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柴油机多种余热的海水淡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0744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648310.X

    申请日:2020-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柴油机多种余热的海水淡化系统,该系统包括柴油机余热回收单元、海水淡化单元、抽真空单元和产品水单元;柴油机余热回收单元包括用于缸套水换热的第一换热器和用于烟气换热的第二换热器;海水淡化单元包括壳体、蒸发器和冷凝器;产品水单元包括淡水缓冲水罐、第四水泵和产品水罐;抽真空单元包括水射真空泵。本发明的系统利用柴油机缸套水与高温烟气作为热源,依次加热传热介质,提高循环传热介质温度,传热介质再进入蒸发器进行加热原料海水进行蒸发过程,提高蒸发效率,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本发明有效避免烟气露点酸化,腐蚀装置,延长清洗周期,可满足例如海岛及偏远地区的淡水需求。

    一种采用串联进料的气扫膜蒸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3117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72292.5

    申请日:2021-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串联进料的气扫膜蒸馏系统包括膜组件、载气系统、预热器和冷凝器;其中膜组件为中空纤维膜组件,料液侧采用串联连接,相邻组件进料温差5‑10℃,料液在组件壳程循环,下进上出,有利于料液显热充分利用;载气在组件管程循环,上进下出,有利用于防止凝结水蒸气在管程底部聚集,增加气侧阻力;载气系统为高压鼓风机,后置空气过滤器,防止载气污染产水;预热器为间壁式换热器,热源为蒸汽或热水,可实现对不同品位热源的高效利用;冷凝器采用直接接触冷凝器,利用汽水界面的直接接触换热代替传统的间壁式冷凝,显著提高混合蒸汽的冷凝换热效率,降低设备投资成本。

    一种回收柴油机多种余热的海水淡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0744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48310.X

    申请日:2020-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柴油机多种余热的海水淡化系统,该系统包括柴油机余热回收单元、海水淡化单元、抽真空单元和产品水单元;柴油机余热回收单元包括用于缸套水换热的第一换热器和用于烟气换热的第二换热器;海水淡化单元包括壳体、蒸发器和冷凝器;产品水单元包括淡水缓冲水罐、第四水泵和产品水罐;抽真空单元包括水射真空泵。本发明的系统利用柴油机缸套水与高温烟气作为热源,依次加热传热介质,提高循环传热介质温度,传热介质再进入蒸发器进行加热原料海水进行蒸发过程,提高蒸发效率,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本发明有效避免烟气露点酸化,腐蚀装置,延长清洗周期,可满足例如海岛及偏远地区的淡水需求。

    一种带自清洗的柴油机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6408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09046.4

    申请日:2021-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自清洗的柴油机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有传热管固定片,传热管组固定其上,传热介质输出管和传热介质输入管贯穿壳体壁并分别与组成传热管组的传热管的两端连接;在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柴油机烟气进口和柴油机烟气出口,在壳体内近柴油机烟气进口处设置有压缩空气清洗器和高压水清洗器,压缩空气输入管贯穿壳体壁与压缩空气清洗器连接;高压水输入管贯穿壳体壁与高压水清洗器连接;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本发明的系统用于回收柴油机烟气余热,提高热回收率,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本发明有效避免烟气内部积灰和结垢,在线清洗,降低系统故障率和离线清洗的频率,提高系统设备的安全性和运行经济性。

    太阳能气扫膜蒸馏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4329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22103.1

    申请日:2020-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太阳能气扫膜蒸馏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料液罐;中空纤维膜组件组换热器和直接接触式冷凝器;本发明的系统,有效利用廉价能源,降低制水成本;利用汽水界面直接换热,并通过预热原料水回收冷凝潜热,极大的提高了冷凝器传热系数,在有效冷凝高不凝气占比混合蒸汽的同时减少金属换热器换热面积,降低冷凝器成本;利用分布器对混合汽或冷却水进行分散,显著增加汽水界面换热面积,采用各式直接接触式冷凝器,进一步增加汽液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冷凝效率;中空纤维膜组件采用串联连接,料液循环温度逐级降低,有效提高系统的热循环利用率;本发明对排放的浓水进行热能回收,用于预热原料水,提高系统热利用率,降低系统能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