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92994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97471.4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28 , G01N2021/64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LED的微阵列芯片荧光检测方法,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冷却型CCD相机、窄带镀膜荧光滤波片、成像微距镜头、LED照明阵列以及被测荧光微阵列生物芯片;冷却型CCD相机连接至计算机系统;LED照明阵列中的LED灯经驱动电路连接至计算机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经驱动电路输出预设驱动电流,以驱动LED照明阵列发光;被测荧光微阵列生物芯片上已经标记荧光染料的微点阵受激产生荧光分子,通过冷却型CCD相机对荧光分子进行多像素并行积分的方式曝光成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传送到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储存以及去噪处理,最终获取被测荧光微阵列生物芯片的荧光图像。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扫描速度快,装置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2940484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10496674.6
申请日:2012-11-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B5/0205 , A61B5/0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远程通讯的家用心血管检测和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微控制器控制模块;所述的微控制器控制模块控制一血压信号采集模块和一心电信号采集模块对使用者生理信号进行采集;一信号分析处理和心血管诊断模块、一存储显示模块、以及一移动通讯模块与所述为控制器控制模块连接,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只根据单一的心电或血压信号进行诊断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简单,监测方便,诊断快捷的可远程通讯的家用心血管检测和诊断仪。
-
公开(公告)号:CN102940484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96674.6
申请日:2012-11-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B5/0205 , A61B5/0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远程通讯的家用心血管检测和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微控制器控制模块;所述的微控制器控制模块控制一血压信号采集模块和一心电信号采集模块对使用者生理信号进行采集;一信号分析处理和心血管诊断模块、一存储显示模块、以及一移动通讯模块与所述为控制器控制模块连接,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只根据单一的心电或血压信号进行诊断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简单,监测方便,诊断快捷的可远程通讯的家用心血管检测和诊断仪。
-
公开(公告)号:CN10721920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710535877.4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CD生物芯片荧光扫描仪的自动调焦方法。提供一CCD生物芯片荧光扫描仪的自动调焦装置,所述方法:首先,利用光源对生物芯片进行荧光激发,经由单片机控制电机调整成像镜头的焦距至初始位置,而后利用上位机对CCD相机经成像镜头采集的生物芯片的荧光图像进行粗调焦图像清晰度评价及细调焦图像清晰度评价,实现对成像镜头的焦距进行粗调及细调,从而完成成像镜头焦距的调整。本发明采用荧光点的荧光像素比例p和荧光点阵的总信噪比SNRT,分别作为粗调焦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和细调焦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解决了仪器调焦困难的问题;相比于手动调焦过程,该自动调焦设计具有准确度高、速度快和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10194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710531726.1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CD生物芯片荧光扫描仪的消杂散光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消光暗室、限光装置、光阑以及消光器,消光暗室上端设有可向外抽出并用于放置生物芯片的托盘,托盘的下侧有向外延伸的挡光阶梯,挡光阶梯的下侧有铺设在消光暗室下端侧壁及底面的吸光材料;限光装置包括罩设在消光暗室上端开口的密封罩,密封罩的侧面斜置有限光块,限光块中部设有以利光线直射到托盘上生物芯片的通孔;光阑设置在密封罩的上端且位于托盘的正上方;消光器包括轴线与光阑的轴线重合的消光圆筒,消光圆筒的内侧壁设置消光螺纹。本发明设计合理,可明显消除光路系统中的杂散光,解决在荧光扫描仪检测中杂散光极易将荧光淹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58834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62872.4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02 , G01N21/645 , G01N21/6486 , G01N2021/64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诱导与CCD采集的生物芯片检测方法,提供生物芯片二维扫描装置以及CCD相机这几个部分,具有固定功率的激光光源发射出激光通过二维扫描振镜的控制在生物芯片的X方向和Y方向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二维扫描,激光在二维扫描振镜的工作下斜向45度照射到生物芯片平面,并且激发CY3或者CY5荧光染料产生荧光信号通过冷却型CCD相机的成像和多像素并行积分的方式对信号进行采集。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既避免了激光共聚焦方法的复杂光路和高压氙气灯的照明问题,也能够保证较高的检测速度和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92994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0597471.4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LED的微阵列芯片荧光检测方法,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冷却型CCD相机、窄带镀膜荧光滤波片、成像微距镜头、LED照明阵列以及被测荧光微阵列生物芯片;冷却型CCD相机连接至计算机系统;LED照明阵列中的LED灯经驱动电路连接至计算机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经驱动电路输出预设驱动电流,以驱动LED照明阵列发光;被测荧光微阵列生物芯片上已经标记荧光染料的微点阵受激产生荧光分子,通过冷却型CCD相机对荧光分子进行多像素并行积分的方式曝光成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传送到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储存以及去噪处理,最终获取被测荧光微阵列生物芯片的荧光图像。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扫描速度快,装置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5758834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0262872.4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诱导与CCD采集的生物芯片检测方法,提供生物芯片二维扫描装置以及CCD相机这几个部分,具有固定功率的激光光源发射出激光通过二维扫描振镜的控制在生物芯片的X方向和Y方向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二维扫描,激光在二维扫描振镜的工作下斜向45度照射到生物芯片平面,并且激发CY3或者CY5荧光染料产生荧光信号通过冷却型CCD相机的成像和多像素并行积分的方式对信号进行采集。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既避免了激光共聚焦方法的复杂光路和高压氙气灯的照明问题,也能够保证较高的检测速度和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21920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535877.4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86 , G01N21/01 , G01N2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CD生物芯片荧光扫描仪的自动调焦方法。提供一CCD生物芯片荧光扫描仪的自动调焦装置,所述方法:首先,利用光源对生物芯片进行荧光激发,经由单片机控制电机调整成像镜头的焦距至初始位置,而后利用上位机对CCD相机经成像镜头采集的生物芯片的荧光图像进行粗调焦图像清晰度评价及细调焦图像清晰度评价,实现对成像镜头的焦距进行粗调及细调,从而完成成像镜头焦距的调整。本发明采用荧光点的荧光像素比例p和荧光点阵的总信噪比SNRT,分别作为粗调焦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和细调焦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解决了仪器调焦困难的问题;相比于手动调焦过程,该自动调焦设计具有准确度高、速度快和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10194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531726.1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15 , G01N21/6402 , G01N21/64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CD生物芯片荧光扫描仪的消杂散光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消光暗室、限光装置、光阑以及消光器,消光暗室上端设有可向外抽出并用于放置生物芯片的托盘,托盘的下侧有向外延伸的挡光阶梯,挡光阶梯的下侧有铺设在消光暗室下端侧壁及底面的吸光材料;限光装置包括罩设在消光暗室上端开口的密封罩,密封罩的侧面斜置有限光块,限光块中部设有以利光线直射到托盘上生物芯片的通孔;光阑设置在密封罩的上端且位于托盘的正上方;消光器包括轴线与光阑的轴线重合的消光圆筒,消光圆筒的内侧壁设置消光螺纹。本发明设计合理,可明显消除光路系统中的杂散光,解决在荧光扫描仪检测中杂散光极易将荧光淹没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