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组件、加湿装置及空调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903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10605611.3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箱组件、加湿装置及空调器,水箱组件包括支撑架、水箱和驱动组件,支撑架内形成水槽,水箱与支撑架配合并具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设有用于控制出水口开关的开关装置,在出水口打开时水箱向水槽供水,驱动组件包括连接杆和驱动电机,连接杆包括位于水槽内的内杆段、位于支撑架外的外杆段、以及穿设于支撑架的过渡杆段,连接杆为曲杆形式以使过渡杆段高于内杆段,内杆段上设有用于联动开关装置运动的联动部,驱动电机设于支撑架外且与外杆段相连以驱动连接杆运动。本发明实施例的水箱组件,通过将驱动组件的连接杆设置成曲杆形式并将内杆段直接设置在水槽内,在实现有效控制水箱朝向水槽供水的同时,还可避免水槽漏水。

    风道模块和空调器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302989U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21058892.7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道模块和空调器,风道模块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设有通风孔;导风部件,导风部件设于安装支架,导风部件限定出与通风孔导通的导风风道,导风风道用于导引从通风孔排出的空气的流向或者用于将空气导向通风孔,导风部件为发泡材料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模块,通过采用发泡材料的导风部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且发泡材料自身的保温性好,因而无需在导风部件外侧额外增贴保温棉,简化了制造生产工艺,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发泡材料件制成的导风部件厚度大,可以对导风风道内的噪音异音起到隔音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水箱组件、加湿装置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7763665U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21346972.2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箱组件、加湿装置及空调器,水箱组件包括支撑架、水箱和驱动组件,支撑架内形成水槽,水箱与支撑架配合并具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设有用于控制出水口开关的开关装置,在出水口打开时水箱向水槽供水,驱动组件包括连接杆和驱动电机,连接杆包括位于水槽内的内杆段、位于支撑架外的外杆段、以及穿设于支撑架的过渡杆段,连接杆为曲杆形式以使过渡杆段高于内杆段,内杆段上设有用于联动开关装置运动的联动部,驱动电机设于支撑架外且与外杆段相连以驱动连接杆运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箱组件,通过将驱动组件的连接杆设置成曲杆形式并将内杆段直接设置在水槽内,在实现有效控制水箱朝向水槽供水的同时,还可避免水槽漏水。

    加湿装置、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7303003U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21047286.5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湿装置、新风模块及空调器,加湿装置包括加湿件和加湿支架,加湿件包括第一加湿部和第二加湿部,第一加湿部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加湿片,各加湿片的长度方向均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加湿部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加湿部,加湿支架上具有两个第一水槽,两个第一水槽沿第二方向间隔开,以分别对应两侧的第二加湿部设置,第二加湿部的至少下端伸入对应侧的第一水槽内,两个第一水槽之间限定出通风空间,通风空间对应第一加湿部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装置,可提高第一加湿部的吸水效率,以提高加湿件的含水量,从而提高加湿装置的加湿效果并降低加湿装置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提升用户体验。

    电控模组以及空调器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302997U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21047166.5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控模组以及空调器,所述电控模组包括:安装支架以及接线座,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安装空间,且所述安装空间的一侧具有安装槽;所述接线座具有安装状态和暂放状态,在所述安装状态,所述接线座遮挡板所述安装空间内的部件,在所述暂放状态,所述接线座插入所述安装槽以使所述安装空间的安装侧外露。由此,可以避免设置在安装空间内的部件在装配过程中与接线座产生干涉,且接线座无需放置在生产线上,装配完毕后,可以直接进行接线座的装配(即将接线座切换至安装状态),可以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线材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10752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238940.4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包括底座、座于底座上的外壳、位于外壳内的风道组件及换热器组件,进风口、换热器组件、风道组件及出风口共同形成气流通道,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两侧相对地设置有两个支撑件,风道组件分别与两个支撑件连接,两个支撑件支撑于底座上;风道组件、两个支撑件与底座形成有位于立式空调器室内机下部的容腔,在该容腔内设置有冷藏箱。立式空调器的冷藏箱设置容腔内,实现了冷藏箱与空调的结合,节省了室内空间的占用面积,为中小面积的商品房的房主提供了更多的可用空间。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10754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410240602.4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位于所述室内机壳体内的风道组件及换热器组件,所述室内机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换热器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及所述出风口共同形成气流通道,所述室内机壳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以及所述风道组件正下方的冷藏箱单元,所述冷藏箱单元包括用于冷藏的箱体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箱体的底座,所述箱体的顶部支撑所述风道组件。本发明的室内机兼具空调器与冷藏两种功能,同时其采用冷藏箱单元的箱体顶部支撑风道组件,底座支撑箱体,不但有利于室内机整体的安装,提高安装效率,同时箱体为箱状结构,其支撑风道组件时受力均衡,支撑结构比较稳定。

    空调器的出风组件及落地式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0677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114430.1

    申请日:2013-04-02

    Inventor: 杨智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组件及落地式空调器,该出风组件包括本体、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本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端设有第二出风口,第一门体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处,第二门体设置在第二出风口处,该出风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区域的门体驱动机构,门体驱动机构在驱动第一门体敞开第一出风口并驱动第二门体敞开第二出风口时,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做相向运动,且在第一门体敞开第一出风口、第二门体敞开第二出风口的状态,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均位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的区域中。本发明通过改变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运动方向,缩小了门体的滑动距离,达到了延长各零件寿命及加快敞开或封闭出风口速度的目的。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10754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240602.4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位于所述空调外壳内的风道组件及换热器组件,所述空调外壳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换热器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及所述出风口共同形成气流通道,所述室内机壳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以及所述风道组件正下方的冷藏箱单元,所述冷藏箱单元包括用于冷藏的箱体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箱体的底座,所述箱体的顶部支撑所述风道组件。本发明的室内机兼具空调器与冷藏两种功能,同时其采用冷藏箱单元的箱体顶部支撑风道组件,底座支撑箱体,不但有利于室内机整体的安装,提高安装效率,同时箱体为箱状结构,其支撑风道组件时受力均衡,支撑结构比较稳定。

    空调器的出风组件及落地式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0677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14430.1

    申请日:2013-04-02

    Inventor: 杨智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组件及落地式空调器,该出风组件包括本体、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本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端设有第二出风口,第一门体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处,第二门体设置在第二出风口处,该出风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区域的门体驱动机构,门体驱动机构在驱动第一门体敞开第一出风口并驱动第二门体敞开第二出风口时,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做相向运动,且在第一门体敞开第一出风口、第二门体敞开第二出风口的状态,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均位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的区域中。本发明通过改变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运动方向,缩小了门体的滑动距离,达到了延长各零件寿命及加快敞开或封闭出风口速度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