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01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80069463.6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15 , A61F13/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1),其在横向Y的两侧部区域分别具有沿着纵向延伸的防漏翻边(3)。防漏翻边(3)由至少包含无纺布的防漏翻边形成用片(30)构成。所述无纺布的构成纤维含有甘油三酯。所述甘油三酯为(a)在一个分子中至少含有来自碳原子数16的脂肪酸的基团的甘油三酯、与在一个分子中至少含有来自碳原子数18的脂肪酸的基团的甘油三酯的混合物,或者(b)在一个分子中至少包含来自碳原子数16的脂肪酸的基团和来自碳原子数18的脂肪酸的基团的甘油三酯。
-
公开(公告)号:CN11623452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80056406.X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494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收体(5)具有第一层(6)、和配置在第一层(6)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包含吸水性聚合物(P)的第二层(7),第二层(7)在腹侧部(A)和背侧部(C)的至少一者侧,具有从第一层(6)的纵向端(65)的在横向(Y)上延伸的切线(65L)向纵向X的外侧延伸的纵向延伸部(7F)。在腹侧部(A)或者背侧部(C)的至少一者,防漏翻边(12)的端部固定部(120)与第二层(7)的纵向延伸部(7F)在俯视时重叠,并且在比端部固定部(120)靠纵向(X)的内侧的位置与端部固定部(120)隔开空间(S)地存在第一层(6)的纵向端(65)。第二层(7)的纵向延伸部(7F)与第一层(6)相比抗弯刚度低,并且与第一层(6)相比吸水性聚合物(P)的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30270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80061245.9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nventor: 白川贵史
IPC: A61F13/494 , A61F13/496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一对防漏翻边(3、3)分别包含防漏翻边形成用片(30),具有基端部(31)和立起部(32)。立起部(32)划分为:从片(30)的弯曲部(30F)至该片(30)的沿着纵向(X)的侧边缘(30S)的第一部分(33);从弯曲部(30F)至基端部(31)的第二部分(34),具有相对的两部分(33、34)经由接合部(35)接合的片重叠部(36)。第一部分(33)具有为片(30)从接合部(35)以对其它部件非固定的状态延伸的部分的自由边缘部(330)。自由边缘部(330)从接合部(35)起的延伸长度(L1)为第二部分(34)的从接合部(35)至基端部(31)的长度(L2)的0.05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87397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80038244.2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496 , A61F13/494 , A61F13/534 , A61F13/56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包括包含正面片(2)、吸收体(4)和防漏片(3)的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主体(10)具有从吸收体(4)延伸出来的一对侧翼片部(SF、SF)、和腰翼片部(WF)。在吸收性主体(10)的非肌肤相对面侧,配置有外装片(5)。外装片(5)具有垄槽形状(5A),该垄槽形状(5A)交替地具有在长度方向(X)或宽度方向(Y)延伸的垄部(51)和槽部(52)。吸收性物品中,外装片(5)中的形成有垄槽形状(5A)的区域、与侧翼片部(SF)中的腿部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65)或腰翼片部(WF)中的腰部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67)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1605667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80056084.9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49
Abstract: 吸收性物品(1)的防漏翻边(3)具有位于基端部(31)和自由端部(32)之间且沿纵向(X)延伸的折弯部(35)。各防漏翻边(3)被划分为下方部(3A)和位于第一折弯部(35)与自由端部(32)之间的外方伸出部(3B)。外方伸出部(3B)具有多根弹性部件(37)。在自然状态下,外方伸出部(3B)中,前方区域(F)和后方区域(R)的横宽比中央区域(C)的横宽小。在前方区域(F)和后方区域(R)的各自中,在外方伸出部(3B)的各弹性部件(37)具有固定部(90)的区域中,配置于外方伸出部(3B)的所有弹性部件(37)在横向(Y)上隔开间隔且以相互平行的状态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9429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80051343.9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5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正面片(3)被划分为:位于吸收性物品(1)的横向(Y)的中央部的、在肌肤相对面具有包含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突出的多个凸部(30)的凹凸形状的凹凸区域(32);和位于该凹凸区域(32)的横向(Y)的两侧的、在肌肤相对面不具有凹凸形状的非凹凸区域(33)。吸收体(5)包括在厚度方向上相对配置的2个基材片(51、51)之间配置有吸水性聚合物(P)的片型吸收体(50)。片型吸收体(50)中的与凹凸区域(32)在俯视时重叠的部分(52)与该片型吸收体(50)中的与非凹凸区域(33)在俯视时重叠的部分(53)相比,吸水性聚合物(P)的克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158358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80048058.1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494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1)的防漏翻边(6)包括:具有与穿戴者的肌肤抵接的肌肤抵接面(12)的带状的肌肤面接触部(63);和位于该肌肤面接触部(63)与吸收性主体(10)之间的立起片部(65)。防漏翻边(6)具有立起片部(65)立起的立起区域(F2),且具有立起片部(65)固定在吸收性主体(10)上、肌肤面接触部(63)经由翻边内固定部(60)固定于立起片部(65)的非立起区域(F1)。在非立起区域(F1)的肌肤面接触部(63),形成肌肤抵接面(12)的肌肤侧片(13)和与该肌肤侧片相对的非肌肤侧片(14)不接合,且翻边内固定部(60)位于横向(Y)上的肌肤面接触部(63)的两端以外的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15715179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80045478.4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4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吸收性物品(1),其具有纵向(X)和与其正交的横向(Y),在肌肤相对面设置有在纵向上延伸的一对防漏翻边(3)。各防漏翻边(3)具有基端部(31)和自由端部(32)、以及位于它们之间且在纵向上延伸的弯折部(35)。各防漏翻边(3)被划分为位于基端部(31)与弯折部(35)之间的下方部(3A)、和位于弯折部(35)与自由端部(32)之间的外侧伸出部(3B)。外侧伸出部(3B)具有在纵向上延伸的多根弹性部件(37)。在自然状态下,外侧伸出部(3B)中,纵向中央区域的横宽比纵向前方区域和纵向后方区域的横宽小。各弹性部件(37)在其固定部位中,隔着相邻的弹性部件(37)彼此间的沿着横向的间隔地配置成平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90570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80039469.X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493 , A61F13/51 , A61F13/56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具有正面片(2)、防漏片(3)和吸收体(4),具有长度方向(X)和与其正交的宽度方向(Y),沿着长度方向(X)具有腹侧区域(F)、裆部区域(M)和背侧区域(R)。具有从吸收体(4)的两侧缘分别向宽度方向(Y)外侧延伸的腹侧侧翼部(Sf)和从吸收体(4)的两侧缘分别向宽度方向(Y)外侧延伸的背侧侧翼部(Sr)。以背侧侧翼部(Sr)的肌肤相对面与腹侧侧翼部(Sf)的非肌肤相对面重叠的状态被穿戴。腹侧侧翼部(Sf)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片与背侧侧翼部(Sr)的肌肤相对面侧片的静摩擦系数高于腹侧侧翼部(Sf)的肌肤相对面侧片与模拟穿戴者的肌肤的模拟肌肤面的静摩擦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891698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80039470.2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42 , A61F13/49 , A61F13/51 , A61F13/5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包括具有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2)、防漏片(3)和位于两片间的吸收体(4)的吸收性主体(1A),具有与穿戴者的前后方向对应的长度方向(X)和与其正交的宽度方向(Y),且具有腹侧区域(F)、背侧区域(R)和裆部区域(M)。在防漏片(3)的肌肤相对面侧配置有通过颜色变化来告知排尿的指示部(1D),且在防漏片(3)的非肌肤相对面侧配置有由无纺布构成的外装片(5)。外装片(5)覆盖吸收性主体(1A)中的配置有指示部(1D)的区域的非肌肤相对面侧,从干燥且无载重状态成为湿润且载重0.5N/cm2的加压状态时的厚度变化率为20%以上且75%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