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42233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0880113640.6
申请日:2008-10-30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3/28 , A61F13/51104 , B32B3/266 , B32B5/26 , B32B7/02 , B32B38/06 , B32B2250/20 , B32B2307/718 , B32B2307/726 , B32B2307/734 , B32B2309/14 , B32B2432/00 , B32B2555/00 , Y10T156/1002 , Y10T428/24281 , Y10T428/24331 , Y10T428/24479 , Y10T428/24562 , Y10T428/24595 , Y10T428/24612 , Y10T428/24661 , Y10T428/246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片材(1),其中,通过对上层纤维片材(2)进行立体赋形,在实质上平坦的下层纤维片材(3)上具有由上层纤维片材(2)构成的大量的凸部(5),并且在凸部(5)间具有凹部(6)。凹部(5)和凸部(6)在复合片材(1)的一个方向上交替地配置,并且在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也交替地配置。凸部(5)具有沿着所述一个方向配置并彼此相向的一对第1壁部(51)和沿着与所述一个方向垂直的方向配置并彼此相向的一对第2壁部(52)。各个第1壁部(51)的单位面积重量与各个第2壁部(52)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500626A
公开(公告)日:2004-06-02
申请号:CN200310118142.X
申请日:2003-11-13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B32B3/30 , B29C59/00 , A61F13/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3/30 , A61F13/15707 , A61F13/15731 , A61F13/51121 , A61F2013/51078 , A61F2013/51186 , B32B3/28 , Y10T156/1016 , Y10T156/1023 , Y10T156/1025 , Y10T428/24562 , Y10T428/24612 , Y10T428/24661 , Y10T428/24678
Abstract: 本发明的复合片材具有由实质上不伸缩的片状物构成的上层2以及下层3。上层2以及下层3局部地接合形成接合部4。上层2在接合部以外的部分凸出,形成内部成为空洞的凸部5。凸部5以及接合部4交替地且在一个方向成列地配置,而且该列成多列配置。在关注一个列的任意一个凸部时,对于该列相邻的左右的列,在与该一个凸部相邻的位置上不设置凸部。
-
公开(公告)号:CN1179844C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00134607.5
申请日:2000-12-01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15658 , A61F13/15707 , Y10T156/1018 , Y10T156/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颗粒沉积体的方法,其包括在吸气条件下将由空气夹带的颗粒提供至按预定方向运行的连续载体片材上以将所述颗粒沉积于所述载体片材上,其中,在颗粒沉积前将保持片材置于所述载体片材之上,从而获得一种颗粒保持在所述保持片材中的颗粒沉积体,所述载体片材的透气率为4.0s/(300ml·32pcs)或更少,该透气率是依据JIS-P8117按下述方法测量:将载体片材裁成正方形,然后将32片所得的切碎载体片材堆放起来,接着采用空气透过率测量装置测量300ml空气通过这一摞切碎的载体片材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300582A
公开(公告)日:2001-06-27
申请号:CN00134607.5
申请日:2000-12-01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15658 , A61F13/15707 , Y10T156/1018 , Y10T156/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颗粒沉积体的方法,其中包括在吸气条件下将由空气夹带的颗粒提供至按预定方向运行的连续载体片材上并将所述颗粒沉积于所述载体片材上,从而获得一种包含所述颗粒和所述载体片材的颗粒沉积体,所述载体片材的透气率为4.0s/(300ml·32pcs)或更少。
-
公开(公告)号:CN101219078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0710300198.5
申请日:2007-12-19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511 , D04H1/54
Abstract: 本发明的正面片材(10)用于吸收性物品的肌肤接触面,相互层叠的第1无纺布(1)和第2无纺布(2)局部地热熔融粘合而形成了热熔融粘合部(4)。第1无纺布(1)的热熔融粘合部(4)以外的部分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突出而形成了许多凸部(5)。凸部(5)和热熔融粘合部(4)交替并成列配置,且该列配置成多列,至少一部分所述凸部(5)在第1无纺布(1)的纤维取向方向(X方向)的一端部或两端部上具有纤维密度低于该纤维取向方向的中央部(5a)的纤维密度的纤维稀疏部分(5b)。
-
公开(公告)号:CN101842233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880113640.6
申请日:2008-10-30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B32B5/26 , A61F13/49 , A61F13/511 , B32B3/26 , D04H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3/28 , A61F13/51104 , B32B3/266 , B32B5/26 , B32B7/02 , B32B38/06 , B32B2250/20 , B32B2307/718 , B32B2307/726 , B32B2307/734 , B32B2309/14 , B32B2432/00 , B32B2555/00 , Y10T156/1002 , Y10T428/24281 , Y10T428/24331 , Y10T428/24479 , Y10T428/24562 , Y10T428/24595 , Y10T428/24612 , Y10T428/24661 , Y10T428/246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片材(1),其中,通过对上层纤维片材(2)进行立体赋形,在实质上平坦的下层纤维片材(3)上具有由上层纤维片材(2)构成的大量的凸部(5),并且在凸部(5)间具有凹部(6)。凹部(5)和凸部(6)在复合片材(1)的一个方向上交替地配置,并且在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也交替地配置。凸部(5)具有沿着所述一个方向配置并彼此相向的一对第1壁部(51)和沿着与所述一个方向垂直的方向配置并彼此相向的一对第2壁部(52)。各个第1壁部(51)的单位面积重量与各个第2壁部(52)的单位面积重量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1219078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710300198.5
申请日:2007-12-19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5/11 , D04H1/54
Abstract: 本发明的正面片材(10)用于吸收性物品的肌肤接触面,相互层叠的第1无纺布(1)和第2无纺布(2)局部地热熔融粘合而形成了热熔融粘合部(4)。第1无纺布(1)的热熔融粘合部(4)以外的部分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突出而形成了许多凸部(5)。凸部(5)和热熔融粘合部(4)交替并成列配置,且该列配置成多列,至少一部分所述凸部(5)在第1无纺布(1)的纤维取向方向(X方向)的一端部或两端部上具有纤维密度低于该纤维取向方向的中央部(5a)的纤维密度的纤维稀疏部分(5b)。
-
公开(公告)号:CN1280086C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310118142.X
申请日:2003-11-13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B32B3/30 , B29C59/00 , A61F13/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3/30 , A61F13/15707 , A61F13/15731 , A61F13/51121 , A61F2013/51078 , A61F2013/51186 , B32B3/28 , Y10T156/1016 , Y10T156/1023 , Y10T156/1025 , Y10T428/24562 , Y10T428/24612 , Y10T428/24661 , Y10T428/24678
Abstract: 本发明的复合片材具有由实质上不伸缩的片状物构成的上层2以及下层3。上层2以及下层3局部地接合形成接合部4。上层2在接合部以外的部分凸出,形成内部成为空洞的凸部5。凸部5以及接合部4交替地且在一个方向成列地配置,而且该列成多列配置。在关注一个列的任意一个凸部时,对于该列相邻的左右的列,在与该一个凸部相邻的位置上不设置凸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