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颗粒沉积体的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9844C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00134607.5

    申请日:2000-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颗粒沉积体的方法,其包括在吸气条件下将由空气夹带的颗粒提供至按预定方向运行的连续载体片材上以将所述颗粒沉积于所述载体片材上,其中,在颗粒沉积前将保持片材置于所述载体片材之上,从而获得一种颗粒保持在所述保持片材中的颗粒沉积体,所述载体片材的透气率为4.0s/(300ml·32pcs)或更少,该透气率是依据JIS-P8117按下述方法测量:将载体片材裁成正方形,然后将32片所得的切碎载体片材堆放起来,接着采用空气透过率测量装置测量300ml空气通过这一摞切碎的载体片材的时间。

    吸收性物品用的正面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19078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0710300198.5

    申请日:2007-12-19

    Abstract: 本发明的正面片材(10)用于吸收性物品的肌肤接触面,相互层叠的第1无纺布(1)和第2无纺布(2)局部地热熔融粘合而形成了热熔融粘合部(4)。第1无纺布(1)的热熔融粘合部(4)以外的部分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突出而形成了许多凸部(5)。凸部(5)和热熔融粘合部(4)交替并成列配置,且该列配置成多列,至少一部分所述凸部(5)在第1无纺布(1)的纤维取向方向(X方向)的一端部或两端部上具有纤维密度低于该纤维取向方向的中央部(5a)的纤维密度的纤维稀疏部分(5b)。

    吸收性物品用的正面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19078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710300198.5

    申请日:2007-12-19

    Abstract: 本发明的正面片材(10)用于吸收性物品的肌肤接触面,相互层叠的第1无纺布(1)和第2无纺布(2)局部地热熔融粘合而形成了热熔融粘合部(4)。第1无纺布(1)的热熔融粘合部(4)以外的部分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突出而形成了许多凸部(5)。凸部(5)和热熔融粘合部(4)交替并成列配置,且该列配置成多列,至少一部分所述凸部(5)在第1无纺布(1)的纤维取向方向(X方向)的一端部或两端部上具有纤维密度低于该纤维取向方向的中央部(5a)的纤维密度的纤维稀疏部分(5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