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区激光熔化刮刀-辊筒联合铺粉装置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6002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0021911.1

    申请日:2023-01-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选区激光熔化刮刀‑辊筒联合铺粉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铺粉装置包括铺粉机构、铺粉运动机构、粉缸、成形缸和回收缸,粉缸、成形缸与回收缸的顶部平行且相互连接,构成铺粉平面;所述铺粉机构包括第一道刮刀、辊筒、第二道刮刀、螺旋微调装置和安装基座,所述第一道刮刀和辊筒通过螺旋微调装置与安装基座连接,以通过螺旋微调装置实现第一道刮刀、辊筒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所述铺粉机构的安装基座固定在铺粉运动机构的导轨滑台上,通过铺粉运动机构驱动控制铺粉机构向前、后方向运动;该装置及工作方法能够克服刮刀铺粉致密性差、辊筒铺粉均匀性差的技术缺陷,实现SLM成形过程高质量粉床的铺设。

    复合结构金属构件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装置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1563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0021912.6

    申请日:2023-01-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复合结构金属构件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刮刀装置、刮刀运动机构、主体部分和激光同轴供粉‑吸粉装置;其中刮刀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座和设在两个安装座之间的刮刀安装架,所述刮刀安装架内固定设有刮刀;所述刮刀运动机构包括滑轨和滑动连接在滑轨上的滑块,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滑块上;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并排的铺粉缸、成形缸和回收缸,所述刮刀能够将铺粉缸表面上的金属粉末推入成形缸和回收缸;所述激光同轴供粉‑吸粉装置包括激光头、送粉枪、吸粉枪、固定架、送粉腔、吸粉腔、第一连接管、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连接架体,该复合结构金属构件装置和工作方法可实现复合结构异种金属构件的精确供粉、粉末回收和增材成形,同时避免异种粉末之间的相互污染。

    在双相不锈钢增材制备过程中原位调控组织与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8362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22440.6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双相不锈钢增材制备过程中原位调控组织与性能的方法,其主要是通过调控氩氮混合气体中氮气含量,获得不同热导率的混合气体,以改变增材制备过程中的冷却速率,实现整体晶粒尺寸和梯度晶粒尺寸的调控。梯度调控时随堆积层高度的增加,氮气含量逐渐提升,可使铁素体晶粒尺寸逐渐细化,硬度逐渐升高,因而可实现组织与性能随堆积层高度的变化;整体调控时氮气含量保持稳定,如氮气含量100%时,打印态铁素体的晶粒尺寸为最小值15.32μm,有助于实现力学性能的提升。所得双相不锈钢适用于高强度、有一定塑性和耐腐蚀性能要求的场合,且其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对双相不锈钢在复杂结构件和梯度材料的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Ti-O材料中氧元素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153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86407.8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Ti‑O材料中氧元素的调控方法。以CP‑Ti球形粉末和TiO2纳米粉末为原料,基于氧含量设计目标,综合考虑CP‑Ti和TiO2原料中的氧元素含量以及增材制造过程中的氧增量,计算CP‑Ti粉末和TiO2纳米粉末混合的精确比例;通过真空短时球磨方法将按计算比例配置的CP‑Ti粉末和TiO2纳米粉末混合均匀,在不破坏CP‑Ti球形度的前提下,使TiO2纳米粉末均匀地黏附在CP‑Ti球形粉末的表面;将激光或电子束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的Ti‑O材料在真空中300~750℃温度条件下均匀扩散退火60~720min,使TiO2充分分解、氧元素均匀地固溶在Ti基体中。本发明对于精确调控增材制造Ti‑O材料中氧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实现新型Ti‑O合金医用材料的工业化生产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直并列复合型四重动力吸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606663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92009.9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并列复合型四重动力吸振器,包括管夹,管夹外周侧设有一对轴向吸振组件和两对径向吸振组件,轴向吸振组件和径向吸振组件均包括吸振框架、设于吸振框架内部的复合质量块,复合质量块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质量块和第二质量块,第一质量块的两端部与吸振框架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二质量块位于第一质量块的内部,第二质量块的两端部与第一质量块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沿复合质量块的轴向变形。本发明设计合理,在管路轴向和两个径向都能起到吸振作用,实现三向减震;采用两个质量块复合在一起,实现符合理论模型的直列结构,相比传统模型,能达到更好的吸振性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节省安装空间。

    含稀土金属Ce的节约型双相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2590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37853.X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稀土金属Ce的节约型双相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双相不锈钢技术领域。按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计,该双相不锈钢所含组份及其质量百分数为:C≤0.03%、Si≤0.75%、Mn 2~4%、S≤0.02%、P≤0.04%、Cr 20.5~21.5%、Ni 1.5~2.5%、Mo≤0.6%、N 0.15~0.20%、Cu 0.5~1.5%、Ce 0.01~0.07%,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工艺简单,且其通过向节约型双向不锈钢中添加微量的Ce(0.01~0.07%),使所得微合金化的节约型双相不锈钢相比于普通的节约型双相不锈钢具有更优异的延伸率、冲击韧性及耐蚀性能。

    双相不锈钢的电弧增材制造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1855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111632211.3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相不锈钢的电弧增材制造及测试方法,使用TIG焊枪作为增材制造过程中热源、WF‑007A型多功能送丝机以及KUKA机器人组成的增材制造实验平台;电弧增材制造熔丝采用直径为1.2 mm的ER2209双相不锈钢,焊枪采用直柄焊枪并且方向始终垂直于增材沉积方;送丝机采用脉冲送丝模式以减少残余应力的累积;TIG焊枪设定自左向右的加工路径,自左开始起弧加工进行单层沉积,到达右边后熄弧焊枪向上提高一定高度再起弧进行第二层的增材,如此往复实现单层多道的加工过程;调整焊枪的位置参数,本发明将焊道截面尺寸可以进行预测并可视化,有利于对大型构件的制造和修复进行工艺参数设计,减少再加工成本。

    一种铌钛复合强化的双相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573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75196.5

    申请日:2022-01-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铌钛复合强化的双相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03%;Si≤1.0%;Mn≤2.0%;S≤0.02%;P≤0.03%;Cr:21%~23%;Ni:4.5%~6.5%;Mo:2.5%~3.5%;Nb:0.01%~0.05%;Ti:0.001%~0.01%;N:0.08%~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双相不锈钢是在2205双相不锈钢中加入微量Nb和Ti元素,利用Nb的细晶强化和Ti的析出强化,使其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本发明可有效降低高性能双相不锈钢的成本,扩展其应用范围,且制备方法简单,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种椰壳纤维刹车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446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31678.X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椰壳纤维刹车片及其制备方法,原料按重量份计:树脂19~25份、椰壳纤维5~10份、陶瓷纤维5~10份、重晶石20~30份、氧化铝15~20份、石墨5~15份、氧化镧10~15份、橡胶粉3~5份。本发明运用高强度的椰壳纤维增强了刹车片的整体性,提高了刹车片的摩擦系数、降低磨损率,同时可以减小刹车片成本;通过对椰壳纤维的再利用,有效地解决了现在刹车片对天然纤维需求短缺问题,也增加椰壳纤维的处理的新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