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442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415567.0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29C64/106 , B29C64/209 , B29C64/295 , B29C64/20 , B29C64/393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50/02
Abstract: 一种三维造型装置以及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所述三维造型装置具备:可塑化部,将材料可塑化而生成可塑化材料;喷嘴,喷出可塑化材料;工作台,具有供可塑化材料层叠的造型面;移动部,使喷嘴与工作台的相对位置变化;第一加热部,具有对工作台上的可塑化材料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并且是形成有贯通孔的板形状;以及第一支承部,被构成为与工作台的相对位置与喷嘴一起变化,通过支承第一加热部,来将第一加热部配置于与工作台相对的位置。在造型时,喷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贯通孔内的位置,第一支承部具有被构成为能够容许第一加热部的姿态的变更的姿态变更部,姿态变更部被构成为能够在加热面与造型面平行接触的状态下固定姿态。
-
公开(公告)号:CN1165335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093812.4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29C64/209 , B29C64/295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定地使材料塑化的塑化装置、三维造型装置以及注塑成型装置。塑化装置具备:扁平螺旋件(40),其具有沟槽形成面(48),且旋转轴方向的长度短于与旋转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机筒(50),其具有与沟槽形成面(48)对置的对置面(52),并形成有与对置面(52)连通的连通孔(56);加热部(58),其对被供给至沟槽(42)内的材料进行加热,在沟槽形成面(48)和对置面(52)对置的区域中,具有沟槽形成面(48)的表面自由能低于对置面(52)的表面自由能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440469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0872708.1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29C64/118 , B29C64/209 , B29C64/295 , B33Y30/00 , B29C45/74 , B29C45/5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塑化装置、三维造型装置及注射成型装置,将材料稳定地供给到转子与桶形件之间。塑化装置具备:转子,通过驱动电机而以旋转轴中心旋转,并具有沿着旋转方向形成有第一槽部的槽形成面;转子壳体,容纳转子;桶形件,与槽形成面相对,并具有贯通孔;以及加热部,通过转子的旋转及基于加热部的加热,使供给到第一槽部与桶形件之间的材料塑化并从贯通孔流出,转子的侧面具有:材料导出口,将材料导出至第一槽部;以及第二槽部,将供给到转子与转子壳体之间的材料送出到材料导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11284827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328550.8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29C64/118 , B29C64/20 , B29C64/209 , B29C64/393 , B33Y3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抑制三维造型物的表面变粗糙的情况的三维造型装置。本公开的通过将材料的层进行层叠而对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三维造型装置具备:载物台;喷出部,其具有被形成有喷嘴孔的喷嘴面;移动部,其使载物台与喷嘴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控制部,其对移动部进行控制。控制部以使从喷出部喷出材料时的载物台或材料的层与喷嘴面之间的间隔G、和喷嘴面的外径Dp的关系满足下式(1)的方式来驱动移动部,所述式(1)为,Dp≤20×G+0.20[mm]。
-
公开(公告)号:CN11244046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0872708.1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29C64/118 , B29C64/209 , B29C64/295 , B33Y30/00 , B29C45/74 , B29C45/5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塑化装置、三维造型装置及注射成型装置,将材料稳定地供给到转子与桶形件之间。塑化装置具备:转子,通过驱动电机而以旋转轴中心旋转,并具有沿着旋转方向形成有第一槽部的槽形成面;转子壳体,容纳转子;桶形件,与槽形成面相对,并具有贯通孔;以及加热部,通过转子的旋转及基于加热部的加热,使供给到第一槽部与桶形件之间的材料塑化并从贯通孔流出,转子的侧面具有:材料导出口,将材料导出至第一槽部;以及第二槽部,将供给到转子与转子壳体之间的材料送出到材料导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1188100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457060.X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29C64/106 , B29C64/209 , B29C64/20 , B29C64/245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的塑化性能的塑化装置、三维造型装置。将材料塑化并生成塑化材料的塑化装置具备:螺杆,具有形成有槽的槽形成面,并且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桶,具有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与所述槽形成面对置的对置面,并且设有使所述塑化材料流出到外部的连通孔;加热器,对供给至所述槽形成面与所述对置面之间的所述材料进行加热;以及壳体,收纳所述螺杆,在所述螺杆形成有第一贯通孔,从所述槽形成面的相反侧的面与所述槽连通,并由壁面包围,所述材料通过供给路径及所述第一贯通孔被供给到所述槽中,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入口与设于所述供给路径的末端中接近所述螺杆的末端的材料投入口之间设有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42126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810964753.2
申请日:2018-08-23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29C64/205 , B29C64/321 , B29C64/118 , B33Y30/00 , B33Y40/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造型材料供给装置、三维造型装置,能够控制造型材料从喷嘴喷出的开始以及停止和从喷嘴喷出的造型材料的量,与不具备流量调节机构的方案相比,能够以更高的精度来控制造型材料从喷嘴喷出的开始时间、停止时间以及造型材料的喷出量。造型材料供给装置,用于三维造型装置,包括:第一流路,流通造型材料;喷嘴,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喷出所述造型材料;以及流量调节机构,具备设置于所述第一流路内的蝶形阀。
-
公开(公告)号:CN109318475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810837989.X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29C64/112 , B29C64/20 , B29C64/393 , B33Y3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成型装置以及三维成型装置的控制方法,提高材料从喷嘴的喷出控制精度。该三维成型装置具备:喷嘴,喷出具有热塑性的材料经塑化后的熔融材料;塑化部,具有设置有呈旋涡状延伸的槽部的扁平螺杆和使上述扁平螺杆旋转的驱动电机,上述塑化部通过使上述扁平螺杆旋转,使上述熔融材料穿过上述槽部导入上述喷嘴;以及喷出控制机构,设置于上述扁平螺杆和上述喷嘴之间的流路,控制上述熔融材料从上述喷嘴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17113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120957.2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29C64/112 , B29C64/20 , B33Y10/00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以及造型装置,其能够抑制三维造型物的强度降低。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具备:第一喷吐工序,一边在与造型台的上表面垂直的第一方向上改变喷嘴相对于所述造型台的位置,一边从所述喷嘴连续地喷出所述造型材料,使所述造型材料沿所述第一方向堆积;第二喷吐工序,一边在沿着所述造型台的上表面的第二方向上改变所述喷嘴相对于所述造型台的位置,一边从所述喷嘴连续地喷出所述造型材料,沿所述第二方向配置所述造型材料;以及重复工序,重复所述第一喷吐工序和所述第二喷吐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2848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1328550.8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29C64/118 , B29C64/20 , B29C64/209 , B29C64/393 , B33Y3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抑制三维造型物的表面变粗糙的情况的三维造型装置。本公开的通过将材料的层进行层叠而对三维造型物进行造型的三维造型装置具备:载物台;喷出部,其具有被形成有喷嘴孔的喷嘴面;移动部,其使载物台与喷嘴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控制部,其对移动部进行控制。控制部以使从喷出部喷出材料时的载物台或材料的层与喷嘴面之间的间隔G、和喷嘴面的外径Dp的关系满足下式(1)的方式来驱动移动部,所述式(1)为,Dp≤20×G+0.20[m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