公开(公告)号:CN10964168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80050111.5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薄片材料容器(100)的容器主体(20)的底面(底内裆部(23))上形成有薄膜层彼此部分性地设为非接合的非接合部。填充材料被封入到非接合部中的薄膜层彼此的层间而形成填充部。填充部的侧部成为朝向裙部(80)膨胀出的侧部膨胀部(43b)。侧部膨胀部(43b)从内侧向侧方按压裙部(80)的下缘(80b)的上侧的被按压部(80a)。裙部(80)的下缘(80b)配置于被按压部(80a)的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0964168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80050049.X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Abstract: 薄片材料容器(100)的容器主体(20)由层叠了多层薄膜层的薄片材料构成并且具备多个面状部,在多个面状部中包含互相相邻并且互相交叉的第1面状部(例如第1主面部(21a))和第2面状部(底内裆部(23)),薄片材料具备将填充材料封入到多层薄膜层的层间的填充材料封入部,填充材料封入部包含横跨第1面状部和第2面状部而配置的中间延伸部(83)、分别邻接于中间延伸部(83)的两侧的第1邻接部(84)以及第2邻接部(85),中间延伸部(83)从第2面状部延伸到比第1邻接部(84)以及第2邻接部(85)更远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