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防水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34009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80016445.1

    申请日:2015-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2

    Abstract: 该连接器(11)具有防水结构,其中,第一壳体(23)中的端子收纳室(31)的开口端(33)与第二壳体(49)中的端子收纳室(65)的开口端(67)对置,并且前述开口端的对置边缘之间的间隙被密封。夹持在第一壳体的开口端的边缘与第二壳体中的开口端的边缘之间的环状部件(41)包括直径朝着第一壳体增大的第一筒状部(87)和直径朝着第二壳体增大的第二筒状部(89)。第一壳体的开口端的边缘与环状部件(41)的第一筒状部的内侧表面接触,并且第二壳体的开口端的边缘与环状部件(41)的第二筒状部的内侧表面接触。

    用于连接器的防水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49959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680049588.7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在用于连接器的防水结构中,为了防止水渗入容纳端子(21和23)的空腔(29和69)的开口(47和77)中,一对壳体(17和19)包括树脂环形构件(51和81),他们在嵌合方向上突出以围绕所述开口。一个环形构件(81)具有突出部(105),其形成在整个圆周的尖端和底部之间的途径上。突出部形成为具有顶部(107),该顶部(107)在嵌合该一对壳体时挤压相对环形构件(51)的内周面或外周面。

    用于连接器的防水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4995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680049588.7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在用于连接器的防水结构中,为了防止水渗入容纳端子(21和23)的空腔(29和69)的开口(47和77)中,一对壳体(17和19)包括树脂环形构件(51和81),他们在嵌合方向上突出以围绕所述开口。一个环形构件(81)具有突出部(105),其形成在整个圆周的尖端和底部之间的途径上。突出部形成为具有顶部(107),该顶部(107)在嵌合该一对壳体时挤压相对环形构件(51)的内周面或外周面。

    连接器的嵌合结构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32473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102253.9

    申请日:2016-02-24

    Abstract: 一种将一对壳体互相嵌合的连接器的嵌合结构,该嵌合结构设置有在一个壳体的外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以及在另一壳体的内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第三阶梯部和第四阶梯部。第一阶梯部在轴向上延伸。第二阶梯部比第一阶梯部更高地突出,并且定位在第一阶梯部的后侧,并且在轴向上延伸。第三阶梯部与第一阶梯部接触,并且在轴向上延伸。第四阶梯部与第二阶梯部接触,并且在轴向上延伸。

    连接器的防水结构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34009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580016445.1

    申请日:2015-03-23

    Abstract: 该连接器(11)具有防水结构,其中,第一壳体(23)中的端子收纳室(31)的开口端(33)与第二壳体(49)中的端子收纳室(65)的开口端(67)对置,并且前述开口端的对置边缘之间的间隙被密封。夹持在第一壳体的开口端的边缘与第二壳体中的开口端的边缘之间的环状部件(41)包括直径朝着第一壳体增大的第一筒状部(87)和直径朝着第二壳体增大的第二筒状部(89)。第一壳体的开口端的边缘与环状部件(41)的第一筒状部的内侧表面接触,并且第二壳体的开口端的边缘与环状部件(41)的第二筒状部的内侧表面接触。

    触头和带有触头的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3329361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80005163.8

    申请日:2012-01-11

    Inventor: 滨田启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4 H01R12/57 H01R13/41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设置成在壳体的端子压嵌孔中压嵌端子,并且触头的电接触部在壳体中的各个端子排齐凹槽中排齐。一对凹形压入部和一对弯曲凸部分别形成在压嵌固定部的相反的表面上。该一对凹形压入部和该一对弯曲凸部以预定间隙设置在压嵌固定部的相反的横向的端部上,从而每个都使所述一对凹形压入部之间和所述一对弯曲凸部之间的非变形部保持平坦,使得所述非变形部保持在其上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区域与在所述压嵌固定部的纵向方向上接续到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齐平。

    插座用屏蔽罩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3747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68109.X

    申请日:2011-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用屏蔽罩,能够对作为GND接点部发挥功能的弹簧片进行设定,使之具有较高的弹性强度而不受屏蔽罩周壁的限制。本发明的插座用屏蔽罩具备:屏蔽罩主体(11),其具备上壁(11A)、下壁(11C)和左右侧壁(11B),且在该左右侧壁具有透孔(14);和辅助侧壁(20),其与该屏蔽罩主体的左右侧壁的外侧重叠固定。辅助侧壁通过使一体延伸设置于屏蔽罩主体的延长板向前方180°弯折而形成,辅助侧壁的前端由在屏蔽罩主体的左右侧壁所形成的卡止片(19)卡止。辅助侧壁具有一体形成的、自由端从透孔向屏蔽罩主体的内部突出的弹簧片(22)。在辅助侧壁的下端突出设置有突片(23、24),这些突片作为基板固定用端子使用。

    插座用屏蔽罩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37470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110268109.X

    申请日:2011-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用屏蔽罩,能够对作为GND接点部发挥功能的弹簧片进行设定,使之具有较高的弹性强度而不受屏蔽罩周壁的限制。本发明的插座用屏蔽罩具备:屏蔽罩主体(11),其具备上壁(11A)、下壁(11C)和左右侧壁(11B),且在该左右侧壁具有透孔(14);和辅助侧壁(20),其与该屏蔽罩主体的左右侧壁的外侧重叠固定。辅助侧壁通过使一体延伸设置于屏蔽罩主体的延长板向前方180°弯折而形成,辅助侧壁的前端由在屏蔽罩主体的左右侧壁所形成的卡止片(19)卡止。辅助侧壁具有一体形成的、自由端从透孔向屏蔽罩主体的内部突出的弹簧片(22)。在辅助侧壁的下端突出设置有突片(23、24),这些突片作为基板固定用端子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