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193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38162.4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阻隔离式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树脂环、可替换磁路、分闸线圈、合闸线圈、永磁体、静铁心以及磁轭盖;还包括动铁芯和驱动杆;通过电磁场与永磁场配合,使磁路在饱和与非饱和之间转换,进而改变电磁场及永磁场的流通路径,提高电磁及永磁的出力效率,实现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分合闸状态的永磁保持及分合闸动作的灵活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8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95204.X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源反激式短路开断能量转移控制电路,采用反激原理将变压器原边开断时的能量瞬间转移至副边,之后在变压器副边进行异步能量消耗,加快单向直流、双向直流及交流的开断速度。该能量转移电路能够与单向电力电子开关模块、双向电力电子开关模块及机械开关模块串联使用,提高开关的电流开断能力,构成新的单向直流、双向直流或交流型式的固态或机械开关。
-
公开(公告)号:CN110853980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1237824.X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H4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开关高频吸持噪声自适应抑制方法,控制策略:开关管操作频率为18kHz及以上,电磁开关在稳定吸持状态下进行励磁状态与续流状态之间切换控制,分断过程通过前期吸持阶段电容所储能量给线圈加负压,快速退磁;控制算法:通过继电反馈自整定技术对PID控制参数进行在线自整定,通过电流监测环切换机制对采样线圈电流与设定保持参考电流的误差进行在线监测,当误差超出所设阈值范围电流监测环升级成电流闭环,待误差降至阈值范围内电流闭环退化为电流监测环,自动计算当前工况下的输出占空比平均值并固定该平均值为最佳占空比输出给PWM发生器,重复上述自适应切换控制过程。本发明实现电磁开关在宽电压范围内节能、无声运行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085479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467400.6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H4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接触器刚合速度逐次闭环自校正控制方法。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电流闭环控制下的接触器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检测接触器的线圈电流及线圈电压,来计算动铁心的实时位移及速度,为无速度传感器的动铁心速度闭环控制打下基础;之后引入模糊逻辑控制,以神经网络输出的动铁心速度作为负反馈,逐次调节起动强激磁时间,使触头刚合速度通过多次起动过程自校正后趋近给定值,通过设定一个较小的刚合速度参考值,即可减小动静触头的撞击能量。本发明通过对接触器动铁心速度进行直接的闭环反馈控制来实现对触头弹跳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951664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281590.3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触器的自动建模及硬件在环仿真方法,融合了接触器的智能控制、数据采集及硬件在环仿真三个部分: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采集接触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动态参数,之后引入神经网络来建立接触器的神经网络模型,仅通过采集线圈电压及线圈电流即可计算接触器动铁心的实时位移,在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中会自动计入永磁体的作用。为接触器的位移计算提供了一种简单、通用的训练方法,促进位移闭环控制技术的应用;最后结合位移闭环,在上位机中编写接触器的各种智能控制策略,并将控制策略与ANN模型一起下载到实时处理器中进行硬件在环仿真,验证ANN模型及智能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方便智能接触器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6952782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710258378.5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H4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接触器速度闭环控制方法,首先采用电流闭环作为基础内环,用以灵活调节接触器的激磁状态;接着采集接触器的激磁电压及激磁电流,利用嵌入式ANN模型计算接触器动铁心的实时位移;最后利用实时位移信息来计算动铁心的实时速度,构建接触器速度闭环控制。本发明引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接触器神经网络(ANN)模型,无需接触器具体的结构及材料参数,更不需要对磁路进行简化处理及非饱和假设,仅通过简单的训练过程即可完成任何接触器模型的构建,从而输出高精度的位移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接触器的速度闭环控制方案,对动铁心的运动速度进行闭环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239633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480259.4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接触器动态模型的自动构建方法。引入神经网络技术,配合接触器实际运行数据的采集,来训练基于神经网络的接触器“速度求解子模型”及“反求电流子模型”,从而实现接触器动态模型的自动构建;在此基础上融入一体化仿真技术,进行接触器智能控制模块与动态仿真程序的逐点闭环仿真,从而实现智能接触器动态模型的自动构建。本发明能够实现智能接触器动态模型的自动构建,缩短智能接触器的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3456566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368626.3
申请日:2013-08-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H4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器械智能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数字化全过程动态控制智能交流接触器。通过采用数字化芯片实现了交流接触器吸合过程速度闭环控制(基于线圈电流下降沿斜率),直接控制动静铁心及动静触头的撞击能量,可大幅度减少吸合过程中的铁心与触头弹跳;吸持过程工作于电流闭环斩波模式,自动调整斩波频率,防止产生音频噪声,同时能在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内维持吸持电流的稳定,进行节能无声闭环运行;分断过程将整流滤波后的直流负压施加到线圈两端,迫使线圈电流快速下降,电磁系统快速退磁,触头迅速在零前某一时刻分断,并具有零电流分断的自校正功能,可以克服接触器的动作分散性及触头磨损等因素造成的零电流分断控制失败。
-
公开(公告)号:CN103779119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51016.5
申请日:2014-02-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H9/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电压吸合零电流分断交流单极智能开关,包括触头回路交流电源和控制回路交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回路交流电源经触头回路保护模块连接至负载的一端,所述触头回路交流电源还经电力载波通信信号发送模块、开关主触头、电流检测模块和电力载波通信信号接收模块连接至负载的另一端;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流的零点和频率,并传输给数字控制模块;所述开关主触头两端并联连接触头电压检测模块,所述触头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压的零点和频率,并传输给数字控制模块。本发明可防止开关误动作,解决了机构分散性和电磨损带来的动作时间差异,完成零电压吸合、零电流分断、节能无声运行闭环实时控制,提高了开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5477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67887.1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向旋转式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操动机构包括环形的动铁心和环形动铁心中央位置处的十字形静铁心;十字形静铁心两侧的合闸端部设有合闸永磁体,分闸端部设有分闸永磁体,合闸端部永磁体经合闸磁路产生切向磁力Fp1,分闸端部永磁体经分闸磁路产生切向磁力Fp2;Fp1和Fp2的方向相反;操动机构的分闸线圈缠绕于十字形静铁心的竖向臂处,合闸线圈缠绕于十字形静铁心的横向臂处;动铁心旋转使电磁开关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接合或分离;操动机构的合闸状态以合闸永磁体磁力维持,分闸状态以分闸永磁体磁力维持;本发明仅靠永磁体实现分合闸状态的可靠保持,符合节能低碳的发展方向;分合闸过程能灵活控制分合闸速度,调节机构动作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