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收容体、液体供给装置、液体喷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9860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0013831.8

    申请日:2016-04-21

    Abstract: 在以往的液体收容体中,难以降低由于液体泄漏而引起的液体所导致的污染发生的可能性。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收容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液体收容部、液体注入部、大气开放口和液体吸收材料,上述液体收容部能够收容液体,上述液体注入部能够使上述液体注入上述液体收容部,上述大气开放口与上述液体收容部连通,并且能够使大气导入上述液体收容部,上述液体吸收材料配置于上述大气开放口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能够吸收上述液体。

    液体喷射系统、通气单元、液体供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6246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1272679.9

    申请日:2016-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系统,其具备:液体喷射头,其能够喷射液体;液体容纳容器,其具有能够容纳被供给液体喷射头的液体的液体容纳部;以及通气单元,其与液体容纳部连通,且构成能够向液体容纳部内导入大气的大气导入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能够从液体容纳容器分离,所述液体喷射系统的特征在于,通气单元具有:导入路径,其在大气导入部中,构成朝着液体容纳部流动的大气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大气室,其构成导入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并且通气单元配置在液体容纳容器的周边。

    罐、罐单元、液体喷射系统及液体喷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66081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610140967.9

    申请日:2016-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罐、罐单元、液体喷射系统及液体喷射装置。提供一种提高罐容纳的液体剩余量的检测精度的技术。墨水罐(25A)包括:墨水容纳部(120)、墨水注入部(113)、墨水供应部(117)和一对电极针(140a)、(140b)。墨水容纳部(120)具有视觉确认部(114),所述视觉确认部(114)在基准姿势下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墨水容纳部(120)所容纳的墨水的液面的位置,所述基准姿势是墨水罐(25)向印刷头部(32)供应墨水时的姿势。墨水供应部(117)在基准姿势下与位于视觉确认部(114)的下端的下方的下方部位(122A)连接。电极针(140a)、(140b)的顶端部(143a)、(143b)被配置在下方部位(122A)。

    液体容纳容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7182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73645.5

    申请日:2014-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容纳容器。在现有的液体容纳容器中存在容纳在内部的液体有时泄露到外部的课题。解决手段是:一种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容纳墨水的容纳部;容纳导入到容纳部内的大气的大气室;用于向大气室内导入外部的大气的第一大气导入路径;以及用于向容纳部内导入大气室的大气的第二大气导入路径,在将容纳部和大气室排列在与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且使第一大气导入路径的第一导入口在铅垂方向上与第二大气导入路径的送出口相比位于上方的第一姿势下,第一导入口在铅垂方向上与从容纳部流入到大气室内的墨水的大气室内的液面相比位于上方。

    液体喷射装置、罐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8196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611175249.1

    申请日:2014-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罐。该液体喷射装置包括:能够容纳液体的罐(9);与罐(9)连通并能够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19);以及一体地覆盖罐(9)和液体喷射头(19)的壳体(7),罐(9)具有:能够容纳液体的容纳部;能够向容纳部导入大气的大气导入路径;能够向容纳部注入液体的注入口;以及能够向液体喷射头(19)供应液体的流出口,在能够从液体喷射头(19)喷射液体的姿势下,罐(9)能够以容纳部中的液体的液面在铅垂方向上处于比液体喷射头(19)的喷嘴高的位置的方式容纳液体,在能够从液体喷射头(19)喷射液体的姿势下,注入口被壳体(7)覆盖。从而能够提高液体喷射装置中的液体的观察确认性。

    液体收容体、液体供给装置、液体喷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8342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251043.6

    申请日:2016-04-21

    Abstract: 在以往的液体收容体中,难以降低由于液体泄漏而引起的液体所导致的污染发生的可能性。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收容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液体收容部、液体注入部、大气开放口和液体吸收材料,上述液体收容部能够收容液体,上述液体注入部能够使上述液体注入上述液体收容部,上述大气开放口与上述液体收容部连通,并且能够使大气导入上述液体收容部,上述液体吸收材料配置于上述大气开放口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能够吸收上述液体。

    记录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22891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481507.9

    申请日:2013-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节流阀的开闭的记录装置。记录装置(10)具备:框体(20);开闭部件(40),其经由转动轴而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框体,并将框体的一方的端面侧覆盖;墨水罐(70),其配置于框体内部,在填充有墨水的墨水贮存室(71)的内部具有注入口(73);记录头(54),其喷射从墨水罐供给的墨水;流通路(81),其在墨水罐与记录头之间供墨水流通使用;节流阀(90),其设置于框体的内部,并能够切换为允许墨水在流通路中的流通的打开状态、和阻碍墨水在流通路中的流通的关闭状态,在开闭部件的转动轴位于框体的后侧的情况下,节流阀配置于框体内部中的成为远离转动轴的前侧的墨水罐的侧方。

    记录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72766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308720.9

    申请日:2013-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即使在向墨水箱补充墨水时,也能够防止灰尘、异物进入内部,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墨水的补充。记录装置(10)具备筐体(20);开闭部件(40),其经由转动轴能够转动地安装于筐体并覆盖筐体的一个端面侧;以及墨水箱(70),其具备用于向填充记录所使用的墨水的墨水储存室(71)的内部补充墨水的注入口(73),墨水箱以其一端侧位于筐体内部中的与转动轴相反的一侧的方式配置,且设置为具有阶梯部(70A)的阶梯形状,该阶梯部设置于从转动轴离开的一侧,且注入口(73)设置于阶梯部(70A),并且在将开闭部件(40)打开而进行墨水注入时,筐体中的与注入口(73)对置的部分能够开口地设置。

    记录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26746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638722.X

    申请日:2014-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17506 B41J2/17509 B41J29/02 B41J2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其能够容易地进行液体向液体收纳部的补充,并且能够提高液体收纳部的配置的自由度。喷墨式打印机具备:印刷功能部(13);液体喷射头(22),其被支承在以能够移动的方式配置于印刷功能部(13)内的滑架(21)上,对纸张喷射墨水来进行记录;以及墨水供给管(40),其将收纳有墨水的主墨盒(30)的墨水引导至液体喷射头(22),并且具有能够追随滑架(21)的移动而变形的变形可动部。在印刷功能部(13)设有用于注入墨水的注入口(60),注入口(60)和主墨盒(30)经由连接管(62)、副墨盒(50)和墨水连通管(52)连接。

    压电元件形成部件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47822C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710000400.2

    申请日:2004-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元件形成部件。其中,第一内部电极层和第二内部电极层交替层叠同时在两者之间夹入压电层。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层至少暴露到所述衬底的第一端面,并且第二内部电极层至少暴露到所述衬底的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第一外部电极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端面和连接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的第三端面上。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层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层。第二外部电极层至少形成在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三端面上。所述第二外部电极层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内部电极层,并且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层电独立。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层和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层被狭缝分割开,以形成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压电元件,所述狭缝从所述第一端面延伸出。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层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外部电极层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在所述第三端面上相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