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嵌顶微型桩群的高陡土质滑坡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565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589388.8

    申请日:2022-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嵌顶微型桩群的高陡土质滑坡加固方法,属于滑坡灾害防治领域。所述方法获取滑坡尺寸确定嵌顶微型桩群可施工位置,并确定嵌顶微型桩群的组合形式及行、列间距,并确定各行微型桩所在位置的滑坡剩余下滑力,再根据所述滑坡剩余下滑力及行、列间距,计算各行嵌顶微型桩的桩径、桩长及配筋量,以及连系梁相关参数,然后钻机成孔、安装配筋并进行混凝土注浆,形成由微型桩及连系梁组成的微型桩群,微型桩贯穿坡顶表面、滑体、滑面至滑床,对高陡土质滑坡进行加固。本发明施工场地小,施工速度快,可快速止滑;通过微型桩的抗弯剪能力抵抗滑坡后缘的滑坡剩余下滑力,同时有效改良了滑带岩土性质,有效地对高陡土质滑坡进行加固。

    一种基于嵌顶微型桩群的高陡土质滑坡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565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89388.8

    申请日:2022-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嵌顶微型桩群的高陡土质滑坡加固方法,属于滑坡灾害防治领域。所述方法获取滑坡尺寸确定嵌顶微型桩群可施工位置,并确定嵌顶微型桩群的组合形式及行、列间距,并确定各行微型桩所在位置的滑坡剩余下滑力,再根据所述滑坡剩余下滑力及行、列间距,计算各行嵌顶微型桩的桩径、桩长及配筋量,以及连系梁相关参数,然后钻机成孔、安装配筋并进行混凝土注浆,形成由微型桩及连系梁组成的微型桩群,微型桩贯穿坡顶表面、滑体、滑面至滑床,对高陡土质滑坡进行加固。本发明施工场地小,施工速度快,可快速止滑;通过微型桩的抗弯剪能力抵抗滑坡后缘的滑坡剩余下滑力,同时有效改良了滑带岩土性质,有效地对高陡土质滑坡进行加固。

    一种卵石层湿法钻进施工工艺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65296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564742.8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卵石层湿法钻进施工工艺及设备,具体涉及地下结构成孔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施工准备,成孔试验、增设套管、洗孔、下放锚杆和注浆等步骤。本发明通过根据现场条件,采用多层套管进行施工,当第一层套管卡钻或推进难度较大时,缩小套管的直径,进行第二层套管的跟管钻进,同时缩小钻头直径,循环往复,在确保不减少设计钻孔直径的情况下,完成卵石层钻孔的施工,且本工艺施工方便,施工工艺简单,施工作业时间短,有利于节约施工工期,且在漏浆严重区域,采用多套管施工工艺,技术方案全面,安全可控,不影响锚固作用力,局部锚固效果较好,可穿越卵石层,技术上安全可靠。

    速凝高聚物注浆快速治理崩岗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975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778965.3

    申请日:2021-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速凝高聚物注浆快速治理崩岗的施工方法,该方案包括以下施工步骤:在崩岗边坡上开挖至少一个边坡马道;在崩岗边坡钻取多个锚孔;将地锚插入每个锚孔内并进行高聚物注浆形成高聚物锚固体;将钢丝网铺设于崩岗边坡的表面上并与每个地锚末端连接固定,且钢丝网与崩岗边坡的表面之间设有多个垫块;在钢丝网上喷射双组份膨胀性高聚物注浆材料形成高聚物抗冲刷层;穿过钢丝网网眼在崩岗边坡上钻取多个种植孔;在每个种植孔内填充草籽混合营养土;从高聚物抗冲刷层向内倾斜向上打设多个仰斜排水孔,该方法具有工期短、生态环保、施工方便且强度高及抗冲刷能力强的优点。

    基于微生物加固技术的崩岗生态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366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778982.7

    申请日:2021-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微生物加固技术的崩岗生态防治方法,该方案包括以下施工步骤:在崩岗侵蚀体上清理出至少一个操作平台;对所述崩岗侵蚀体表面进行钻孔,形成多个侵蚀体锚固孔;在每个所述侵蚀体锚固孔内插入锚固桩,并以此对每个所述侵蚀体锚固孔进行多次微生物注浆形成碳酸钙锚固体;将三维网铺设于崩岗侵蚀体表面上并与每个锚固桩末端连接;将抗侵蚀材料喷射于三维网上直至三维网完全被抗侵蚀材料覆盖;再次在抗侵蚀材料表面喷射一层微生物注浆的浆液,使其形成一层碳酸钙薄层,该方法具有生态环保、无污染、工期短、施工方便、强度高及抗侵蚀能力强的优点。

    一种高填方边坡工程马道柔性排水系统施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55940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52986.4

    申请日:2022-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填方边坡工程马道柔性排水系统施工工艺及设备,具体涉及边坡施工领域,包括下列施工步骤:S1:施工准备;S2:开挖沟槽;S3:铺设复合土工膜;S4:固定复合土工膜,采用U形钉固定复合土工膜超出沟槽的两侧;S5:埋设盲管,将盲管铺设至沟槽内,并在盲管上加盖碎石;S6:夯实碎石,将碎石填充入沟槽内,并夯实碎石,形成碎石明沟。本发明施工工艺形成的柔性碎石明沟排水体系,可以方便快捷的施工,效率高,同时避免了填方坡体在坡体边缘无法碾压夯实的技术难题,并且达到了柔性(可允许一定的变形)和排水的目的,为填方边坡马道区域的排水的施工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和施工工艺。

    基于微生物加固技术的崩岗生态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366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78982.7

    申请日:2021-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微生物加固技术的崩岗生态防治方法,该方案包括以下施工步骤:在崩岗侵蚀体上清理出至少一个操作平台;对所述崩岗侵蚀体表面进行钻孔,形成多个侵蚀体锚固孔;在每个所述侵蚀体锚固孔内插入锚固桩,并以此对每个所述侵蚀体锚固孔进行多次微生物注浆形成碳酸钙锚固体;将三维网铺设于崩岗侵蚀体表面上并与每个锚固桩末端连接;将抗侵蚀材料喷射于三维网上直至三维网完全被抗侵蚀材料覆盖;再次在抗侵蚀材料表面喷射一层微生物注浆的浆液,使其形成一层碳酸钙薄层,该方法具有生态环保、无污染、工期短、施工方便、强度高及抗侵蚀能力强的优点。

    一种高聚物注浆应急抢险处置土质滑坡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249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46411.3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聚物注浆应急抢险处置土质滑坡的施工方法,该方案包括以下施工步骤:对潜在滑坡体进行坡面清理,整理出操作平台;对所述滑坡体的坡面进行钻孔处理形成多个注浆加固孔;通过注浆管对每个所述复合管进行注浆操作,其中注浆操作的材料为双组份膨胀性高聚物材料,注浆管管口处设有止浆阀;按照设定速度提升所述注浆管,待提升至滑动带处时停留设定时间再继续提升所述注浆管,同时不间断进行注浆;待注浆管管底标高超过钢花管时停止注浆操作;拔出注浆管,同时拆下回收钢管;再次对每个所述注浆加固孔进行注浆操作形成高聚物微型桩,该发明具有减少对山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施工方便且坡体稳定性和强度显著提高的优点。

    一种卵石层湿法钻进施工工艺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65296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564742.8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卵石层湿法钻进施工工艺及设备,具体涉及地下结构成孔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施工准备,成孔试验、增设套管、洗孔、下放锚杆和注浆等步骤。本发明通过根据现场条件,采用多层套管进行施工,当第一层套管卡钻或推进难度较大时,缩小套管的直径,进行第二层套管的跟管钻进,同时缩小钻头直径,循环往复,在确保不减少设计钻孔直径的情况下,完成卵石层钻孔的施工,且本工艺施工方便,施工工艺简单,施工作业时间短,有利于节约施工工期,且在漏浆严重区域,采用多套管施工工艺,技术方案全面,安全可控,不影响锚固作用力,局部锚固效果较好,可穿越卵石层,技术上安全可靠。

    一种加速边坡模型饱和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954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446405.8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型试验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加速边坡模型饱和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步骤有:在可视化模型箱内搭建边坡模型,埋设水位计,对边坡模型的坡顶进行垂直钻孔,对边坡模型的坡面进行倾斜钻孔,在边坡模型顶部放置一个底部有孔洞的蓄水池,向蓄水池中灌水,在可视化模型箱上安装封闭罩,将抽气泵连接抽气管,在抽气过程中观测水位计的读数,拆卸封闭罩,在边坡模型顶部进行逐级堆载,本申请可加快边坡模型饱和速度,更为有力地触发滑坡,与自然界中的实际饱和工况更为吻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