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1242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680005704.5

    申请日:2016-01-2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因持续照射光所致的光电转换效率的降低(光劣化)得到抑制的太阳能电池及该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为一种太阳能电池,其是具有电极、对置电极和配置在上述电极与上述对置电极之间的光电转换层的太阳能电池,其中,上述光电转换层包含通式R‑M‑X3(其中,R为有机分子,M为金属原子,X为卤素原子或硫属原子。)所示的有机无机钙钛矿化合物,在将对上述太阳能电池刚刚开始照射强度ImW/cm2的光后的上述有机无机钙钛矿化合物的载流子密度设为N(O,I),将对上述太阳能电池持续照射强度ImW/cm2的光T小时后的上述有机无机钙钛矿化合物的载流子密度设为N(T,I)时,满足下述式(1),N(T,I)/N(O,I)<5(1)。

    柔性太阳能电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3113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680016552.9

    申请日:2016-03-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光性和光电转换效率优异的、具备包含有机无机钙钛矿化合物的光电转换层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本发明是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其具有依次层叠有金属箔、电子传输层、光电转换层、空穴传输层和透明电极的结构,上述光电转换层含有通式R‑M‑X3(其中,R为有机分子、M为金属原子、X为卤原子或硫属原子)所示的有机无机钙钛矿化合物。

    太阳能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7822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6176.1

    申请日:2015-10-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光电转换效率优异、密封时的劣化(初始劣化)少、具有高温耐久性且温度循环耐性优异的太阳能电池。本发明为一种太阳能电池,其是具有层叠体和密封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所述层叠体具有电极、对置电极和配置于上述电极与上述对置电极之间的光电转换层,所述密封材料覆盖在上述对置电极上而密封上述层叠体,上述光电转换层包含通式R-M-X3(其中,R为有机分子,M为金属原子,X为卤素原子或硫属原子。)所示的有机无机钙钛矿化合物,上述密封材料包含分子中的C原子/O原子为4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

    太阳能电池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9699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80055525.8

    申请日:2015-10-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光电转换效率优异、密封时的劣化(初期劣化)少、耐久性优异的太阳能电池。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中,具有电极、对向电极、和在所述电极与所述对向电极之间配置的光电转换层的层叠体被覆盖在所述对向电极上的无机层密封,所述光电转换层包含通式R‑M‑X3(其中,R为有机分子,M为金属原子,X为卤原子或硫族原子。)所表示的有机无机钙钛矿化合物,所述无机层包含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或金属氮氧化物。

    太阳能电池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9699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80055341.1

    申请日:2015-10-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光电转换效率优异、密封时的劣化(初始劣化)少且高温耐久性优异的太阳能电池。本发明为一种太阳能电池,其是具有层叠体和密封树脂层的太阳能电池,所述层叠体具有电极、对置电极和配置于上述电极与上述对置电极之间的光电转换层,所述密封树脂层覆盖在上述对置电极上而将上述层叠体密封,上述光电转换层包含通式R‑M‑X3(其中,R为有机分子,M为金属原子,X为卤素原子或硫属原子。)所示的有机无机钙钛矿化合物,上述密封树脂层包含溶解参数(SP值)为10以下的树脂。

    太阳能电池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0863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2526.9

    申请日:2016-03-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气性优异、且不易产生布线的劣化的太阳能电池。一种太阳能电池(1),其具备: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7),其以与第一电极(2)对置的方式配置;光电变换层(5),配置于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7)之间,包含有机无机钙钛矿化合物;多个辅助布线(8),其设置于第二电极(7)上;树脂层(9),其设置于第二电极(7)上,且以对多条辅助布线(8)之间进行填埋的方式设置;无机层(10),其以覆盖多条辅助布线(8)及树脂层(9)的方式设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