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8849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0349474.5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第一防蚀管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福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密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真空容器阀,其包括:盖体和真空阀;盖体与容器连接,盖体上设有用于容纳真空阀的通孔;真空阀上设有阀体,阀体内部设有开口向下的阀室;阀体的边壁形成有多个气孔,空气经由气孔能够进出容器内部;阀体下方设下环围,多个下环围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间隔空间与气孔匹配设置;阀体上方设有封闭环围,封闭环围能够吸附在通孔的上方;阀体上方设有球形表面;球形表面因容器的内外气压差而发生形变或回复原状。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者通过观察真空阀的形状的变化,能够快速发现容器内部是否处于真空状态。另外,在容器非真空状态下,使用者还可将该真空容器阀作为密封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832750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410236505.8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第一防蚀管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福耀
IPC: F16L5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9/02
Abstract: 本发明为保温管,至少包含:内管体,具有一定的延伸长度,并于内管体成型后,再于外表面包覆一薄管层,于前述薄管层与外保护管之间充填有发泡保温层,前述发泡保温层并具有适当的厚度,得以产生适当的保温效果,防止外部温度影响于内管体内部流动的液体或气体的温度,从而确保正常的输送。
-
公开(公告)号:CN103115210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210342350.7
申请日:2012-09-14
Applicant: 第一防蚀管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福耀
IPC: F16L37/12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管接头结构,包含:第一元件,于内侧面设卡合突缘,得以卡合于相衔接的管件的卡合槽中,于前述卡合突缘的内侧设凹弧槽,得为止漏元件设置,前述第一元件的外侧一端设支轴,另一端则设扣合槽;第二元件,对应于前述第一元件,而于内侧面设卡合突缘,得以卡合于相衔接的管件的卡合槽中,于前述卡合突缘的内侧设凹弧槽,得为止漏元件设置,前述第二元件的外侧一端设轴槽,另一端则设扣合槽,于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共同夹固管件后,以扣合元件扣合于前述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各自的扣合槽,即可将相衔接的两管件结合,并以止漏元件防止排水管内的液体渗漏,并具有快速更换清理排水管内的积存污垢,保持排水管内的畅通,节省养护人力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83275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410231998.6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第一防蚀管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福耀
IPC: F16L5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9/18
Abstract: 本发明为保温管接头,至少包含:由发泡保温材料一体成型的保温体,系依据管接头,如十字型管接头、Y字型管接头、T字型管接头、弧形管接头、一字型管接头等的形状而成型,如此,乃于保温体设有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并于前述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形成相互对应的设置槽,利用前述第一元件或第二元件的设置槽以为管接头设置其中,之后,再将第二元件或第一元件盖合,并于保温体外侧以胶带捆扎,即可将管接头完全包覆,确保管接头内部液体或气体的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115210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10342350.7
申请日:2012-09-14
Applicant: 第一防蚀管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福耀
IPC: F16L37/12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管接头结构,包含:第一元件,于内侧面设卡合突缘,得以卡合于相衔接的管件的卡合槽中,于前述卡合突缘的内侧设凹弧槽,得为止漏元件设置,前述第一元件的外侧一端设支轴,另一端则设扣合槽;第二元件,对应于前述第一元件,而于内侧面设卡合突缘,得以卡合于相衔接的管件的卡合槽中,于前述卡合突缘的内侧设凹弧槽,得为止漏元件设置,前述第二元件的外侧一端设轴槽,另一端则设扣合槽,于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共同夹固管件后,以扣合元件扣合于前述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各自的扣合槽,即可将相衔接的两管件结合,并以止漏元件防止排水管内的液体渗漏,并具有快速更换清理排水管内的积存污垢,保持排水管内的畅通,节省养护人力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832751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410231998.6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第一防蚀管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福耀
IPC: F16L59/18
Abstract: 本发明为保温管接头,至少包含:由发泡保温材料一体成型的保温体,系依据管接头,如十字型管接头、Y字型管接头、T字型管接头、弧形管接头、一字型管接头等的形状而成型,如此,乃于保温体设有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并于前述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形成相互对应的设置槽,利用前述第一元件或第二元件的设置槽以为管接头设置其中,之后,再将第二元件或第一元件盖合,并于保温体外侧以胶带捆扎,即可将管接头完全包覆,确保管接头内部液体或气体的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832750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410236505.8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第一防蚀管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福耀
IPC: F16L59/05
Abstract: 本发明为保温管,至少包含:内管体,具有一定的延伸长度,并于内管体成型后,再于外表面包覆一薄膜层,于前述薄膜层与外保护管之间充填有发泡保温层,前述发泡保温层并具有适当的厚度,得以产生适当的保温效果,防止外部温度影响于内管体内部流动的液体或气体的温度,从而确保正常的输送。
-
公开(公告)号:CN107542981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610863392.3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第一防蚀管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福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管扣结构,其是于第一元件外侧设支轴,以为第二元件的轴槽设置,让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的一端先互相结合形成单向开口状,并于二管件互相衔接后,于衔接端设置止漏元件,再以前述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包覆于止漏元件外侧,并以扣合元件将前述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的另一端扣合,即可将相衔接的二管件接合,并藉由止漏元件防止管件内的液体渗漏,只要一人操作,即可快速更换清理管件内的积存污垢,以保持管件内的畅通,节省养护人力的快速管扣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7355607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10944040.0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第一防蚀管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福耀
Abstract: 本发明为管类衔接扣固结构,其是在衔接元件设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结合槽,前述结合槽并设有部分内螺纹,利用前述结合槽由内而外依序为T型止漏套件、O型环、扣固元件及螺帽设置,并让管件得以穿过前述T型止漏套件、O型环、扣固元件、C型扣件及螺帽,且让管件末端抵顶于前述结合槽的环围面的一侧,再藉由前述螺帽与前述结合槽的内螺纹进行锁合,并迫使前述T型止漏套件、O型环、扣固元件、C型扣件及螺帽逐渐深入前述衔接元件的结合槽,且当螺帽逐渐锁合并迫紧前述扣固元件以抵顶于O型环及T型止漏套件时,将造成扣固元件的扣合齿变形,直接扣入管件中,及藉由C型扣件受到螺帽的压迫以扣固于管件的表面,足以让管件被充分固定,无法自衔接元件中脱离。
-
公开(公告)号:CN10704456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610080202.0
申请日:2016-02-05
Applicant: 第一防蚀管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福耀
IPC: F16L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1075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管类悬吊托座,是于第一元件的内侧设圆弧面,得与第二元件的圆弧面共同组成穿设孔,以为管件穿设,再于第一元件或第二元件或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成形包覆有螺栓,以与拉引线的栓设元件螺合,并以前述第一元件的一端所设的支轴槽为第二元件的支轴设置,让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形成单向开口状,当管件设置于前述穿设孔后,可以扣合元件的第一支轴及第二支轴分别扣合于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的扣合槽,形成管件的托座,方便明式管件的施工与安装,以节省施工人力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