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以及吸收体

    公开(公告)号:CN11513529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80015809.X

    申请日:2021-02-09

    Abstract: 本制造方法是并行地进行包含第一吸水性聚合物(3P)的第一吸收芯的制造工序、与包含第二吸水性聚合物(4P)的第二吸收芯的制造工序,将由此而获得的第一吸收芯(3)与第二吸收芯(4)层叠来制造吸收体(1)的方法。第一吸收芯(3)的制造工序包括第一吸水性聚合物(3P)的连续供给工序,第二吸收芯(4)的制造工序包括一边连续供给第二吸水性聚合物(4P),一边将连续供给的第二吸水性聚合物(4P)在供给途中周期性地去除而将第二吸水性聚合物(4P)间隔供给到基材片的工序。将在第二吸收芯的制造工序中被去除的第二吸水性聚合物(4P)回收,并作为回收第二吸水性聚合物(4P1)输送到第一吸收芯的制造工序中的连续供给工序。

    吸收体及其制造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86639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80085627.5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收性芯(2)具有第一芯(3)和比该第一芯(3)厚度薄的第二芯(4)。第一芯(3)配置在包芯片(5)与第二芯(4)之间。第二芯(4)包括相对的2个基材片(4S)、和配置在两个片(2S)之间的吸水性聚合物,两个片(4S)彼此通过粘接剂而相互接合。在隔着第一芯(3)的纵向(X)的两侧和横向(Y)的两侧之中的至少一个两侧,以成对的方式存在一组以上的包芯片(5)与第二芯(4)不经由第一芯(3)而直接接合的接合部(6)。第一芯(3)中的被接合部(6)的对夹着的部分成为被包芯片(5)和第二芯(4)在厚度方向上压缩的状态。

    吸收体的制造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9278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80064637.5

    申请日:2014-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1565 A61F13/539 A61F2013/53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吸收体的制造方法,该吸收体通过用包覆片包覆至少在产品长度方向上配置有槽部的吸收性芯而形成,该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包括:粘接剂涂敷工序,其在上述包覆片的包覆上述吸收性芯的内表面涂敷粘接剂;和包装工序,其将上述包覆片以其两侧部重叠的方式折回而包覆上述吸收性芯,将上述两侧部在上述吸收性芯的配置有上述槽部的面一侧重叠接合,在上述粘接剂涂敷工序中,一边检测上述端缘的位置且计算上述非涂敷区域的宽度一边涂敷上述粘接剂,使得在上述两侧部中的端缘抵接于上述吸收性芯的侧部的、从上述端缘至上述粘接剂的涂敷区域的外侧端的非涂敷区域的宽度被保持为一定。

    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以及吸收体

    公开(公告)号:CN11513529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180015809.X

    申请日:2021-02-09

    Abstract: 本制造方法是并行地进行包含第一吸水性聚合物(3P)的第一吸收芯的制造工序、与包含第二吸水性聚合物(4P)的第二吸收芯的制造工序,将由此而获得的第一吸收芯(3)与第二吸收芯(3)的制造工序包括第一吸水性聚合物(3P)的连续供给工序,第二吸收芯(4)的制造工序包括一边连续供给第二吸水性聚合物(4P),一边将连续供给的第二吸水性聚合物(4P)在供给途中周期性地去除而将第二吸水性聚合物(4P)间隔供给到基材片的工序。将在第二吸收芯的制造工序中被去除的第二吸水性聚合物(4P)回收,并作为回收第二吸水性聚合物(4P1)输送到第一吸收芯的制造工序中的连续供给工序。(4)层叠来制造吸收体(1)的方法。第一吸收芯

    吸收体及其制造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8663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80085627.5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收性芯(2)具有第一芯(3)和比该第一芯(3)厚度薄的第二芯(4)。第一芯(3)配置在包芯片(5)与第二芯(4)之间。第二芯(4)包括相对的2个基材片(4S)、和配置在两个片(2S)之间的吸水性聚合物,两个片(4S)彼此通过粘接剂而相互接合。在隔着第一芯(3)的纵向(X)的两侧和横向(Y)的两侧之中的至少一个两侧,以成对的方式存在一组以上的包芯片(5)与第二芯(4)不经由第一芯(3)而直接接合的接合部(6)。第一芯(3)中的被接合部(6)的对夹着的部分成为被包芯片(5)和第二芯(4)在厚度方向上压缩的状态。

    吸收体的制造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92784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480064637.5

    申请日:2014-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1565 A61F13/539 A61F2013/53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吸收体的制造方法,该吸收体通过用包覆片包覆至少在产品长度方向上配置有槽部的吸收性芯而形成,该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包括:粘接剂涂敷工序,其在上述包覆片的包覆上述吸收性芯的内表面涂敷粘接剂;和包装工序,其将上述包覆片以其两侧部重叠的方式折回而包覆上述吸收性芯,将上述两侧部在上述吸收性芯的配置有上述槽部的面一侧重叠接合,在上述粘接剂涂敷工序中,一边检测上述端缘的位置且计算上述非涂敷区域的宽度一边涂敷上述粘接剂,使得在上述两侧部中的端缘抵接于上述吸收性芯的侧部的、从上述端缘至上述粘接剂的涂敷区域的外侧端的非涂敷区域的宽度被保持为一定。

    一次性尿布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68512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380058476.4

    申请日:2013-11-0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1)包括:吸收性主体(2),所述吸收性主体包括吸收体(23)、配置在吸收体的内表面侧的肌肤侧片(21)和配置在吸收体的外表面侧的非肌肤侧片(22);和安装在吸收性主体的侧部的伸缩性的侧翼片部(3),其中,侧翼片部(3),在前端部设置有搭扣带(4),并包括两个片(31、32)和固定在该两个片间的弹性构件(33),且包括将弹性构件(33)的吸收性主体(2)侧的端部或其附近固定的主体侧粘接剂层(35)和将弹性构件(33)的侧翼片部的前端部(3a)侧的端部或其附近固定的前端侧粘接剂层(36),侧翼片部(3)具有将配置在内表面侧的片(31)与肌肤侧片(21)接合的上侧接合部(66),上侧接合部(66)与主体侧粘接剂层(35)在尿布厚度方向上重叠。

    一次性尿布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68512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80058476.4

    申请日:2013-11-0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1)包括:吸收性主体(2),所述吸收性主体包括吸收体(23)、配置在吸收体的内表面侧的肌肤侧片(21)和配置在吸收体的外表面侧的非肌肤侧片(22);和安装在吸收性主体的侧部的伸缩性的侧翼片部(3),其中,侧翼片部(3),在前端部设置有搭扣带(4),并包括两个片(31、32)和固定在该两个片间的弹性构件(33),且包括将弹性构件(33)的吸收性主体(2)侧的端部或其附近固定的主体侧粘接剂层(35)和将弹性构件(33)的侧翼片部的前端部(3a)侧的端部或其附近固定的前端侧粘接剂层(36),侧翼片部(3)具有将配置在内表面侧的片(31)与肌肤侧片(21)接合的上侧接合部(66),上侧接合部(66)与主体侧粘接剂层(35)在尿布厚度方向上重叠。

    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和吸水性聚合物的供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943700U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21518792.8

    申请日:2022-06-17

    Inventor: 木崎康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吸收体的制造装置(1),其包括:聚集装置(2),在外表面具有聚集部(40),能够将聚集部在规定的运送方向上运送;管道(5),将纤维材料(F)和吸水性聚合物(P)随着在内部产生的空气流供给到在该运送方向上运送中的聚集部;和对管道供给纤维材料的纤维材料供给装置(6)。在管道设置有贯通管道的周壁(51)而将管道的内外连通的、对管道的内部供给吸水性聚合物的聚合物供给管(7)。制造装置具有在聚合物供给管(7)的内部产生绕聚合物供给管的轴向旋转的旋转空气流(SF)的旋转空气流产生机构,供给到聚合物供给管的吸水性聚合物随着旋转空气流供给到管道的内部,在管道中与包含纤维材料的空气流合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