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及使用了该管的管泵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25152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710006309.1

    申请日:2007-0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43/1238 B41J2/16523 F04B27/24 F04B4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在不过度地增大压碾力的情况下产生充分的流体驱动力的技术。管部(110)具有中空部(111)和壁部(112)。管部构成为:具有以壁部(112)通过抵接部(120)的抵接而在中空部(111)相互抵接的方式被压碾的相互抵接壁部(111a),相互抵接壁部(111a)相互抵接,并且相互抵接壁部(111a)通过抵接部的离开而复原。相互抵接壁部(111a)具有用一定的压碾力相互抵接的抵接容易部(C1)、和用比抵接容易部(C1)更大的压碾力才相互抵接的抵接困难部(S1),且抵接困难部(S1)形成为,改变壁部(112)相对中空部(111)的厚度,使得对该抵接困难部(S1)作用比抵接容易部(C1)更大的力。

    管及使用了该管的管泵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25152A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申请号:CN200710006309.1

    申请日:2007-0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43/1238 B41J2/16523 F04B27/24 F04B4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在不过度地增大压碾力的情况下产生充分的流体驱动力的技术。管部(110)具有中空部(111)和壁部(112)。管部构成为:具有以壁部(112)通过抵接部(120)的抵接而在中空部(111)相互抵接的方式被压碾的相互抵接壁部(111a),相互抵接壁部(111a)相互抵接,并且相互抵接壁部(111a)通过抵接部的离开而复原。相互抵接壁部(111a)具有用一定的压碾力相互抵接的抵接容易部(C1)、和用比抵接容易部(C1)更大的压碾力才相互抵接的抵接困难部(S1),且抵接困难部(S1)形成为,改变壁部(112)相对中空部(111)的厚度,使得对该抵接困难部(S1)作用比抵接容易部(C1)更大的力。

    液体容纳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198406U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220376402.8

    申请日:2012-07-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在通过从空气导入口在液体容纳室中产生气泡来向液体容纳室中导入空气的液体容纳容器中降低气泡进入到液体导出部内的可能性的液体容纳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应系统。液体容纳容器包括:液体容纳容器;液体容纳室;液体注入部;大气开放流路,一端的空气导入口在液体容纳室处开口,另一端的大气开放口与大气连通,大气开放流路用于在液体容纳室的液体中产生气泡来向液体容纳室中导入空气;液体导出部,一端的液体出口在液体容纳室处开口,另一端朝向外部开口,该液体导出部导出液体容纳室中容纳的液体。在使用状态下,在将液体容纳容器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的情况下,空气导入口和液体出口处于不重叠的位置关系。

    液体收纳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063281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20364548.0

    申请日:2012-07-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技术:在具备用于注入液体的液体注入部的液体收纳容器中,减少注入液体时大气开放流路被液体堵塞而可能导致的不良情况的发生。液体收纳容器具备:液体收纳室;液体注入部,其一端的一端开口向液体收纳室开口,用于向液体收纳室内注入液体;大气开放流路,其一端的空气导入口向液体收纳室开口,另一端的大气开放口和大气连通,用于向收纳液体的液体收纳室内导入空气;以及液体导出部,用于将液体收纳室内的液体导出。在注入状态下,液体收纳容器的空气导入口位于由第1状态下的液体形成的液体收纳室内的液面的上方,该第1状态为应该向液体收纳室内补充液体的状态。本实用新型还涉及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以及连续供给墨水的容器。

    液体容纳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826730U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20376353.8

    申请日:2012-07-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容纳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应系统。在包括液体注入部和大气连通路的液体容纳容器中,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减小液体流入大气连通路的可能性的技术。液体容纳容器包括:液体容纳室;液体注入部,能够被堵塞;以及大气开放流路,作为其一端的空气导入口在液体容纳室中开口,作为另一端的大气开放口与大气连通,大气开放流路用于向液体容纳室导入空气。大气开放流路包括:内部室,被形成在液体容纳容器的内部,并具有空气导入口;以及大气连通路,作为其一端的内部室开口在内部室中开口,另一端是大气开放口。内部室在内部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中具有弯曲流路,内部流路是从空气导入口至内部室开口的流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