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牡蛎壳制备混凝土掺和剂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830652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97988.7

    申请日:2010-06-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2 C04B2111/00017 C04B1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牡蛎壳制备混凝土掺和剂的方法,属于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可解决牡蛎壳污染、降低混凝土成本、减少碳排放等诸多问题;充分利用牡蛎壳的生物材料特性,将其磨细后当作混凝土的掺和剂使用,可直接替代混凝土配合料中的部分水泥,而保持原有混凝土的性能不变。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使牡蛎壳全部变废为宝,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推广应用价值,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持续可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利用牡蛎壳制备混凝土掺和剂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830652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010197988.7

    申请日:2010-06-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2 C04B2111/00017 C04B1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牡蛎壳制备混凝土掺和剂的方法,属于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可解决牡蛎壳污染、降低混凝土成本、减少碳排放等诸多问题;充分利用牡蛎壳的生物材料特性,将其磨细后当作混凝土的掺和剂使用,可直接替代混凝土配合料中的部分水泥,而保持原有混凝土的性能不变。本专利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使牡蛎壳全部变废为宝,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推广应用价值,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持续可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