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编织金属丝网夹芯结构的动力电池底部防护板

    公开(公告)号:CN11537758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55229.6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编织金属丝网夹芯结构的动力电池底部防护板,包括经若干螺旋金属丝搭接成型的金属丝网编织结构单元,螺旋金属丝包括面内螺旋金属丝以及将上下层编网交叉点处连接的面外斜置螺旋金属丝;金属丝网编织结构单元上下端均固连有水平延伸的均质金属板,并经均质金属板与动力电池包底部固连,该防护板充分利用了金属丝网夹芯结构高比刚度、高孔隙率及超轻密度的特点,可形成优异的吸能特性和散热性能,并具有良好的轻量化优势,可结合当今动力电池包液冷技术,将冷却液加入其中以实现其优异的散热特性,将其应用于动力电池底部防护,可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及散热性,并可兼顾电动汽车续航能力。

    一种基于编织金属丝网夹芯结构的动力电池底部防护板

    公开(公告)号:CN11537758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1055229.6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编织金属丝网夹芯结构的动力电池底部防护板,包括经若干螺旋金属丝搭接成型的金属丝网编织结构单元,螺旋金属丝包括面内螺旋金属丝以及将上下层编网交叉点处连接的面外斜置螺旋金属丝;金属丝网编织结构单元上下端均固连有水平延伸的均质金属板,并经均质金属板与动力电池包底部固连,该防护板充分利用了金属丝网夹芯结构高比刚度、高孔隙率及超轻密度的特点,可形成优异的吸能特性和散热性能,并具有良好的轻量化优势,可结合当今动力电池包液冷技术,将冷却液加入其中以实现其优异的散热特性,将其应用于动力电池底部防护,可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及散热性,并可兼顾电动汽车续航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